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拳术本真的回归

2020-07-14 08:41张可钟
少林与太极 2020年3期
关键词:拳术拳法传统武术

张可钟

什么是传统拳术的本真?从传统拳术的起源和发展看,习练拳术的目的一般有三个方面:健身、寻理趣和自卫。笔者认为,这概括了传统拳术的真谛。

健身,即面向大众祛病养生、增强体质的功法锻炼;寻理趣,即在习拳练功中探求拳理拳法,实现人顺应自然、与自然的融合,从中寻求无限乐趣;自卫,即通过技击实战训练,在自卫或者进攻的实战中,达到制服对手,保护自身免受伤害的目的。这三个方面既各有侧重,又相辅相成,缺一都不应称其为拳术。试想,不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不能使人祛病养生、强身健体,反而使人走火入魔,对精神、健康有所损害,不去寻求拳理拳法的乐趣,盲目追求空中楼阁,好大喜功甚至封建迷信,遭遇不法侵害连自身都不能保护,这显然不是拳术的本真。

传统拳术本真的回归,是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历史、时代和发展的要求。那么,怎样才能实现传统拳术本真的回归?我认为从意拳的创新格局,可以得到有益的启示。

一、坚持解放思想,摒弃故步自封

传统拳术无论哪个流派,能流传至今,都各具风格和特点,促进了传统武术文化的繁荣。不可否认,传统拳术要发展,也要跟上时代的要求。回归传统拳术的本真,仍需不断地解放思想,开阔胸怀,放眼风物,博闻广见;勇于创新,摒弃门户之见,不在自己的小圈子打转;不拘泥于条条框框,走出去,请进来,他山石,可攻玉。若是健身养生,可以互相交流切磋,取长补短,发挥优势,真正造福大众;若是自卫实战之用,则需博采众长,吸收先进的拳法理念,求得自身不断完善和发展。正如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北平社会贤达把意拳命名为“大成拳”一事,王萝斋先生说“学本无止境,何来大成之说”。

二、坚持科学指导,创新拳理拳法

我国传统拳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拳理及拳法多源自中国古代哲学、中医学、兵法实践及谋略术,多是取于自然界的事物,以养生健体和自卫。然而,一个不利的因素制约,即我国古代自然科学发展及其在拳术方面的应用显得滞后,吸纳先进科学理论指导训练的意识差,不断更新拳术理论的主动性不强,使传统武术很难壮大自身实力。建立一支理念先进、训练科学、经受实战检验的传统拳术实战队伍显得难能可贵。意拳自创立,尤其是自姚宗勋先生掌门以来长盛不衰,与其始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不断吸收和创新先进的训练思想和方式,并形成比较完善的拳理拳法和训练体系有直接关系。可以说,坚持传统拳术理论创新,用现代科学原理指导训练,是求得传统拳术实力不断壮大、回归传统拳术本真的有效杠杆和根本动力。

三、坚持创新意识,勇于吐故纳新

意拳始终坚守传统拳术的本真,坚持崇尚科学,勇于创新拳理拳法,不受非理性意识和思维的束缚。譬如,早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姚宗勋先生在带领师兄弟训练时,力排众议,勇敢地摒弃一些所谓传统“正宗”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大胆地将沙袋、拳靶、脚靶、拳套、护具等现代搏击训练用具引入意拳训练中,佩戴秒表卡着时间打沙袋和进行回合制的实战训练,较好地将西方搏击训练中先进合理的方法与意拳相融合,极大地提高了意拳训练的实效性。散打搏击要求实战双方反应灵敏,在运动中捕捉战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姚宗勋先生在北京先农坛体育场带领意拳队员强化训练时,要求学生围绕体育场外的环形马路进行中长跑训练,一边跑步一边做类似汽车刹车的传统惯性发力;同时,在定步发力训练的基础上,增加活步发力、移动发力的训练。他还要求学生戴上护具进行实战搏斗,卡着时间打回合制对抗,以适应现代搏击的发展趋势。

任何事物都是曲折前进和螺旋式发展的,传统拳术也不例外。相信只要把創新提升到应有的位置,传统拳术一定会迎来新突破,问鼎世界搏击指日可待。

(编辑/刘强)

猜你喜欢
拳术拳法传统武术
数字经济视域下我国传统武术发展路径研究
拳术论
探究传统武术进校园传承模式和发展路径
2016年昆仑决比赛拳法技术运用分析
中国传统武术的训练系统解析
铁桥三五行拳
传统武术技击实战现状探析
猜拳
浅谈长拳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应用
太极拳:自然性质的反映和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