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提高幼儿的情商发展

2020-07-13 23:11王璐
家长·中 2020年6期
关键词:情商戏曲幼儿

王璐

摘要:陶行知先生在1918年演讲了《以科学之方,新教育之事》,在这次演讲中,陶行知先生能够在接受新潮思想的同时继承中国古老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可以通过戏曲环境的创设、当地戏曲资源的利用等方式方法来提高幼儿情商的发展,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关键词:戏曲;幼儿;情商;发展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需要智仁勇兼修的人,不仁而智,是狡黠之智;不仁而勇,是小器之勇。”细细品味这句话,我们不难看出,陶行知先生把人发展摆在了和智力、体制发展的同等地位,他在提醒教育者在培养幼儿智力发展的同时要照顾到孩子们情商发展。曾经有心理学家做过调查研究,帮助一个人成功的因素中智力只是占了20%,但是情商却高达80%,由此可见情商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将戏曲融入活动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

许多学前教育专家认为:节奏鲜明的曲子有助于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形成,而颜色能刺激幼儿的视觉效果,从而影响分泌系统,导致情绪发生变化。例如:蓝色使人感到平静、红色使人感到热烈等。所以教师在选择戏曲融入幼儿活动的同时,一定要注重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昆曲选段。

就像昆剧《义侠记》片段中,武松景阳冈打虎中小朋友们仿佛置身于武松打虎的情境中,在教师引导之下,孩子们能够感受到武松打虎时的勇猛和保护村民的决心,孩子们的情绪很快就被调动起来,有些平时看起来娇滴滴的女孩子都激动得拍手叫好,看的不亦乐乎。又像通过故事改编的《龟兔赛跑》这一京歌,孩子们不仅能够感受到京腔,还能够模仿乌龟、兔子赛跑的情景。有了戏曲的融合,孩子们不仅能够了解武松打虎时英勇的风姿,更可以了解昆剧特色,可见孩子们能够在昆剧中体会快乐。

在戏曲载体下,我们不仅可以将戏曲融入幼儿活动中,同时,还可以从环境着手,为幼儿创设浓厚的戏曲氛围。

环境是幼儿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学前教育中体现得尤为突出,作为幼儿教师更加应该利用环境帮助幼儿发展。我们可以将戏曲文化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例如:当幼儿早晨来园时,可以播放像《龟兔赛跑》一样节奏鲜明、活泼生动的曲调,调动孩子来园的积极性。同时,我们可以在幼儿活动环境中添加一些戏曲性的装饰,例如:在墙上挂一些脸谱,又或者可以在班里开设专门的戏曲小舞台供孩子们表演。这样,不仅能帮助幼儿调动积极情绪,而且能够使其感受到戏曲的伟大魅力以及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戏曲活动的融入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及社会性发展

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引以为傲的一种文化,戏曲表演对孩子们而言,有更多可能就是对艺术的感受、想象与发现,更是对美的一种享受。孩子们在接受戏曲的同时,渐渐地也能获得一些大的、小的成功机会,逐渐享受到成功带来的自信心。

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怎样才能帮助幼儿在戏曲中获得自信心呢?接下来我从以下三点进行阐述:

(一)将幼儿活动空间变成开放式的戏曲空间

游戏是孩子最基本的活动,孩子们在游戏中也能够感受环境的意义,作为教师也可以创设一些和戏曲有关的活动空间例如:脸谱的制作(幼儿可以在美工区利用一些废旧材料以及蜡笔等材料装饰脸谱)、戏曲大舞台(自主性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孩子们在游戏中模拟现实生活,而自主性游戏就是生活的缩小版,若是我们能在班级里开设有关戏曲的舞台请孩子们自主表演,给孩子们展示的机会,相信他们的自信心也会慢慢增强。)。

就像越剧《小和尚下山》,孩子们在舞台上表演小和尚可爱灵动的样子,惹得其他小朋友目不转睛地看,就连隔壁班的孩子们目光也吸引了过来,渐渐地,连不愿意上台表演、羞于上台表演的孩子也慢慢胆子大了起来。

班里有个孩子叫成成,刚入学时她是个非常腼腆害羞的孩子,但是在慢慢接触戏曲京劇之后,胆子渐渐大了起来,从刚开始连舞台都不愿意靠近,看到舞台就躲到教师身后,再到之后慢慢在台下跟着台上的孩子们一起表演,现在,经过一年的接触,这孩子慢慢喜欢上京剧然后在平时的生活里也会去琢磨京剧表演,如今她已经能够落落大方主动去舞台上表演了,之前在大班毕业演出中以一曲《红灯记》选段获得教师家长的一致好评。

(二)给予孩子充分游戏与合作的机会

幼儿在合作中能够学会与人交往,在戏曲活动中能给孩子们提供相互合作的机会,像在京剧活动中,龙套队形就有很多种,而且都有许多意义,若是在队形中孩子们不能够相互配合好那么就会乱了套,孩子们通过这样的团队练习、相互合作就能形成初步的团队意识。当孩子们感受到与伙伴合作的幸福感以及成功感时,相信在之后的活动中孩子们也会更加积极与投入。

同样的,当孩子们合作的同时,孩子与孩子之间的磨合也是一个关键,当孩子们在练习戏曲龙套队形时,彼此相互配合,不能独断专行,这也是对孩子情绪控制的一种培养,只有在合作中控制情绪,才能将事情完成好。这也是戏曲的魅力之一。

(三)根据地方性以及幼儿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戏曲

将戏曲融入幼儿的生活固然是好,但是作为教师就要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材料,例如小班的幼儿就不太适合难懂的戏曲,应该选择童话性相对来说比较强的,这样孩子才容易接受。而大班的孩子则可以选择一些相对来说更符合戏曲特点的材料帮助孩子们理解、了解中华戏曲的博大精深。

戏曲融入幼儿的活动固然是有优势的,但是作为教师也应该选择适合幼儿的,引导幼儿慢慢接触,若是“强人所难”,结果也会适得其反。例如:昆山地区就可以选择昆曲、评弹融入;北京地区的则可以融入京剧活动等,选择当地的文化特色,孩子们才会更加容易了解。

培养孩子的社会性发展,提高幼儿的情商,需要我们提供充分的营养、适宜的土壤、良好的环境,这对教师来说也是一大挑战。但是将戏曲融入就会是一箭双雕的方法,戏曲良好、适宜的融入就能帮助孩子推动情商的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将戏曲活动融入幼儿活动中能帮助幼儿健康的情商发展,孩子的发展光靠智商是没有用的。当今教育的现状也越来越突出孩子情商发展的重要性,而戏曲文化则有益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对孩子情商、社会性发展有着不一样的意义。作为教育者,不仅应该将中华文化传播给下一代,也应该相信我们中华文化中的精髓会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运用。

参考文献:

[1]骆宏.关注幼儿情绪发展(一)你了解孩子的情绪吗[J].家庭教育,2003(11).

(责编  吴 娟)

猜你喜欢
情商戏曲幼儿
中外大学生体验非遗戏曲文化
戏曲从哪里来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传统戏曲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画与话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情商到底是什么
二则
河南省将戏曲纳入大中小学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