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化道 倾心尚美

2020-07-13 01:49深圳大学师范学部518000
大众文艺 2020年6期
关键词:尚美人文精神美学

( 深圳大学师范学部 518000)

人文是跨学科融合的产物,是基于理论知识的深度思考,是一定历史文化的结晶。而尚美则是人文里的一条重要的分支,它好比是水源,涵盖了体验生命的方式、看待世界的视角、社会价值的导向等意识形态上精神的元细胞,从而影响其他各个方面的发展。人务必有他人、有自然,才能称作完整的人,否则他只能是一种简单低级的生物。当今社会人心浮躁、人情冷暖、攀龙附凤,对美的追求无外乎金钱与物质,以至于丢失了本心之美、与人交流之“诚”,与自然共生之“道”。从而变得功利、腐朽、油腻,以致社会病态伸展,甚至腐蚀了大学生乃至教育的方方面面,使其反其道地追逐所谓的“理性”与“意义”的新兴价值判断。

一、人文之美在于知情意

人文之美,美于无形。人文中的文上的一点,则是画龙点睛之精,将美渗透到人文里,而这种人文的无形美,无法与人的肌肤有明显的触感,是神经中枢系统高度刺激却又令人发麻的一种快感、一种灵魂升华的感受。故人文美也是一种“隐喻”之美,前提是需要“人”来体验,体验的归宿便是要超越构成论,回归生成论;超越认识论,回归功夫论;超越脑力,回归心力;超越对象化,回归本体性;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进入文字符号背后的语境、思维系统的意境、生命轮回的梦境。

关于人文精神、人文美学教育的研究向来都是一个永恒不朽的话题,人文为何美,必须以人为主体,通过主体寻找主题。美的基本要求是拥有“高级的感官”,借助“高级的感官”将信息传递至更高级的思维碎片整合区,并在一定的经验中形成审美价值判断,这种更高级的感官体验称为知情意。学者们贯穿知情意,谈论人文中的知—“对话”;情—“隐喻”;意—“体验”“审美价值”。美学之美在于各流派间无硝烟高雅式地“博弈”,争论之意不在于胜负得失,而重在对美学的角度、广度和深度等多度间主动、包容地探索与融合,绘制百花齐放的艺术境界。

美学不断地获得关注与认同,宏观上人文美学是时代的文化结晶,中观上是生活精致的艺术情怀,微观上是精神追求的文化桃林。如今人文美学的两极分化越发严重,形成了U型发展趋势,并处于后半段渐进脱离的态势。哲学艺术的美学被不断地重复解释,使其变得世俗污浊、分崩离析,多数的美学作品源于金钱驱使,喜闻乐见的人文美学,实际上是功利与低俗愚昧。“局外人”对美学的认知愈发被“无价值”所同化,大视野、大境界、大格局的有识之士愈发精贵,美失去了自信,就如文明失去了活水,大师就可能濒临孤缘。

二、人文之美在于无边界的渗透

(一)复兴中华审美文化自信

复兴中华审美文化自信需要以“今”融“古”,文化范畴的“中华”涵义基于中华文化的历史传统。传统中华审美精神是文化自信之“心”,1集中体现于“仁、义、礼、智、信”的儒家经典、超越人生审美态度的庄子哲学,以及“担水砍柴,无非妙道”的禅宗修行等方面。“中华审美精神”的言说大多集中在历史文化长河中,观念的抽象化程度越高,审美经验更加难以实现,而观念越具象化,则越接近乃至切近审美感知,正是感知意识,使这类观念得以沟通审美经验的历史与现实2。

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复兴中华审美文化自信的关键,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美学结晶,推动审美活动的“道”行。在人文忽视的数字信息时代下,智慧地利用时代的工具来为人文精神画龙点睛,基于扎实的文化底蕴,如太阳一般普照大地,复兴中华文化自信,共同实现中国梦。所以,人文之美脱离不开传统经典,复兴中华审美文化自信之路,必须将生活方式的审美灵魂与生产技术的视野进行跨时空内化,创造更多的具有时代元素的美学之果,“中华审美精神”在才能展现出其最重要的现代意义。

(二)共筑生活与教育审美生态圈

杜威曾言:教育即生活。生活圈是审美活动的场所,从国家到城市再到家庭,审美角度越来越细,审美境界越来越高。共筑生活审美生态圈,把历史精髓转化为物质体现,形成人文美的“感触物”。校园是知识分子的场所,是世界上最美的、淳朴的乐园,是文化的滋养与绽放的精神家园。“它不需要任何的抽象的理智形式……在优美的教育环境中,犹如呼吸新鲜空气一样,使自己心灵得到净化,人品的美化与感情的高尚化”3。

孕育审美生态圈犹如抒写篇章,追求“信达雅”中的“雅”道,“雅”是中国古代美学范畴之一。博雅与儒雅是校园人文环境的基石,要求教书匠不只是教育的传承者,更是教育的设计师、绘画家、美道者,以修炼自我审美与人文美学哲学思考,来塑造雅静、典雅、幽雅的人文氛围。校园是学者的伊甸园,其人文晕染与幽雅布局并非现代世俗审美所能替代的,需要匠心者深厚的传统文化涵养及人文美学欣赏的沉淀。创设雍容典雅的时空体验,幽静雅致的青山绿水,别致秀雅的楼阁台榭等,都是一种满足校园人才培养与知识传授与的美学要求。

(三)再现人文尚美精神桃园

普罗泰戈拉经典论断之一——“人是万物的尺度”,使人有别于其他物种,人的价值品格的终极体现在于赋有进取的创造性属性。美学精神是强调人的本体性和本体个性,启悟人自由的个性与追求美的创造性。

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灵魂,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4。人文精神丧失是影响大学生认知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学不仅传授学生生存与谋生的技能,还是启迪学生智慧、培育灵魂、陶冶情操、建构精神家园的理想高地。近年来,学者与学“官”、师生间社会道德沦丧事件屡见不鲜。大学生生命意识淡漠、价值观歪曲,教育者师德沦丧,凸显了大学人文尚美精神的缺失与重塑大学人文精神、倚重人文教育迫切需要,以求回归人文美“道”。可见,大学人文美学教育之道,既是“本体”健全的正位,又是“心力”归宿与通达的复位,如何让人文美学情怀与精神回位、回味、回馈,是当代大学教育的重要思考点。一旦高等教育跨越了“道”的底线,捆绑了市场化、产业化的枷锁,她将如“傀儡”般失去了鲜活灵动的教育之魂,而教育之魂就是人文精神。

人文美育精神作为一剂魂,焕发人的“尚美欲”需要,既为万物之尺,应与万物相融。回归本性,重绘美性,再现人文尚美精神桃园。首当其冲是人的内心信仰需要向善向美,相信世间万物的美好,善用美的视野,去体验生命,纵使万物皆恶,仍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感化精神荒园。相信人与自己、与他人、与自然间的灵魂吸引,以点散面,人类的精神世界将超越物质世界获得至高无善的境界。

从哲学星空的探索,到生活实践的思考,对美的要求、需求、夙求是永恒的追求,它的终点是无限的寻思,故人文教育的尚美精神研究是非常有价值、有意义、有灵魂的。在人能智能化科技背景下,人文美遭遇的冲击与挑战,是继续使用传统的研究方法,还是利用数字信息技术作为转型机制,都是值得思考的。我们不可否认技术媒介将“道心”延伸,但会不会迷失本心、缺失美心、丢失信心,需要我们超越世俗,回归人文本体之美,以美化道,注心尚美。

注释:

1.宗白华.《美学散步》[J]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2).

2.尤西林.如何认识中华美学精神的现代生命力[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7(10):70-74.

3.蒋孔阳.谈谈审美教育[A].红旗[C].1984.2.

4.卡尔·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4.

猜你喜欢
尚美人文精神美学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盘中的意式美学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外婆的美学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纯白美学
求真 向善 尚美
“妆”饰美学
试论尚美引领下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实践
苦涩的蜜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