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即教育”

2020-07-13 09:13刘国欣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生活即教育校园生活素材

刘国欣

摘要:在儿童的世界中,到处充满着惊奇,充满了发现,在校园生活每天都会有许多事发生。本文阐述了教师充分挖掘校园中发生在学生的生活,为学生的自由写作提供素材,让学生产生“不吐不快”的欲望,让写作成为学生的生活需要,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写作  校园生活   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作文是老师眼中的娇宠,学生也将作文看成语文的重头戏。本文以陶行知“生活即教育”作为理论支撑,从“生活化”的角度,谈一谈如何在校园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小学作文更应该从“生活化”的角度优化作文教学,赋予作文教学以生活的灵性。教育的本质是生活,写作的根本是写生活,而学生的校园生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如何在校园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在生活中发现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在校园生活中,学生经常发生一些“小事件”,比如同学之间的小摩擦、小矛盾,教師关注并充分挖掘这些小矛盾中存在的矛盾冲突、思想碰撞,并借此指导学生日记或是感受体会之类的小文章,日积月累,会有意想不到的大成效。例如:两名同学因为游戏而发生了争吵,教师就可以围绕这件事选择习作题目,“他们争吵原因是什么?”“这样的争吵该不该发生?”“同学之间应如何正确相处?”等等。因为是学生之间真实发生的事情,学生都是亲身参与者、观察者、亲历者,根据自己的想法写作。另外,还可以在班级中展开讨论,这件事应该怎样处理?类似的事件将如何处理?你学到了什么?懂得了哪些道理?这样全班的同学也可写出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完成习作。

二、在发现中观察

美国文学家爱默生说:“细节在于观察,成功在于积累。”

当同学们能够发现生活中的写作素材,并且养成了写小习作的习惯之时,老师还应教会学生学会观察。例如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对自己的心理活动描写,以及对人对事的看法等等。让学生们不仅有一双发现“写作素材”的眼睛,还有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让他们有事可写,有人可描,有理可述。

学校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每次活动后,都引导学生写作,亲自参加比赛的学生能写出自己比赛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比赛后的感受,真情实感流露在字里行间;观看的学生,能写出参赛选手的语言、动作、神态,观察细致,描写生动。如学生写《记一次趣味运动会》时,参赛的同学把比赛过程、紧张心情,写得非常具体,做到了言之有物;观看的同学描写了扣人心弦的激战场面,赞美了运动员的拼搏精神。

这样自由和本能的写作,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久而久之,写作便进入了儿童的生活,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且是最愉快的一部分,这是也是小学习作教学追求的一种教学境界。

三、在观察中表达

苏轼说过:“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让学生从小养成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的习惯。

在活动课堂中,写作教学要十分重视挖掘学生参与的各项活动,创设广泛交流、自由交流的氛围,学习生活的细节,找出事物的特征,疏理习作的脉络。例如写《难忘的国庆节大合唱》时,有的学生从赛前准备写起,表达自己必胜的信心;有的学生由整个活动写起,再缩小到自己的班级,最后重点写自己、领唱、指挥,逐渐缩小范围,重点突出;有的学生既写了活动的过程,又写了活动的收获,集见闻感受于一体;有的学生既写出了自己的场上表现,又写出了台下观众的反应,并由此引发自己的内心活动,感受到团结的力量激发爱国情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因此,教师应关注学生习作的准备过程,激发兴趣,让生活中的小事成为习作的源头活水,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表达。除此之外,教师再通过多渠道批改,强化写作知识的迁移,使所有学生都不同程度地获得成功,获得欣赏赞扬,进而达到文道的统一。总之,构建生活习作教学的大课堂,让学生在参与生活、体验生活、表达生活中学习习作,就会让每个学生爱上习作,会写习作,写出贴近生活和充满真情的习作,并把这种习惯坚持下去,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四、在表达中成长

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习作教学的过程就是指导学生追求人生、美化人生的过程。”一个好的习惯终身受益,坏毛病一旦定型可就很难再改掉了。小学阶段,正是孩子们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因此,教师要关注孩子们的日常行为习惯,从孩子们的行为习惯中挖掘习作的素材。如:爱面子,不懂也不问;做作业前不看书,做完作业不相信自己,总要找人对一对答案才放心;书本摆放没有条理,学习时现用现找,浪费时间;用过的草纸随便丢弃;不爱上体育课;自习课随便说话等等。这些不好的行为习惯都可以成为习作的好素材。

班级的刘红同学,养成了随手乱丢用过的草纸的习惯。教师就以被丢弃在地上的草纸作为习作素材对学生加以引导。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习作题目,一个是“主人我想对你说”,一个是“乱丢草纸该不该”。当作文写完后,老师把优秀作文读给学生听,并互相修改,提高作文水平。

通过教师对一些“小问题”启发、引导,学生知道作文其实就在平时对生活中,也会养成在生活中发现,在发现中观察,在观察中表达,在表达中成长。既完成了“生活化”写作,又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

叶圣陶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的流个不歇。”让作文走进生活,选择自己熟悉的或比较了解的题材,表达出内心的真情实感,让“生活化”的写作美化学生们的生活。

猜你喜欢
生活即教育校园生活素材
开学复课按下“暂停键”,但“校园生活”不停歇
文艺作品中的化学素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践行行知教育思想构建有效地理课堂
让《品德与社会》教学回归生活
移动互联开发的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生活即教育”思想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校园
校园生活大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