善良的“暗无天日”
——对孔乙己悲剧性的深层次探究

2020-07-12 11:25章震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江苏泰州211100
名作欣赏 2020年18期
关键词:茴香豆读书人孔乙己

⊙章震[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江苏 泰州 211100]

仔细研读小说《孔乙己》后,我们不难发现,小说中关于孔乙己“善良”一面的描写不在少数。这就需要我们拓宽视野,结合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性格的塑造及其对大众价值观的影响两个方面,来分析孔乙己“善”的表现,挖掘其“善”的思想内涵,从而对其悲剧性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一、孔乙己的“价值观”

(一)孔乙己“窃的逻辑”

孔乙己有一段名言:“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中学语文教材对这一段话的注释是:“孔乙己故意卖弄斯文,‘窃书不能算偷’,借此为自己开脱,似乎读书人所做的一切全高人一等。……他以那‘窃书不能算偷’的歪理谬论,显示出对其读书人‘身份’近乎疯狂般的固守与痴迷。”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曾在其《阳城》中说:“好学,贫不能得书,乃求入集贤为书写吏,窃官书读之,昼夜不出。”其中解释,窃书不是指偷书,而是指偷读,即拿了人家的书去读。另有清代小说家李汝珍在其《镜花缘》第十九回《受女辱潜逃黑齿邦 观民风联步小人国》中写道:“此地把窃物之人叫作‘偷儿’,把偷书之人却叫作‘窃儿’。”前者可视为正式的解释,后者虽是作家借小说人物之口所说,但也不难看出,这是大众普遍接受与认可的说法。在这一层面上,“窃书”确实不可与“偷盗财物”相等同。

孔乙己作为读书人,尽管是一个不受世俗承认的“落魄的读书人”。但在其观念里,书是用来阅读与珍藏的,它不同于其他物件,其价值亦不可与一般物品相提并论。这并非是他对于读书人身份的刻板化,而是一份对于读书人初心的坚守。

(二)孔乙己为何只“窃”笔墨纸砚

小说中写道:“孔乙己……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钞钞书,换一碗饭吃。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懒做。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如是几次,叫他抄书的人也没有了。”我们习惯于看到孔乙己的好吃懒做,却往往忽略了一点,他替别人抄书,为何失踪的仅是“书籍纸张笔砚”呢?在孔乙己的认知里,唯有“书籍纸张笔砚”才是有价值的。生活上的穷困潦倒并没有改变孔乙己的价值观,他依旧不会为了金钱而出卖自己的灵魂,依旧坚守着孔子“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的精神。

孔乙己丧失了一切世俗观念中的面子,却唯独坚守住了一个读书人的尊严。然而这些坚守,却被当世之人鄙夷,被后世之人误读,成为那个时代“士”的阶级穷困潦倒却又自恃清高的象征。身为读书人,就要承担“读书人”三个字的责任,就这一点而言,孔乙己无疑是成功的。

二、孔乙己的“知识观”

(一)孔乙己为何分茴香豆给小孩

小说中有一处描写孔乙己分给围观的儿童茴香豆吃:“有几回,邻居孩子听得笑声,也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他便给他们茴香豆吃,一人一颗。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茴香豆并不是什么稀罕物,可是在那样一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在“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的年代,在卖酒都要羼水的年代,对于一个穷困潦倒之人来说,是何其珍贵。可他却一人一颗,一直分到所剩无几。一个“便”字足见其大方,真是分得毫不迟疑。而掌柜和长衫客们,谁不比孔乙己阔绰,但又有谁分豆给孩子们吃呢?最让人忍俊不禁的是当孩子们再次把眼睛望向碟子时,他不是谩骂,不是恐吓,而是“着了慌”,用“之乎者也”的调子直哀求,一个善良的孔乙己跃然纸上。

孟子有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旨在说明读书人在不得志时仍旧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孔乙己虽无法“兼济天下”,却依然用自己的一份善意去温暖着周围的人。在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之下,闪耀的是一颗赤子之心。

(二)孔乙己为何教“我”茴字的四种写法

小说中还有一处花费了大量笔墨,那就是孔乙己教酒店伙计“我”茴字的四种写法。笔者认为此处是对孔乙己善良人性最直观的写照。

孔乙己问“我”是否读过书,当听到“我”肯定的回答时便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对“我”寄予了美好的期盼,开始对“我”进行认真细致的教学。而“我”不屑于同他交谈,并且“毫不热心”,他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在封建社会,通过科举制度走上官场的“读书人”们大都把“知识”看作加官晋爵的工具,他们是自私且势利的。而孔乙己对待知识的态度,却是完全不同的。身处于科举制度的桎梏下,孔乙己对“知识”的理解也是有局限性的,但是他本能地认为知识是积极向上的。唯有拥有知识,人们才能够在物质上摆脱贫穷,在精神上摆脱愚昧。他并没有因为“我”是酒店伙计就小看“我”,显得自己高高在上,而是真诚无私地期望“我”也能够了解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改变自己的人生。

三、孔乙己的“金钱观”

(一)孔乙己生活穷困,却为何从不欠酒钱

小说中写道:“孔乙己没有法,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但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虽然间或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从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相较于费尽心机往酒里羼水的掌柜,以及欠着酒钱不还的酒客,孔乙己则显得诚信许多。孔子有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旨在强调诚信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然而在那样的时代,当“诚信”已经成为一纸空谈时,孔乙己却依旧“倔强”地坚守着古之圣贤教给我们的诚信观。

(二)孔乙己生命的最后时刻,为何还说“酒钱下次还清吧”

小说的结尾是在一个寒冷的初冬,孔乙己“穿一件破夹袄”,来到酒馆,喝下了或许是他人生中最后一碗酒,从此人们就再也没见过孔乙己。也许在来的路上,孔乙己已经感觉到自己将走到生命的尽头。然而面对掌柜的询问,孔乙己并没有想依靠自己的惨状博取他人的同情,也没有耍赖不归还酒钱,而是“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孔乙己自知很难再有喝酒的机会,却依然承认了自己欠着酒钱的事实,并表明自己如果有能力,仍旧会归还酒钱。虽然孔乙己最后“大约真的是死了罢”,并没有还上这笔最后的欠款,但读者可以从中看到,孔乙己在用自己的生命践行着“诚信”二字。作为读书人的他也许并没有理解“诚信”二字的全部内涵,却将其奉为圭臬,并至死不渝,这份善意,理应得到尊重。

综上所述,当我们从孔乙己人性中的“善”去重新认识并研究他时,就能发现小说更深层次的悲剧性,即孔乙己这个“掘墓人”的死亡。他既是自己的“掘墓人”,也是整个时代的“掘墓人”。而他的一生,则更像是一块墓志铭,写满了那个时代的弊病——人们对于知识的鄙弃、底层人民之间的相互歧视、人性及价值观的扭曲。“孔乙己们”的消失,换来了鲁迅先生等一批启蒙文人对中国未来命运的思考,换来了无数革命先驱呕心沥血建立自由平等的国家,换来了如今继往开来的新时代!愿每一份善良都被善待,愿每一份善心之花都能结出善举之果,愿我们不会忘记那个穷困潦倒却仍旧坚持善良的孔乙己。

①温儒敏主编:《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第17页。

②〔清〕李汝珍:《镜花缘》,华夏出版社2013年版,第83页。

猜你喜欢
茴香豆读书人孔乙己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孔乙己的茴香豆和酒
我是快乐读书人
孔乙己(下)
孔乙己
孔乙己吃的茴香豆到底是哪样?
读书人
错别字先生
绍兴名吃
品味·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