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小说的芯片
——读微型小说《酒爷》《珍珠翡翠白玉汤》

2020-07-12 07:12@张
故事会(蓝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白玉翡翠酿酒

@张 凯

长篇小说写命运,中篇小说写故事,短篇小说写景象,微型小说写情节。无论是写命运、故事、景象还是情节,都离不开写人物,也就是说小说的芯片是人物。

微型小说《酒爷》《珍珠翡翠白玉汤》皆以一种传奇式的创作方式,作者站在民间立场,采以底层叙事,演绎了一方水土的民风民俗和饮食文化,透视出人生的丰富和人性的复杂,同时也还原了一方历史文化的真实性与现场感,能够引发读者对人生、对人性的深度思考。

首先,《酒爷》《珍珠翡翠白玉汤》人物鲜活。作品主要塑造了酒爷、牛掌柜骨子里所固有的风土人情以及两人共有的守护传统文化和宗族文化的特点,人物和故事都颇具传奇色彩。酒爷、牛掌柜的性格、形象被塑造得生动、鲜活,使读者过目不忘,也可以看到酒爷和牛掌柜所具备的神性和血性,折射出作品人物所承载的命运,正因如此,才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让读者随着人物命运的沉浮,自然而然地进入作者所设置的现场,而作者又悄悄地离开现场做一看客。这两篇小说中的人物尤以《酒爷》中酒爷的命运演绎得最为突出。酒爷的九龙酒好,好在酿酒的材料,好在酿酒的过程,好在酿酒的规矩,好在酒爷的人品。酒爷因好喝而酿,他一生都在极尽自己之所能来维护和传承酿酒的规矩,比如酿酒的米、烧酒的水、发酵的酒曲、酿酒的器具、烧火的时间等。酒爷酿出好酒又自立“三不卖”的规矩:不孝顺的人不卖;犯事的不卖;来路不明者不卖。这“三不卖”的规矩让读者肃然起敬。《酒爷》还有一处处理得恰到好处,就是酒爷和刘寡妇之间的个人感情,既符合规矩又藏而不露,正如酒爷所说“问过祖师爷了,娶个酒婆婆,不算犯戒”。而《珍珠翡翠白玉汤》中的道人充满神秘色彩,作者这一特意安排用意颇深,在写人的过程中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其次,《酒爷》《珍珠翡翠白玉汤》视角独特。文,贵在情;情,贵在真。情,永远是文学作品乃至一切艺术作品的芯片。蔡兴荣的这两篇作品的芯片理所当然是人物,作者把人写活了,其实就是把故事写好看了。我想作者在写作的时候,重点在打造酒爷、牛掌柜上,在写的过程中以其独特的视角,截取人物的“精、气、神”展示在读者面前,作者写出了一些超越众所周知的内容,写出了生活的真实性。如《酒爷》,作者处理酒爷和刘寡妇的个人情感的时候,其文字是隐晦的,节奏是缓慢的,似乎不为情所动,原来是因为他守着一个秘密,师傅给他的一个训律“以后不能近色,否则就不能做酒”,然而“酒爷为自己做了一回主”,平平淡淡的几个字,使我们看到的情已经燃烧到极致,顾不了这一切,非娶刘寡妇不可。这就是以独特的视角,写出真情之所在。又如《珍珠翡翠白玉汤》的结尾:“旺财走了,秘方也带走了,来福有一点失落。珍珠咯咯直笑,点着他的额头,你傻啊,爹把最好的东西都留给你了。”写出了牛掌柜对旺财的真情,对来福的真情,更是珍珠父女间的真情。作者以独特的或者说是以日常化的视角,写出了人间真情,这真情是丰饶的、鲜活的、生动的,甚至是浪漫的,使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得以升华。

最后,《酒爷》《珍珠翡翠白玉汤》意境深远。两篇作品达情且表意,可以说意象丰沛、意境悠远,虚实相生,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实者逼肖,虚者自出。两篇作品使读者的联想在原有文本的基础上不断延伸和扩大,从而产生“不尽之意”。作者在达情表意的过程中并没有照抄生活,而是在虚境的指导下对生活物象进行选择提炼和加工。如《珍珠翡翠白玉汤》的结尾,写出了牛掌柜的人品,写出了小说的意境:既表达了珍珠对老实憨厚的来福的爱慕和欣赏,又表达了牛掌柜对来福人品的认可。

当然,《酒爷》《珍珠翡翠白玉汤》也有不足的地方。比如,作者在处理长时间的跨度和微型小说叙述长度之间的关系时没能更好地把握;作者借鉴经典文学作品或民间传说时没能做到出神入化而不留痕迹的高度。

猜你喜欢
白玉翡翠酿酒
翡翠森林:狼与羊
为什么酵母菌既能做面包也能酿酒?
春 笋
春笋
酿酒葡萄获丰收
青稞酿酒
翡翠中国风
新手买翡翠千万别这样问
A White Heron
Oliver Tw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