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合唱教学在常态音乐课堂中的有效渗透

2020-07-13 01:28马波
河北画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音乐课气息技巧

马波

山西运城学院

音乐课堂是学生在参与校园艺术活动中具备集体性质的一种引导方式,通过合唱的教学体验,学生可以尽可能地去感受到音乐本身的渲染力,也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在体验的过程中逐渐提高,学会静下心来慢慢聆听,学会静下心来互相交流。从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深化的方向出发,音乐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学生本身的学习需求,也需要从教师本身的教学模式上,寻找更加科学化的引导思路,使学生能够学到自己喜欢的音乐方式,也让他们了解到音乐不同方式的不同特色所在。而合唱教学不仅仅需要所有学生都能够对歌曲有一定的感受,同时也对整体的情绪展示和内涵了解有充分的考验和锻炼,学生如此便可以在审美的过程中提高综合性的能力。当然音乐的学习不仅仅通过合唱这一种方式进行渲染,但是首先通过合唱教学融入音乐常态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其他教学方式的渗透起到关键的辅助作用。

一、合唱教学在常态音乐课堂中渗透的现状及问题

(一)对音乐课程的重视度低

目前,高中校园对于学生本身的教学影响往往是从整体的高考成绩追求上以及升学率的情况上考虑出发,应试教育的思想深深地埋在了所有教师及学生的心中。他们并不能发现音乐本身的魅力,所以也不会去重视音乐课程本身的学习。而有些音乐教师可以发现在课堂引导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头也不抬地去进行其他学科的作业完成。他们完全只是把音乐课当作自习课或者是休息课进行消遣,并不能对于自身的音乐知识有一定的补充,只是适当性地听歌放松而已。这样的情况不仅让学生仅仅看重分数,也让他们在应该锻炼审美能力的年龄阶段没有接受到系统且科学的音乐学习。所以音乐课的不受重视是合唱教学引导过程中最直接的现状问题表现。

(二)教学模式过于传统

不仅仅是音乐教学的课程,即便高中生重视的文化课程,也一直处于改革创新的重要阶段。而不受重视的音乐课也可以从中发现教学模式所存在的传统问题,老旧的教学模式让音乐教育无法调动起学生在课堂中的兴趣。学生通过听了解音乐,并不会真正从心而发地感受其中的内涵所在,精髓难以掌握就无法感受到音乐背后的精神及文化体现。

例如,在学习人音版高中音乐教材第十六单元《人民音乐家——聂耳,冼星海》中《黄河大合唱》这首歌时,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进行聆听和欣赏,不教学生怎么去唱,也不带领学生去感受乐谱中所包含的一些情感上的抑扬顿挫,科学的方法没有得到利用,整体的教学模式是错误的。学生不仅不会去唱,也不会去欣赏,呼吸节奏的混乱以及错误的引导训练,使他们无法真正调动对于《黄河大合唱》背后精神力量的感悟和学习兴趣。

二、合唱教学的改善策略

(一)提升学生对音乐思想的认知

虽然高中生都普遍地受到了传统教育的理念影响,对于音乐课没有一定的重视和深刻的情感。但是为了更好地帮助他们掌握音乐技巧,首先我们要从原因出发考虑,因为学生本身并不能从思想水平上提高自己对音乐的认知,而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教师首先学会改善自身对于学生的引导方式,要从方式的改变上去激发他们深刻地理解和认识的兴趣。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对于音乐方面的一些不足,也可以去播放与学生适合的一些流行音乐,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以此逐渐地去提升他们的认知,提升他们的基础能力,使他们因为兴趣而转变之前对于合唱的错误认识和消极的思想观念。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到教学过程中不同篇目、不同音乐形式的形成过程以及背后的故事,让他们充分感受到音乐背后的魅力,也让他们对于合唱能够感受出不同的音乐表现效果。一些丰富的音乐体现可以提升他们对于合唱的整体认识和兴趣,然后他们对于合唱的魅力在惊奇中不断地加深印象。

(二)重视技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合唱训练对于学生气息有着特别的要求,学生能否十足地把握好对于气息的运用,这需要教师在引导教学的期间给予他们重要的、合适的一些方法。而且音乐教学本身对于学生的要求与其他科目也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在合唱教学的引导过程中,学生如何能够将自身的大脑和嘴巴进行协调应用,如何能够使多个学生进行互相的配合,不仅仅需要所有人不出任何的差错,也要所有人学会去讲究一定的气息技巧,如何使技巧的控制与声部的配合展现出更高的水平,需要音乐教师不仅仅把合唱看作为简单的唱歌,要从合唱技巧上尽心尽力地培养学生,找到适合他们自己的学习演唱的方法。只有对每一个学生都付出一定的努力,他们才会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树立更多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投身合唱学习的过程中。技巧虽然很重要,但是学生的自信心也是他们去掌握技巧的重要原因之一,二者要双管齐下,才能够使学生的自我能力得到基础的重新奠定和更高的改善。

例如,学生在学习人音版高中音乐教材第十七单元《新中国的歌》这一部分时,有一首《我和我的祖国》特别适合学生在合唱中锻炼感情与呼吸的融合运用。为了更好地训练学生能够合理呼吸,通过强调快吸慢呼,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腰部扩张的感觉,同时引导他们去学会寻找呼吸的支点和腹部的力量。“一刻也不能分割”,这句在“也”的时候就要提醒学生,不管是怎样的吸气,要始终将每一个字都贴在叹下来的气息上,让歌唱通过当前的气息变得充满力量、充满底气。

同时在本身难度不大的一些歌曲学习过程中,例如,第十八单元《走向新世纪》中的《走进新时代》,这样的歌曲往往充满着深刻的精神体现。那么我们可以采用诵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去理解歌词背后的含义,然后再让他们进行气息的把握更好地学习和演唱。通过朗诵能够解决一定的断音问题,使学生通过小组为单位进行互相的练习和指教,让学生在基本技能得到锻炼以后,再引导学生在合唱中锻炼自己的默契,使他们的参与程度因为合唱大大提高,从而更好地使整体的音乐课堂具备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而氛围又会直接反映到学生对于音乐的基本技能是否能够积极而又有准备的去锻炼。当他们具备了这样的意识时,训练音乐技能便会形成一种习惯,从而产生长时间的影响和确保教学意义的发挥。

三、结语

总之,合唱教学是高中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必须接受且又充满意义的一种音乐学习方式。新鲜血液的注入需要整体教学知识体系的完善,我们不仅要使人才的能力来自对专业知识的积极运用和全面了解,也要使学生在审美观念和知识水平上朝着更宽的方向拓展。他们需要通过音乐、通过合唱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以不同的上课方式寻找到合唱带给自身的快乐和其他方面的素质改善。

猜你喜欢
音乐课气息技巧
音乐课中集体舞教学的思考
喜欢的课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小学音乐课合唱训练现状及改进
网上点外卖的7个技巧
蕾丝气息
指正要有技巧
“春的气息”
提问的技巧
春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