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学院音乐表演专业培养模式探索
——以南京传媒学院音乐表演专业为例

2020-07-12 23:56
大众文艺 2020年23期
关键词:学院学科音乐

(南京传媒学院,江苏南京 211172)

音乐艺术是我国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在2010年“十二五”规划建议中被重点提出。文化产业是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志,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各地的文化活动也不断积极开展起来。

一直以来,江苏省政府也积极发展文化产业、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步伐。省政府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成立江苏省艺术基金、南京市艺术基金等。支持江苏省各类演出活动。目前江苏乃至全国都急需懂传媒、会音乐,能演、能唱、能排、能编的音乐表演专业人才。

一、南京传媒音乐表演专业培养方案制定的基本过程

南京传媒学院(原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从2008年,开启了音乐表演专业的筹建工作。并于2015年申请音乐表演新专业,2016年音乐表演通过来教育部新专业申请,南京传媒学院(原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于2017年开始招生。根据学院关于修订2019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戏剧影视学院开展了2019版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音乐教研室也在2017版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与改进。2018年,分别对上海、南京、北京等地区文化产业-音乐表演专业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对国内外的音乐表演发展情况及相关政策进行了汇总分析;同年,对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学校开设音乐表演专业教学计划、实施方案及学科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2017版培养方案已经实施两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均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有了明确的实施,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根据人才的需求和行业技能的要求,将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得更加科学化和合理化[1]。

二、现行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说明

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必须修满160学分方可毕业。

1.理论课程体系说明

理论课程体系包括:基础教育课程37学分,专业教育课程91分,通识教育课程9学分,集中实践环节13学分;第二课堂:10学分。

其中基础教育课是南京传媒学院统一开设的,包括大学生外语、体育、计算机、马克思主义哲学、现当代文学等。

培养方案中的专业教育课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专业基础课包括视唱练耳、乐理、音乐史、和声、曲式、表演、舞蹈基础、舞台编导等课程。专业核心课包括:流行歌曲演唱、钢琴、吉他弹唱、舞台表演、音乐剧排演等课程。专业选修课包括:流行音乐演唱作品分析、电脑音乐制作、录音棚实践、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外MV作品分析[2]。

2.实践教学体系说明

实践教学课程包括:

(1)拓展类课程,形象设计、流行舞;

(2)假期实践;认识实习、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实习;

(3)写作类课程:音乐评论、歌曲作法;

(4)实训:专业实践实训。

3.理论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的关系说明

理论课程、实践课程相互结合,贯穿这个四年培养计划。

三、音乐表演专业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与实施计划

1.对教学运行的督导

(1)对本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以及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等制定(修订)情况的进行督导,保证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的规范和优化;

(2)依据现有教学管理制度和质量标准,对教学质量(包括授课、按时上下课、考勤、实验与实践指导等情况)、专业抽检评估、期中教学检查、毕业设计等,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做出评估意见;

(3)对师生反映较强烈的、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问题进行调查,提出分析建议;

(4)对教学规章制度的建立、落实与执行情况予以督察。

2.对教学质量的督查

学院需在每学年撰写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各教研室需对本专业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梳理每一年的教学工作,既总结成绩和经验,也全面、客观地反映教学质量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督导针对专业课程的授课情况进行评价以及打分。

四、南京传媒学院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特点

在现行培养方案的制定上,首先就学科课程结构而言,在考虑到学科的专业性以及学科综合性的前提下,拓展特色性课程。专业重点训练学生声乐、器乐、舞蹈等综合素质的养成,提高学生在深度音乐欣赏方面的层次感和多元化,强调开放式及互动式教学使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一方面结合音乐人才市场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培养的方法、通过改革音乐表演专业教学模式,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提升学生的音乐演唱、演奏、编排能力,要求学生音乐基础扎实,实现一专多能。另一方面提倡教学策略创新,内容包括以学生自身发展为本,突出能力培养的人本化及应用性,及时了解和关注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为就业做好充足准备。学科的特色化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师资结构以及学科的前瞻性眼光,本专业在固有课程的基础上,引进业界专业师资并开拓相关课程的开设,为本院音乐表演专业学生提供强有力的专业竞争能力,适应多变的社会需求。

同时,针对培养方案的全面性,重视学生个人思想与个人能力的培养。大学生虽具备成年人的行为能力,但在思想教育以及身心健康方面仍然需要投以关注,借助学校雄厚的实践及课外教学平台,以及优质师资团队的依托。倡导学生在课程中养成团结集体,乐观向上的美好品质。同时,主动放手让学生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成长,从而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

音乐表演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对学生的培养注重强能力,重内涵的培养特色,并坚持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性的演出、教学人才,以戏剧影视雪域院师资和设备条件为基础,实现基础课程模块化、专业课程多样化、实践课程创新化的课程体系,一方面利用课内实践教学等内容进行校内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利用各种社团和第二课堂,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带动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类专业赛事、活动,并与校外是个实习实训基地建立共同制作节目、联合培养学生的良好互动机制,不断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竞争能力,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由知识型教育成功转向能力型教育[3]。

五、南京传媒学院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1.打造集中优势创建学科高地

本学科需整合教育资源,科学配置,在特色学科方向上打造领军学科,以及完备的人才梯队,通过严谨的教学方式、细致的教学态度、开放的教学理念、扎实的教学质量,将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学结合,衍生学科领地的新生命。倡导专业教师关注重大项目申报、重视重点学科建设、发展本专业学科优势,吸引相关人才进行学术研究。关注相关学科的前沿成果,争取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

2.师资培养—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打造创新型科研团队

双师型教师是我院教师队伍建设的特色和重点,建设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是现代型大学的标志,具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是专业教师具备相应的教学经验和实操能力。

以优秀学科带头人为领导,组织与规划开展团队科研工作,了解学科发展状况与交叉融合的前沿消息,积极寻找课题并组织实施。以科研项目为创新,围绕国家重大应用基础研究以及重大工程项目包括国家重点学科、专业、课程,组成音乐学科科研学术团队。组建该团队的目的在于提高科研水平,增强创新能力,提高专业学科竞争力。同时以实验室以及实践基地为依托,通过团队集体合作达到创新突破。

3.打开国际化交流平台

增加与世界一流院校联系,建设国际拔尖音乐人才养成基地。不断推动音乐表演传统优势学科的发展,储备拔尖人才,创新国际精英人才选拔与培养机制;探索高校与行业的培养模式,建设一流的学院乐队。

国际展演活动与大师班常态化,推动教学与人才培养。统合学科在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各类交流、展演与推广活动,形成品牌,将国际前沿成果、学术理念引入中国,形成出版物、音像制品、文献与教材,实质性推动教学与人才培养[4]。

猜你喜欢
学院学科音乐
学科新书架
【学科新书导览】
“超学科”来啦
海盗学院(12)
音乐
海盗学院(7)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
西行学院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