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背景下“新温州人”的创业现状及问题研究

2020-07-12 08:00陆璐温州医科大学
消费导刊 2020年31期
关键词:温州人务工人员温州

陆璐 温州医科大学

当下,高校毕业生人数日益增加,全国各地为进一步推进当地经济建设,相继出台人才引进政策,以一线城市以及新一线城市为主力军的“抢人大战”日趋白热化,但近年的驱离外来“低端人口”的流动人口管理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新温州人”在温创业环境,导致“新温州人”数量一度大幅下降。本文通过研究“新温州人”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行为,分析当前“新温州人”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能有效促进创业者创业意识和创业行为的路径和政策改革建议,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课题采用了文献研究、实地访谈、问卷调查计量和统计分析等方法,从理论建构与制度设计两个层面进行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提升路径,以丰富社会管理的研究内容。课题组通过发放纸质及电子问卷、电话访谈以及面谈(约谈)的方式对在温的工作、生活以及创业的各个层级进行细致的了解,研究的调查始于2018年12月,到2019年6月底结束,课题组16人参加,共走访温州市及外地企业18家,同时走访了温州市流动人口管理中心、总商会、多家外地在温商会以及整个高教园区等。前后历时7个多月,采用访谈法访谈了20余人,发放问卷200余份,主要涉及医疗,制造业,手工业,高科技产业,传统手工业等多个行业。本文结合在实地调研过程之中所发现的问题,综合性的分析目前“新温州人”在创新创业过程之中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及问题,从创业者的创业现状入手,调研影响创业者的创业因素、在创业过程之中存在的困难,以及造成创业困难产生的原因等,为政策的提出奠定实践基础。

一、“新温州人”创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根据课题组的调研,基于我们对184份有效问卷的数据分析,“新温州人”的创新创业现状,有以下几个核心问题:

(一)生活面临多重困难,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化不足

在城市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课题组调查显示,有56%的外来务工人员表示自己没有享受到社保、医保,有买但从未受益过占13.3%,可见,社保、医保的受众面不够广泛的问题极为严重。在公共教育服务上,目前温州采取了较为完善义务教育制度,小孩的入学问题基本解决,仍存在问题的占比只有7.5%(较低收入)、6.2%(中等收入)、4.3%(高收入)。许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来温后立刻能享受到九年制义务教育,但是对于较高收入的外来务工人员来说,依旧缺乏一个完善的政策保证子女享受更加高等的教育。在外来务工人员所提及的困难中,公司待遇低,生活成本高成为较低收入和较高收入人群主要面临问题,分别占比22.3%、22.5%。其次,可供选择的工作有限也是外来务工人员特别是中等收入及以下人群的主要问题。工资水平低、福利条件差使得外来务工人员认为劳动价值不高,而许多外来务工人员均表示,他们难以忍受日益增长的生活消费水平和停滞不前的工资带来的生活压力,他们在一些基本的生活都无法得到保证,更是难以进行自身素质的提升。同时,根据我们调查发现,住房问题是所有外来务工人员困扰最大的问题,问卷及实地调查均显示,政府对该人群生活质量的保障力度不够强,相比较而言,较低收入人群存在着更严重的住房问题,房租随着城市“大拆大整”而不断上涨,他们中大部分工资均用在房子的租金上,大部分人认为,在房租的压力下,他们这几年的基本的生活质量不增反降。

(二)城市满意度不高,留温意向不强

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对温州的城市满意度不高,在问及是否愿意长期留在温州时,较低收入的人群选择“十分愿意”为0,中等收入的有4.2%的人选择了“十分愿意”,高收入者选择“十分愿意”仅有8.7%。在所有外来务工人员留温意向中,大部分(35%--40%)人选择了“并无此意”,还有39.8%的中等收入人群选择了“无所谓”。我们发现,即使许多人已经在温务工多年,且能拿到比较高的工资,但是在是否留温的问题上也总是摇摆不定,他们反映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文化的隐形排斥,温州城市文化所产生的隐形排斥成为影响外来务工的一大因素,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有返回家乡工作的想法占了71.3%。另外,有88.3%的人群选择视事业发展情况而选择是否留温,56.3%的人员是因为资金等各方面条件不足而不能留温。实际上,我们对比了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的高薪职业,外来务工人员留在打工城市的意愿也比较低,外来务工的逐利本质也决定了非家乡城市必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三)创新创业理念未到位,创新创业意识有误区

有59.5%的外来务工人员认为目前关于创新创业的市场资讯不足,他们尚不清楚目前温州市鼓励创新创业的具体扶持措施,大大降低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创新创业热情,导致外来务工人员在创新创业市场上参与度较低,知晓度低。由此产生了当下的情况,政府提出了诸多扶持创新创业的政策,但是民众对于创新创业的认知程度较低。大多数情况下,仅仅是一小批人在从事创新创业工作,这使得创新创业成为了一种外在的附加条件,好像是为了政府的政绩而完成工作。这与创新创业的初衷差之甚远。普通民众并没有主动的意识来进行创新和创业工作,城市整体创业氛围较差。同时,群众对于“创新创业”的理解存在误区。但是,目前政府更为侧重的是项目本身所产生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创新创业的本源,很多“见效快”的项目被认为是好项目,很多无法在短时间内体现出作用的项目被“忽视”。这种长效引导机制的缺乏,让很多“新温州人”的“创新创业”又走回了老路。创新是理念和思维的创新,而并非是外在的“再包装”,不应因短时的“经济利益”,扼制创新创业前进的步伐。

二、促进“新温州人”创业的有效对策

基于广泛的调研数据,在如何留住“新温州人”,更好的发展温州社会经济发展,本课题组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创新机制,打造温州特色人才引进政策

据统计,目前,温州人有60多万在世界各地打拼,有200多万在全国各地发展,这个群体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故温州并不需要一味的去仿效别的城市,盲目参与抢人大战。温州相较于其他城市,有其独特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地理封闭条件的限制,温州人选择主动走出去,外出经商,现在温州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温州商人这个群体辐射全国甚至全世界,在国外的温州商会发展态势良好。如何通过借助这个平台优势,吸引人才进入温州,制定更为积极的人才政策,这是我们要思考的。

(二)集中精力,做大做强1-2个特色优势突出的主导产业

温州更应该坚定地确定最具优势的产业,出台更具针对性的鼓励和扶持政策,吸引更多人才投入这个尖端行业中。比如,重点建设健康产业,根据计划,根据《健康温州2030行动纲要》所提到的,到2030年,温州市健康产业总规模将达1800亿元。建设区域医疗康养中心,这是提升温州在全省“铁三角”地位的战略选择,是增强城市竞争力的必然要求。(1)国家健康智城。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和信息化手段改进医疗康养服务方式、医疗制造研发模式,努力打造智慧医疗高端发展、智慧康养高效便民、智能制造高度融合的国家健康智城,形成以大健康为引领的创新发展新格局。(2)区域医疗服务高地。紧盯国际医疗领域前沿,引进高端医疗技术、人才、设备,搭建包括教学、诊断、手术、康复等在内的高端医疗平台,打造国家区域医疗中心。(3)健康智造高地。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引进转化一批高端科研成果,探索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医疗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形成医药科研转化集聚区。(4)体制改革领跑者。借助全国综合医改试点城市和社会资本办医试点市、医养结合试点城市的改革优势,成为改革创新的领跑者。针对目前温州的资源环境,只有集中精力,做强做大1-2个产业,才是出路。

(三)借用智能,打造精致宜居的现代智慧城市

温州在新型大数据技术及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初见成效,可以进一步加大新型智能技术的开发使用力度,建立新温州人智慧管理系统,建设完备的新温州人数据库,借以为新温州人提供更为全面主动的医疗、教育、创业创新服务。实现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健康素养全面提升、健康服务不断优化、食药品更加安全、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提升,全市人均期望寿命不断攀高(82.5岁)。同时,温州地处东南沿海,气候温暖湿润,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应当充分利用该优势,进一步完善城市建设,使温州真正变得精致又宜居,同时要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凭借诸多优势吸引外省劳动群体。

三、总结

目前,创业正在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种价值导向、一种生活方式。在“老温州人”外出寻求发展空间、城市人口竞争加剧的现实背景下,“新温州人”的创业已俨然成为温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为此,通过研究“新温州人”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行为,分析当前“新温州人”创业环境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为“新温州人”创业提供更多有利的政策支持及保障机制,正确引导社会创业氛围的形成及健康发展,为我国公众创业的进一步的发展与建设贡献有效力量。

猜你喜欢
温州人务工人员温州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云南:800多名务工人员乘“务工专列”外出就业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诗意的黄昏
诗歌专列送务工人员返乡过年
在欧洲邂逅温州人
难忘九二温州行
沈亚:温州人电商巨头之路
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增至 28171万人
广电媒体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关爱报道”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