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顶岗实训模式与管理实践研究

2020-07-14 02:29王勉耿家锐郭扬
青年与社会 2020年14期
关键词:过程管理现代学徒制

王勉 耿家锐 郭扬

摘 要:顶岗实训是高职教育中重要的一环,但目前顶岗实训环节管理薄弱、质量不高和学生稳定性差等问题,使得该环节的质量不高。通过调研顶岗实训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学生需求和企业要求进行分析,经过实践提出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管理模式和对策,从而提高学生的顶岗实训质量。

关键词:顶岗实训;过程管理;现代学徒制

顶岗实训以其工作岗位的真实性、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工作经历与体验的综合性成为高职实践教学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顶岗实训,有利于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逐渐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为学生择业和企业选人创造了条件,也能够帮助学生及时掌握就业信息,实现就业与企业用人的对接。顶岗实训既是学校在真实职业情境下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重要平台,也是高职高专学生进入就业岗位前全面提升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效途径。

一、顶岗实训环节的现状

目前,大部分的学校采用的顶岗实训模式为”2+1”实践教育模式,即学生在学校学习两年,最后一年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到对口合作企业中进行的实岗操作带薪实训形式。顶岗实训使高职学生具有了学生和准员工的双重身份,而这阶段是学生从学校跨入企业成为职业人的岗前真实体验阶段。通过对实训学生、实训企业、指导教师的走访调研,目前顶岗实训环节存在以下情况:

(一)存在的问题

(1)高职学生对角色转换的不适应。一是学生在顶岗实训期间还未能把自己的身份转换过来,还以学生的心态来对待顶岗实训。尤其在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方面,大部分的学生反映不适;二是与企业实训指导教师的关系不融洽,导致企业指导教师不愿教学生,而学生则没能力去改善;三是对于基层工作比如简单重复工作认为是不重要的,不愿意干。

(2)顶岗实训企业指导教师缺少实训计划,无针对性。企业在公司和分厂层面有实训计划,但落实到班组车间的没有。因此企业的岗位分配和学习有较大的弹性,学生对这个部分的意见较为集中。

(3)学校的实训指导教师在心理指导和专业指导方面有缺失。90%的学生反映顶岗实训期间没有校内老师进行指导,学校的实训指导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少。

(4)实训评价方式方法过于简单和单一。当前的考核评价体系缺乏预警和反馈系统,考核评价的时效性不强。只注重结果考核,对于学生顶岗实训期间工作任务和学习任务缺乏有效的过程考核,影响对学生顶岗实训状况的正确评价。

(二)影响学生实训稳定性的因素

调研发现通过顶岗实训环节在实训企业留岗的人员比例较低,甚至有无人留在企业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问卷调研实训学生①薪资满意度、②地域原因、③专业对口度、④发展空间、⑤成长空间、⑥加班频繁度、⑦权利保障、⑧企业柔性管理、⑨安全 这9项影响实训稳定性因素中的排名情况。最终④发展空间、①薪资满意度和⑤成长空间这三个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最大,从这里可以看出,实训学生对于岗位的发展空间和成长空间的关注度比薪资高。如果企业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学习空间,即便薪资不高学生也会留岗的。

(三)企业看重的素质

通过对企业人事高管的访谈,调研企业最为看重学生的素质情况。在列出的11个素质:思想表现、敬业精神、工作态度、诚实守信、文化素养、适应能力、协作精神、健康状况、专业能力、岗位技能、熟练程度、创新能力中企业最看重的三个素质是:工作态度,适应能力、敬业精神。对于企业来说更看重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现代学徒制下的顶岗实训模式

顶岗实训是一个综合实践的过程,为保证高等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训有序、稳定、有效的开展,需要学生、企业、学校等多方面的参与和努力。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融入了现代学校教育因素,企业与职业院校为满足相互需求合作实施的一种职业教育制度。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针对顶岗实训环节出现的问题以及学生和企业的需求,提出了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顶岗实训过程管理对策。

(一)企业选择

按照学生特点在顶岗实训企业选择时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选择具有发展潜力和空间的专业對口企业。

(二)顶岗实训模式改革

按照“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总体思路,实行“三双主体、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授课采用工学交替模式,主要分为集中授课、企业基础培训、专项技能训练和实际岗位培养四种形式。推行工学结合,实施双导师制。第一学年企业文化人文素养与基础能力培养阶段。在校学习完成通识课程和技术基础课程学习的任务,掌握专业所需各项基本技能和人文素养;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基本能力和职业素养;第二学年工匠精神与岗位能力培养阶段。由学校和企业老师共同完成岗位技术专业能力培养。第3和第4学期,学员在校完成教学任务后,每学期安排4周时间到企业由专职培训师傅进行专项技能训练,实施企业班组化管理模式。第三学年学生以“准员工”身份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学校负责过程管理和成绩核定,企业负责日常管理和岗位安排。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继续对学生进行实习指导,学年结束学生从学校毕业直接在企业就业。整个学习过程实行工学交替,学生近一半时间在企业真实生产环境中学习。

(三)大力开展职业指导课程,企业文化先行

针对学生企业文化不了解,顶岗实训时学生难以适应企业的规章制度,采取企业文化先行,浸润式培养学生的方法。一是举行企业文化周:组织学生下企业参观,邀请企业人员来校开展讲座,举行拜师仪式等活动;二是在校园内建设企业文化长廊,让学生浸润在企业文化氛围里;三是加强职业指导课程,举行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

(四)校企共育顶岗实训项目

建立由学院和企业构成的顶岗实训建设小组。学院由教务处牵头建立,分院院长、书记根据实习人数和专业特点委派专业指导教师与班主任共同负责顶岗实习管理工作。企业方面则由人事部负责,根据所需岗位指定岗位技术人员、人事课专员进行顶岗实训的指导和协调联络管理工作。

(1)顶岗实训项目有计划。针对学生关注的成长空间,校企签订合作协议,对于学生的培养成长制定计划,按照国家职业要求对学生进行培养并考核。学生经过顶岗实训留任的,还按照特殊人才培养进行师带徒培养,给与学生——学徒——技能人才的成长路线进行培养,使得学生看得到成长空间,愿意留任,增加稳定性。

顶岗实训考核有标准。按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的要求,制定每个岗位的实习考核标准。校企共同实施管理、共同评价实施效果和评估人才培养绩效。着重过程考核,建立以目标考核和发展性评价为核心的学习评价机制。校企双方共同制定考核标准,引入职业标准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进行考核。

(2)建立双导师团队。聘请企业人员担任实训导师指导学生在企业期间的技能学习,一位企业师傅带5位同学。让同学在校期间就熟悉企业指导教师,降低学生与企业指导师傅的隔阂,为进企业后的跟学工作打下情感基础。安排学校专业教师担任课程导师,指导学生的理论学习,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克服从学生到员工转变的不适应。

(五)建立质量监控体系

以提高顶岗实训教学质量为目的,制订顶岗实训教学质量管理标准,制定顶岗实训质量监控各项制度,形成工学结合、校企深度融合的管理运行机制,构建以工学结合为重点的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学生顶岗实习教学质量保障措施,保证顶岗实训环节的实施质量。

(1)建立监控组织体系:构建由教务处、招就处、实训企业、教学督导等人员构成的实训质量监控小组,负责实训质量监督。

(2)制定顶岗实训管理制度: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包括企业学徒管理办法、学徒实习管理制度、安全保险措施、管理督查办法、学校导师工作职责、企业导师工作职责、校企定期会商制度和定期检查、反馈等形式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等多项制度。

(3)建立信息反馈矩阵进行全方位的信息反馈。利用QQ、微信、电话、短信等各种通讯方法与顶岗实训学生交流,进行心理指导和专业知识指导。利用社交软件进行相关实训和教学管理的信息公告。使校、企、生能及时沟通交流。

(4)利用学习通顶岗实训平台进行学生在企业实训的管理。学生每天登录学习通,進行当天实训内容的填报,每月进行当月学习总结。实训指导教师通过学生填报了解每个实训项目的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实训过程中的学习,思想情况。做到及时反馈。

(5)建立毕业生回访制度。一是每年学生返校毕业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在企业的实训学习情况。二是每年召集已毕业1-2年的学生代表进行座谈会,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工作,对于学校培养的能力和素质、课程开设情况、企业需要的能力等情况进行回访。通过回访及时调整实训培养计划,更好的为顶岗实训服务,提高质量。

三、结语

我校从2015年起在14级汽车检测与维修服务专业中开始试点现代学徒制的顶岗实训环节,2017年起推广到16,17级制造类专业开始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以上措施的施行,顶岗实训环节质量得以显著提高,实训期间稳定性明显提高。经合作企业人事部门发布,2018年~2019年企业留岗人员最多的学生为我校16,17级试点专业学生,尤其是企业关键岗位的我校学生人员比例也是同期校企合作学校中最高的。2019年我院获合作企业评选的“最佳合作学校”。

参考文献

[1] 周柳.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现代学徒制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6.

[2] 李苏.现代学徒制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6.

[3] 刘静慧.现代学徒制实践状况及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

[4] 李晴晴.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外部环境保障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3.

基金项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顶岗实训环节的过程质量监控与对策研究”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研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3GH050 。

作者简介:王勉(1976- ),女,仡佬族,贵州遵义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过程管理现代学徒制
研究生创新培养的“步态追踪”模式
病案首页质量控制与信息系统实现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在高校学生事务过程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教学过程管理信息化探讨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