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儿女命运的母亲们

2020-07-13 04:52
生活PLUS 2020年3期
关键词:杨振宁爱因斯坦莫言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一部著名诗集《新月集》。

《婴儿之道》是《新月集》全书共40首诗的其中一首,英文:Babys Way,中文:婴儿的生活方式。

诗中一句:婴儿知道有无穷的快乐,藏在妈妈心中的小小一角里,被妈妈搂住了——紧抱在慈爱的手臂里,甜蜜的感觉胜过一切。

简单的诗句表达的含义,就是妈妈与孩子之间无穷无尽的依恋和爱。母爱,是注入到母亲生命中血浓于水的情感,这是世世代代不变的常理,文字里常常赞美的也是这些可歌可泣的故事。母亲拥有着淳朴、高尚、坚韧、睿智的大爱,这些品质更改变了儿女们的命运。

爱因斯坦

当世界放弃儿子时 母亲对他坚信不疑

爱因斯坦从小愚笨,连家里的佣人都嫌弃这个傻傻的男孩。

而爱因斯坦的妈妈学识丰富,钢琴弹得出色。当她演奏钢琴时,爱因斯坦会跟着节奏和旋律,感受到何谓喜悦、何谓忧伤。所以,母亲坚定地认为:“儿子能听懂音乐!懂音乐的孩子怎么能是傻子呢?”

为了提高儿子的智力,母亲没有急着去给儿子恶补知识,而是先让他学习拉小提琴。爱因斯坦是那样地投入,上小学前就能演奏复杂的曲子。

其实爱因斯坦3岁才会说话,动手能力奇差无比。初中里又偏科,不合群,受到同学老师歧视;高中没读完就被退学,后来参加高考,有2门不及格,凡是需要记忆的课程,他都考得不好。即使后来考上了师范类专业(教育系,专门培养物理、数学教师)后,他毕业后持续失业,穷困潦倒。

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 爱因斯坦并非大器晚成,而是在26岁就功成名就了,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后来许多有关他的书籍介绍中,会有讲述爱因斯坦母亲的节选——面对一个早期被世界否定的儿子,坚信自己的孩子是天才。然而,爱因斯坦的母亲确实成就了这个天才儿子,原因有两个:

其一:她对儿子的爱是无条件的,允许这个不合群、只爱静静独自钻研的孩子,自己去捣鼓他自己的爱好。

其二:她本人也是非常睿智的母亲,从教授儿子进步的辅导方法上,以及自己具备的音乐、艺术和学识能力上,都在儿子需要的时候,给予全力以赴的支持和协助,以致没有让这个天才,过早地被社会里、校园中恶性的淘汰竞争教育和无情的打击而摧毁。

崔琦

不远行的儿子没前途 母亲的远见与牺牲

1998年,崔琦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获诺奖后的记者会上,崔琦含泪提到了自己远在天堂的母亲:“小时候在乡下耕田、割草、放牛,能从中学毕业已算幸运,但是母亲有远见,自己不识字,却坚持要我上学。”

家住河南宝丰县范庄的崔琦,在12岁那年念完小学,因为当地没有中学,只好辍学在家,天天帮助父母干农活。没文化的母亲说服同样不识字的父亲,让崔琦去香港上学。

崔琦12岁时独自一人先来到香港,投靠姐姐,以完成学业。当时他不会广东话、更不会英文,口袋里又没有钱,那种寂寞、绝望,迫使他两次写信给母亲,希望自己能回家。

作为母亲,何尝不希望儿子在身边,更希望家里有他这样的劳动力,然而,不识字的母亲太知晓,如果儿子回了家,他一辈子都会留在这里,种一辈子的地。

在母亲的鼓励下,崔琦刻苦学习,靠全额奖学金完成了中学,后来又获得美国伊利诺伊州奥古斯塔纳学院的全额奖学金,赴美留学。当时,校园里只有他一名华裔学生,没有中餐、见不到任何华人,更没有亲人朋友来访。他孤身一人苦读书,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然后又考入芝加哥大学去完成他的博士学业。

大学期间,有一段时间,父亲病入膏肓,为了不影响儿子的学业,母亲再“狠心”,没有告诉儿子,一直到他父亲去世,都没对他透露一点儿消息。因为,这位淳朴的农村妇女坚信,儿子远渡重洋去读书,一定会有大出息。

五年后,崔琦以优异的成绩获得芝加哥大学的博士学位,也是那年冬天,他 81岁的母亲过世了。

几十年过后,崔琦永远不会忘记自己与母亲的对话:

“妈妈我什么时候能回来呢?”

母亲指着田里的麦子说:

“明年麦子熟的时候,就回来帮家里割麦。”

谁知道,12 岁与父亲、母亲的分别,竟成为永别。而母亲的远见和牺牲,也同时成就了人类科学界更多一位华裔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杨振宁

最艰难的岁月里 母亲给予特殊的精神气质

1992年夏,南开大学为杨振宁先生70寿辰举行的庆祝会上,杨振宁先生每每提及母亲,声音几度哽咽。

楊振宁的妈妈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对他的影响是巨大的。杨振宁说,他掌握的学术知识来自父亲;精神气质则来自母亲——“我和母亲有着一种生命的默契。”

在杨振宁10个月大时,父亲杨武之赴美留学。在后来没有父亲的5年里,妈妈肩负起教育儿子的重任。那时,军阀混战,合肥是兵家必争之地,炮弹时常落到杨家附近。凡是遇到危险的时候,母亲总是抱着小振宁跑到乡下或医院躲藏起来。

即使这么艰难的情况下,每晚睡觉前,母亲总会给儿子讲故事,把自己所熟悉的古代的、近代的故事一一讲给他听,“孟母择居”“岳母刺字” ...... 关键时刻还不时耐心回答儿子的发问。

杨振宁说,抗战时全家能够在苦日子中撑下来,“与我母亲的操劳跟坚强的意志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他的母亲只念过私塾,其读写能力全靠自学。虽然没有高深的学识,但是,她对孩子生活习惯的培养,决不纵容和随意。

回顾这段往事,杨振宁感慨道:“那是妈妈为我的人生打下扎实基础的起步阶段——我在4岁时,母亲教我认方块字,花了一年多时间,共教了我3000个字。”

杨振宁说:“母亲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从个人出发,她从来都把丈夫与孩子放在第一位。对她来说,这是“绝对的”一件事。我想,人的思想如果把一件事情变成绝对化以后,就变成了一种力量,我从母亲身上就深深感受到了这种力量。”

1938年,16岁的杨振宁考入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联大”住房比较紧张,而父亲的薪水远远不够养大5个兄弟姐妹。但是,母亲的操劳与坚强意志,還有家庭的互助互爱,让一家人挺过了最艰难的日子。

对于杨振宁来说,他的母亲把智慧和爱的种子播撒在了儿女的心田,守望着他们日后长成一棵棵参天的大树。

莫言

母亲小脚家庭贫寒 教会儿子善良

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的颁奖典礼上,莫言谈论的不是文学而是自己的母亲。

莫言的母亲是一位裹着小脚、不识字的母亲,也是普普通通的一位农村妇女,却深深地影响了莫言一生。

童年的饥饿,曾令莫言他们全家非常痛苦。在儿时,他跟着母亲去集体地里捡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捡麦穗的人便要纷纷逃走。小脚女人的莫言母亲跑不动,被捉后,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狠狠扇了母亲一个耳光,让瘦弱、嘴角流血的母亲跌倒在地。

后来的很多年后,莫言在与母亲赶往集市的路上,看到已经变成白发苍苍老人的打手,莫言儿时的仇恨油然升起,原本要冲上去的莫言,被母亲拉住:“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还有一次,在中秋节夜晚,贫穷的家里难得包了一顿饺子,而且每人才够分一小碗,也就吃个半饱。在那时,门前突然出现了一位乞丐,母亲竟然把自己碗里的饺子倒进了那位老人的碗里。

在饥饿、痛苦、劳累的年代,母亲后来又患上了严重的肺病,这让整个家庭陷入黑暗之中,当时的莫言最怕母亲会自寻短见。所以他每天晚上回家一进大门,就高喊母亲。一旦没有回应,他就会心惊胆战,跑到屋子里里外外地到处寻找。

有一次,莫言回到家里,没有找到母亲的踪迹,一下子崩溃,坐在院子里大哭起来。后来,母亲背着一捆柴草从外面进来,对儿子说:“孩子,你放心,尽管我活着没有一点乐趣,但只要阎王爷不叫我,我是不会去的。”

一位没有文化的普通农村妇女,用自己善良、坚毅的人性,给自己的儿子铸造了爱憎、善恶分明、自强不息的品格和精神,让莫言把苦难化为源泉,成为他在世界文坛获得一席之地的根基。

这些母亲们,通过不同的教育方式,营造了一个个和睦、宽容、坚韧、互尊的家庭氛围——母亲的教育,是一个人走向未来“最初”和“最关键”的重要一步。

猜你喜欢
杨振宁爱因斯坦莫言
过去的年
杨振宁百岁生日,我们欠他一个道歉
百岁杨振宁的长寿秘诀
父亲让莫言比别人矮半头
父亲让莫言比别人矮半头
你知道爱因斯坦的母校在哪儿吗
杨振宁的放弃
成功来自谦虚
“爱因斯坦”
放弃也可以成就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