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阅读,一路成长

2020-07-13 09:21唐爱玲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20期
关键词:观点读书作业

唐爱玲

自2017年威海市下发关于《图书馆式大阅读学校建设指导意见》以来,各学校都开始进行大阅读工程建设。威海市实验中学认真领会市区两级指导精神,积极建设图书馆式学校。作为推行阅读的主力军——语文组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力推大阅读工作,让阅读成为学生日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其中“三阅”读书体系成效比较突出。“三阅”即“阅经典”“阅中外”“阅天下”,依托“三阅”促使学生的阅读活动扎实有效的开展。

“阅经典”,就是阅读优秀的传统文化。经典之作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源远流长,对学生如何为人怎样处事,乃至做学问等都大有裨益。鉴于此,我们从先秦文学中精挑细选了《诗经》《大学》《论语》三部经典,精选优秀篇章,排版设计,印刷下发给每一个学生,装订成册。利用每天晨读午诵时间带领学生朗诵经典。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绝大多数学生已完成《大学》的背诵。在背诵基础上,我们又对学生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要求他们能按照一定的韵律来读(dòu)读,目的是让学生理解经典的魅力,了解古人读书的方法。同时每个班级根据学生的理解和喜好,自成一套读(dòu)读方法。

“阅中外”,即倡导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经典名著是一种系统的、有深度的书,它就像一个完整的世界,学生可以从中窥察社会百态,有利于自身各种能力的系统生成,对人生有巨大的警示意义。然而日常在校时间能用来读书的很少,所以我们大刀阔斧的进行作业改革,变以往的基础性作业为阅读作业,要求学生每晚读书不少于半小时,阅读之后,针对所读内容写出自己的理解或评价感悟。

推行一段时间我们发现学生的阅读效果并不好,大多数孩子都在缩短或挤占阅读时间。在他们看来读书不是作业,不如抓紧时间写写其他作业,对语文作业往往是不读书直接写或快速浏览找到有价值的几句话就开始写,作业是完成了,但我们最初读书的目的没有达到。

对于学生的应付,我们在班级多次进行阅读宣传与发动,通过开展辩论赛让学生明确阅读确实利大于弊。同时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工作,让他们明确如何阅读才能受益最大。批注式阅读无疑是最有效的阅读方法。如果说“读”还是一个相对被动浅层的思维过程,那么动笔批注则是一个更积极主动、深层的思维过程,看似随机、零散无序的批注,实则需要读者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生活体验来解读、对话文本,并与作者的思想进行深层的交流、碰撞,进而于碰撞后生成自己无限的想象与创造。这一思考过程实现了阅读的价值,有思考的阅读才是有收获的阅读。所以我们鼓励学生进行阅读批注,哪怕是一个字、一个词都可以让学生深有体会,都要随时记录下来,将这些零散的想法汇聚在一起,就是读者与作者思维的碰撞,是真实有效的阅读收获。长此以往,学生享受到了阅读的快乐,也就都爱上了阅读。

“阅天下”,即引导学生关注天下大事,主要解决学生针对话题缺乏独到的见解,表达观点言不由衷的问题。初一至初三級部按照梯次性发展编排课程。

初一级部“新闻播报”,主要训练学生对新闻信息的复述表达,力求详细全面。在课程开设之初,老师先讲解新闻的特点,及一则完整的新闻应包括哪些要素,然后再对听记新闻的方法进行指导,让学生首先对新闻有个具体了解,在播报时也能朝着新闻的方向去努力。

初二级部“新闻评说”,主要训练学生的概括和表达能力。用一句话概括所听到的新闻,做到简洁凝练。并针对所概括的新闻内容发表自己的理解,倡导学生多角度,全面分析。鉴于学生不能恰当选择新闻且表达观点单一的特点,老师先做示范,由老师引领学生说新闻,让学生明确哪些是有价值的新闻,在此基础上阐释自己的观点,角度不限,多多益善,慢慢地学生的视野开阔了,能关注国家大事或有正能量的激励人心的事件,评说的角度也逐渐丰富起来。

初三级部“新闻畅想”,对学生的要求更高了一层,老师出示一则新闻,指导学生从新闻中提炼一个观点,再运用其他事例或结合自身阐述这一观点。通过老师亲身示范引导学生自己去听记提炼新闻观点,让学生少走许多弯路。

三个级部各有侧重,但又一脉相承,学生在长久的训练中阅读思维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这也是高阶思维的一种有效培养手段,在听、记、说、论中学生能力得到了真正的提高。

“三阅”读书体系使学生读书兴趣越来越浓,课间午间随处可见捧书细读的学生。学生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得到了逐步提升。虽有进步,但我们不能止步,唯有我们不懈努力,严格落实阅读工作,创新阅读方法,才会给学生带来无穷的进步空间。“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阅读之路上,我们实验人一直在前行,带领学生寻找百花齐放的春天。

猜你喜欢
观点读书作业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快来写作业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作业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