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衰落到复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何以涅槃重生

2020-07-13 11:54
关键词:艾森豪威尔戈登穆勒

曹 立 茹

(曲阜师范大学,山东 曲阜 273165)

提到美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史,必会想起在美国高等教育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霍普金斯大学创建于1876年,经历过创建初期的兴盛阶段——大学从创校到19世纪80年代末培养的博士总数超过了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两校之和[1],也经历了发展中期的衰落阶段,并于20世纪70年代实现了“涅槃重生”。研究霍普金斯大学从衰落到复兴的全过程,探寻这段历史的前因始末,解析其如何实现“涅槃重生”,可以为我国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以及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一、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衰落:1899-1971

1899年,霍普金斯大学遭遇了兴盛到衰落的转折点。[2]办学理念被其他学校所采纳,哈佛的跟进,芝加哥大学的建立,使大学之间的竞争趋于激烈,霍普金斯大学不再一枝独秀。1900年以后,霍普金斯大学的地位有所下降。[1]由于该校在巴尔的摩和俄亥俄铁路投资的亏损,吉尔曼1901年退休,霍普金斯大学退化成一所小型大学。受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影响,霍普金斯大学在捉襟见肘的财政困境下艰难前行。在1946-1958年,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霍普金斯大学的经费仅为1 626千美元,经费资助排名第15名,远低于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1950-1956年培养博士人数的统计显示:芝加哥大学438人,哥伦比亚大学317人,康乃尔大学195人,宾夕法尼亚大学165人,耶鲁大学139人,哈佛大学107人,霍普金斯大学仅51人。“后起之秀”的芝加哥大学培养的博士人数约是霍普金斯大学的8.6倍。与此同时,霍普金斯大学在全国大学社会科学领域排名第16名,远远落后于同时期的其他发展强劲的研究型大学。[3]

1957年,密尔顿·艾森豪威尔(Milton S.Eisenhower)接管霍普金斯大学时,发现这所大学的经济状况不容乐观,已经无力承担高额的教师工资,“教师工资”优势不再。此时的大学基础设施陈旧,只有一座主要的学术建筑,图书资源不足,博士学位生产停顿,教师严重短缺。[4]艾森豪威尔深知筹款的重要性,“1960年9月25日,霍普金斯大学获得了福特基金会(Ford Foundation)600万瑞士法郎的资助经费,这使学校的博士项目顺利实施。艾森豪威尔任校长期间,使大学的储备基金翻了一番,私人捐款总额达到一亿美元,而且他还认识到校友的积极作用

并发动校友支持学校建设,校友捐款从1956年的166 000美元增到1967年600 000美元”[4],大大改善了霍普金斯大学的财政赤字状况。1967年,艾森豪威尔任期结束时,虽然研究生人数急剧增长,办学经费仍年年有盈余。但是在1969-1971年,美国经历了一次比30年代还要严重的经济危机,此时,亚伯拉罕·林肯·戈登(Abraham Lincoln Gordon)任校长,他的一些错误的治校理念如未能认识到校长的真正任务——募款、无视师生们的要求、缩减教授工资和职位等,阻碍了学校的复兴进程。戈登失去了董事会给予的信任,也失去了师生们的支持,于1971年3月被迫辞职,任期不到四年。

1971年4月,艾森豪威尔临危受命再一次担任校长,在他的领导下,霍普金斯大学顺应国际化趋势发展,扭转了落后的局面。1972年,史蒂文·穆勒(Steven Muller)担任校长,积极筹款募资,鼓励创新研究,关注教学和服务质量,使霍普金斯大学逐渐发展成一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型大学。艾森豪威尔和穆勒两任校长期间,不仅办学经费上有了很大改善,而且科研成果也有了很大提升。诺贝尔获奖数量在1956年以前共有6项,艾森豪威尔两次任校长期间共有5项,穆勒1972-1990年任期内共6项。[5]也就是说,仅艾森豪威尔和穆勒两位校长在任期间就有11项诺贝尔奖,远超1956年以前多任校长期间的科研成果。

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衰落的原因

1.外部原因。主要有:

(1)同行竞争激烈。这时期研究型大学的创办有两种方式:新建和改造。新建的大学有1889年建立的克拉克大学,1891年建立的芝加哥大学,1889年建立的美国天主教大学等;改造的大学有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无论新建还是改造的研究型大学都向霍普金斯大学看齐,学习其办学理念,比如,芝加哥大学借鉴霍普金斯大学的经验有:任用一流的校长;从其他大学用优厚的待遇挖走最好的教师;创办研究生院并实行奖学金制等等。霍普金斯大学的办学理念已不再是一枝独秀,其他研究型大学在此基础上迅速发展和超越。从博士的培养数据来看可明显感知这一变化:1950-1956年,“新建”的芝加哥大学培养博士人数为438人,“改造”的哥伦比亚大学也有317人,而霍普金斯大学仅仅51名。[3]其他研究型大学的快速发展使霍普金斯大学不再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其劣势却慢慢凸显。大学之间竞争激烈,教学上的精力必定被吸引到研究方面,竞争使大学难于进行长期系统的努力去改进教学。[6]因此,霍普金斯大学在教学与科研方面处处落后于其他研究型大学。

(2)经济危机和战争的影响。1900年以后,美国经历了两次重大的金融危机。一次是20世纪30年代的金融危机,美国经济受损严重,其中1932年是美国经济惨淡的一年,如美国钢铁公司的开工率只达到19.1%,全国有1 300万人失业,占劳动力总数的25%。[7]资金匮乏的情形充斥着整个美国,当然也包括大学。另一次是20世纪60年代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使得经济刚刚缓和的霍普金斯大学又陷入财政赤字的泥潭中。常年财政危机影响了霍普金斯大学引以为傲的研究生奖学金制,奖学金难以发放甚至停发,“寒门贵子”不断涌向其他奖学金丰厚的研究型大学。“奖学金制度的调整使一些家庭条件比较困难但很优秀的学生失去了在霍普金斯大学继续深造的机会,致使霍普金斯大学断送了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的机会。”[8]

战争也阻碍了大学的财政收入。“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规模征兵和大量为战争服务的工作吸引了成千上万的青年,导致高等学院的在校学生骤然大幅度减少。与1940-1941学年相比,1941-1942学年的高校学生减少了约1/4。到1943-1944学年,高等学校中与军队无关的平民学生仅为1939-1940高峰年的59%。学生的大幅度减少不仅造成高等学校的学生荒,甚至导致一些学科无学生入学,造成高校财政来源的严重困难。”[9]同时“二战”中军事研究的成功,壮大了美国高层次科学家队伍,发展了美国研究型大学,加速了战后科技政策的诞生,并使研究型大学成为战后美国有组织的科学研究事业中的重要执行机构。[3]二战后政府认识到研究型大学的重要性,因此对研究型大学的资金投入增多。这个时期主要受联邦政府资助的公立研究型大学发展迅速,而靠私人捐赠和基金会资助的霍普金斯大学则发展相对缓慢。

2.内部原因。主要有:

(1)领导能力下降。领导能力下降是霍普金斯大学衰弱的至关重要的原因,校长承担着大学发展的重担,但是当大学校长无法承担起这个责任时,将会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

戈登任期内,主要有两方面问题没解决好:一方面是戈登未与上任校长沟通清楚就按照自己的理解开始治理学校,完全误解了艾森豪威尔的意思。他在回忆任职时曾说:“在接受这个职位时,我误解了上任校长想要实行的办学做法,并且关键问题在于我被老式系统选中并且恰好在从黄金过渡的那一刻就开始办公。”[10]他的具体做法主要有:一是扩张计划,教职员工规模不断扩大;二是认为筹款活动已经完成。[8]这两项误解都带来了严重的后果:扩张计划实施后,员工规模不断扩大,金融危机来临后,戈登又着急缩减教授职位而不是行政职位,导致了教授们的不满;另外,戈登未能了解筹款的重要性,认为霍普金斯大学资金充盈不需要募款,也就没有将“募款”确定为他的首要任务,他后来承认自己天真地不了解大学募集资金的重要性。[8]穆勒校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明确表示,私立大学的筹款从不会完成,需要一任又一任的校长去为此而努力。[8]

另一方面是戈登的种种做法引起学生和教授的强烈不满。其一,戈登不关注学生的需求,例如,1970年4月发生了校园征兵问题,戈登未给学生选择的权力,也不听从学生的意见,因此学生对校园征兵问题表示不满并发起罢课[4],他失去了学生的信任。其二,在戈登任期内,教职员工规模迅速扩大以及大学整体行政管理人员的“近亲繁殖”现象严重,而此时大学正经历着一场金融危机,导致戈登下令削减预算、削减教授职位,这引发了教授们的抗议,因为戈登在裁员的同时,还在扩大大学的管理规模。[11]教授们认为最应该削减的是管理职位而不应该是教授职位,因为一所研究型大学要想发展靠的是搞研究的教授而不是搞管理的行政人员,此时的戈登已经忘记了吉尔曼校长如何花重金从其他大学挖走教授的事情,他的做法正与前几任校长的做法背道而驰。戈登遭遇了信任危机,于1971年3月被董事会投出不信任票后辞职。

(2)基础设施陈旧。早期的霍普金斯大学在美国首次以教授为中心,没有建设校园的设施,更别说足球场和篮球场这种运动场地,学校看上去更像一所工厂或大的商店而不是大学,一位来访者曾说:“他们有无数真正的研究,却没有一个可以显示的中心。”[1]恰恰是没有建设校园的设施和研究设备陈旧,成为了阻碍大学发展的因素之一。20世纪初,霍普金斯大学的发展已超出了其建筑规模,需要寻找新的校区。1902年,霍姆伍德(Homewood)正式转让给了大学,即使这样,其校园规模已落后于大学本身的发展。按照吉尔曼的观点,1869-1902年被称为“大学化时期”,亨利·菲利普·塔潘认为这个时期的新型大学应有的特征包括:一是图书馆和学者。他指出,图书馆必须成为大学的主要部分,是大学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大学地位的象征。因为只有图书馆才能孕育出真正的学问和真正的学者,他曾自问自答,什么是大学最重要的特征?唯一的回答就是:学者和书籍。二是较大的校园规模。塔潘强调,美国学院之所以不能称之为大学的另一个原因是,规模相对较小,难以将所有的图书、设备和学者集于一个地方。[7]塔潘明晰了图书馆和校园规模的重要性,霍普金斯大学于1901年退化成了一所小型大学,规模小、设备不齐全这些缺点使得霍普金斯“大学”的称号显得言过其实。因此霍普金斯大学要想发展,基础设施急需完善,校园规模急需扩大。

(3)服务意识缺乏。到了20世纪初,研究成果越来越多地卷入“为国家服务的领域”,科学研究进入了工农业生产以及由工农业发展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中。[12]但霍普金斯大学一直遵循吉尔曼的办学理念“以学术为中心,研究与教学双向并行”[10]。“虽然吉尔曼早就提到过大学的服务职能,但他所提到的社会服务功能实际上与公众所期待的高校服务于社会的功能是有所差别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更多的是在知识的获得、储存、提炼、分配上服务社会,认为发展知识即是学校对社会最高层次的服务。”[13]在实用主义盛行的时代,“为战争服务、为国家服务、为城市服务”将是美国大学的职责所在。而霍普金斯大学的服务职能未能达到公众所期待的广度和深度,大学缺少应用性的课程,缺少与产业和社会的合作,缺乏对社会直接服务的主动性,缺乏对社会服务职能的充分理解。[14]霍普金斯大学没能抓住发展契机,衰弱不言而喻。

三、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复兴措施

1899-1971年,在经历了一系列重创后,霍普金斯大学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提升领导能力、完善基础设施、承担服务职能。

1.提升领导能力。戈登引咎辞职后,艾森豪威尔临危受命,于1971年第二次担任霍普金斯大学校长。艾森豪威尔回忆起他为了修复无能的继任者(戈登)不断扩张政策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在上任时就把一切应对措施都正确地制定了。[15]“为了使大学重新运转起来,这位经验丰富的校长创造了一个奇迹。”1972年,穆勒接任校长,他经常与艾森豪威尔沟通治校措施,他们的理念基本一致,在以下两方面采取的一致措施使霍普金斯大学的困境开始有所缓和。

一是师生方面。艾森豪威尔是继吉尔曼之后最受欢迎的霍普金斯大学校长。艾森豪威尔注重人本思想,以学生和教师为中心,注重学生和教师的要求。一方面,艾森豪威尔留着任何学生都可以来找他交流的办公时间,认真听取学生们的建议。尽管存在预算经费问题,他还是能够继续为一个新的学生中心进行规划和设计。[16]“他还要求选举四名新毕业生进入董事会,以反映学生们的意愿,并用有限的资金筹建学生中心大楼。”[17]艾森豪威尔的做法以及对待学生的态度使他深受学生们的爱戴。另一方面,艾森豪威尔做决定前会征询其他教授们的意见,比如说,他与老院长谢佛共同制定“本科生计划”,虚心听取老院长以及教授们的意见后修改计划,最终获得他们的批准并实施。他的人本思想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支持,这使得他的各种治校措施能够更好实施。穆勒同样也实行人本思想,他认为,“作为一个大学,我们致力于为所有具有学术资格的公民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机会平等并不意味着人才或需求的平等。美国高等教育的卓越之处在于,我们有能力对寻求高等教育的公民的各种能力和需求做出反应,为他们提供各种各样的机会,以满足他们不同的能力和需要”[18]。穆勒还建议打造大学形象。“在学生数量较少且选择性较强的时期表现最佳的大学是那些对自己的工作有相当清晰形象的大学。”[19]持续且低调的形象构建工作对吸引学生很重要,也是霍普金斯大学在吸引私人资金方面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

二是募款方面。艾森豪威尔著名的募款活动主要集中于1957-1967十年间,如1960年霍普金斯获得了福特基金会600万瑞士法郎的资助经费,使学校的博士项目顺利实施;私人捐款活动顺利开办,捐款总额达到一亿美元;校友们在1967年捐款600 000美元。穆勒校长同样以募款为首要任务。穆勒说,有各种各样的模式可以提供这样的帮助,例如公司或国家捐赠。此外可以通过匹配补助金和税收激励等手段鼓励私人支持补充联邦援助。[19]1973年穆勒校长在霍普金斯大学发起了规模最大、意义最重大的筹款活动,叫做“百年霍普金斯”[4];1974年,在霍普金斯大学百年纪念日的晚宴上,穆勒宣布募捐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是美国慈善史上最成功的活动之一,募款超过了1亿美元。通过积极募款,学校的各项设施更加完善,经费运转更加灵活。穆勒一直认为,唯一有足够资金支持昂贵研究的潜在资金来源是联邦政府,因此大学想要更好的发展还需要得到联邦政府的资助。1990年,穆勒卸任的那一年,联邦政府对霍普金斯大学的的资助有了很大突破,几近6亿美元[20],远远超过了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华盛顿大学等发展迅速的研究型大学。在接受《华盛顿犹太周刊》采访时,穆勒将学术界比作好莱坞,他说:“我担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校长,是我所扮演过的最大、最好的角色。”[21]

2.完善基础设施。艾森豪威尔和穆勒意识到完善基础设施的重要性,认识到学者和图书馆应该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因此就兴建图书馆和扩大校园规模采取了措施。

措施之一:兴建图书馆。艾森豪威尔任校长之初,这所大学由于研究设施缺乏,人们越来越担心大学是否有能力在教学和研究方面保持其传统的质量。[4]大学非谓大楼,但先进的设施和建筑是研究型大学必须的。美国学者卡莱尔(Carlyle)曾说:“真正的大学是图书的集合。”[22]艾森豪威尔加强图书馆建设,艾森豪威尔图书馆于1964年开放,是该大学主要的图书馆,同时他还总结了一个伟大的研究型大学图书馆的规划,该图书馆有望在2000年之前满足大学的需求。他说,“图书馆是我们的知识堡垒,大学的物质和精神心脏。”[4]穆勒任职期间,皮博迪图书馆于1982年成为艾森豪威尔图书馆特别收藏部门的一部分;常春博物馆和图书馆于1990年向公众开放。除此之外,以后的校长也一直将图书馆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比如,最新的谢里登图书馆于2012年8月开放,其系统更加完善,除了数以百万计的图书外,图书馆还可以全天候访问电子期刊、电子书和特殊馆藏,包括稀有书籍、手稿和档案。

措施之二:扩大校园规模。霍普金斯大学不止图书馆扩大完善,学院也更加丰富多样。例如,1857年成立的皮博迪研究所于1977年隶属于霍普金斯大学,1983年成立护理学院,2007年成立凯瑞商学院等。[5]保罗·尼采高级国际研究学院(Paul H. Nitze School of Advanced International Studies,简称SAIS)于1986年做了重要的开拓:在南京启动了中国首批西方大学课程之一。SAIS的毕业生被称为具有经济和文化专业知识的创新思想家和问题解决者,以应对复杂的全球挑战。霍普金斯大学发展顺应国际化趋势,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为霍普金斯大学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承担服务职能。克拉克·克尔认为纽曼心目中的大学只是一个“乡村”,弗莱克斯纳心目中的大学也只是一个“市镇”,而当代大学则是一个五光十色的“城市”了。[23]现代大学是“巨型”大学,是服务社会的大学。霍普金斯大学是巴尔的摩真正的自豪,大学的教职员工和学生以大大小小的方式为城市生活做出贡献。比如说:图书馆对公众开放;各项发明专利更好地为社会服务;遍布全球的毕业生、校友为社会做贡献,等等。自二战结束后,霍普金斯大学意识到“服务社会”职能的趋势不可逆转,从艾森豪威尔、穆勒到现任的罗纳德·J.丹尼尔斯(Ronald J.Daniels)都非常注重大学服务社会的职能,采取各种措施来实现对社会的承诺。艾森豪威尔和穆勒就任期间注重师生和社会的要求,向国家社会输送人才,输送科技与发明。一所大学有责任促进和鼓励科学和技术创新的可用性,这些创新是与国防有关的科学技术研究的一部分。[24]科学研究成果最为显著的莫过于诺贝尔奖的获得,仅艾森豪威尔和穆勒任期间就有11项诺贝尔奖获得,之后一直到2019年又有11项成果,多数为生理学和医学奖,这些成果更好地造福了社会。[5]穆勒曾评价说:“我们提供有限数量的服务,这是我们在我已经提到的机构多样化背景下做得最好的事情。”[18]另外,现任校长2013年5月推出了“十分二十”(Ten by 2020),旨在通过“一所大学、个人卓越、对社区的承诺以及机构建设”这四个主要优先事项指导大学通过十年的努力,期望到2020年能够达到这四项目标,并在其中明确写道:“加强和丰富我们与巴尔的摩、国家和世界的联系,使霍普金斯成为全球研究型大学的典范。”[5]

四、借鉴与启示

借鉴德国“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念而诞生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不仅在美国开始探索把科研融入教学和研究生培养活动,而且为美国高校新建和改造大学树立了一个全新的样板。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衰落、复兴过程展现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重温这段历史并发掘出影响美国研究型大学健康发展的积极因素对我国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发展亦有诸多启示。

1.一流大学要有一流校长。一流大学离不开一流校长,一位优秀的校长将会是一所大学的名片,正如我们谈到柏林大学就会想起洪堡,谈到哈佛大学就会想起艾略特,谈到北京大学就会想起蔡元培,谈到清华大学就会想起梅贻琦,而谈及霍普金斯大学我们就会想起领导大学走出困境的艾森豪威尔和穆勒。优秀的领导者具有自己独特的领导智慧,正如艾森豪威尔和穆勒分别从积极筹资、关注师生、改善基础设施等方面入手,顺应美国大学的发展趋势,努力使大学走出困境。霍普金斯大学在国际化趋势明显、竞争力激烈的时代,保持前进的状态,跟随正确的领导,衰落的时代终将成为过去。一任又一任校长的正确领导正是一流大学成功的关键因素。

2.一流大学要关注师生。一流大学需要关注大学的主体:教师和学生。霍普金斯大学的成功经历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其成功在于两件事:一件是非常高质量的教师和学生;另一件事是需要坚持不懈地付出巨大努力。[19]优秀的师生将为大学创造丰硕的成果,这将是大学形象最有力量的展示,如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发明自1971年后层出不穷:1972年,发明了第一个用于心脏疾病的植入式可充电起搏器;1975年,发明蜜蜂叮咬脱敏治疗方法;2001年,发明登上小行星的第一个航天器;2003-2009年,开创性的发明不相容捐助者与病人交换肾脏,等等。2019年3月,根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最新数据,霍普金斯大学在全国顶尖大学名单中排名第10,在全球最佳大学中名列第12位。[5]因此,关注师生是一流大学成功的根本保证。

表1 2007-2011年美国研究型大学研究经费支出 单位:千美元

注释:1.数据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发布;2.资料来源:JHU Tops U.S.Universities in Research Spending for 38th Straight Time[EB/OL].(2018-03-22)[2019-05-08].https://releases.jhu.edu/2018/03/22/r and d rankings/.

3.一流大学要有一流资金。综观霍普金斯大学衰落原因以及复兴措施,我们不难看出资金的重要性,其实大学一开始创建就注定离不开资金,霍普金斯大学一开始是由富商霍普金斯投资创建,期间艾森豪威尔以及穆勒校长积极募款缓解财政危机。当然离开资金则会导致一系列后果的产生,例如,戈登任期内并未积极募款,而是运用上一任校长的资金盈余大肆扩张教职以及行政人员规模,最后导致在又一次出现财政危机时无法轻松应对而被迫辞职,这些鲜明的事例向我们展现了“钱”的重要地位。而近几年霍普金斯大学发展势头强劲,研究经费支出一直处于第一位,其经费支出超越了同时期的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以及耶鲁大学之和(表1)。[25]因此,一流资金是一流大学发展的重要支撑。

4.一流大学要有一流设施。梅贻琦曾说:“大学乃大师之谓也,非大楼之谓也。”这句话用来讲教师的水平对于大学的重要性,但是并非大楼就不重要。要建设一流大学,一流设施和校园规模必不可少。正如塔潘所强调的,美国学院之所以不能称之为大学的一个原因是,规模相对较小,难以将所有的图书、设备和学者集于一个地方。一个大学,拥有先进的科研设施以及丰富的图书资源,不管对于文科还是理科的师生来说都能使其更好地做研究。一个大学,拥有适合的规模和富含文化的建筑,可以使师生们的情感和精神有一个空间来承载。因此,一流设施是一流大学成功的硬性条件。

霍普金斯大学从创校的兴盛时期到中间的衰落阶段再到复兴,充分呈现了一个大学的波动发展的历史。我国大学面临的困境、发展道路与霍普金斯大学的经历是类似的,我们应借鉴其复兴发展的措施,摒弃导致其衰落的原因。大学之间应建立合作关系而不是互相隔离,应该与其他大学合作,带来成熟的创新。[26]大学应顺应时代发展,承担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的职能。大学像动物和植物一样地向前进化,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27]兴衰成败是其发展规律,未来不能预测兴衰,但我们却可以全力以赴。奋斗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往往荆棘丛生、充满坎坷。强者,总是从挫折中不断奋起、永不气馁。

猜你喜欢
艾森豪威尔戈登穆勒
脱不下的穆勒鞋
平衡之美
美特别检查官穆勒宣布退休
绅士都为她着迷
天生扣将 阿隆·戈登
孩子和爸爸
小艾森豪威尔的“败局”
艾森豪威尔下棋
大厨戈登·拉姆齐教你做牛柳
最佳拍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