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之我见

2020-07-14 17:52洪小平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22期
关键词:创意激励

洪小平

內容摘要:本文总结了自己教学中的三点体会:(1)激励学生坦诚地展示自己心灵深处的真实思想。(2)激励学生充分抒发从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真挚感情。(3)激励学生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追求《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关键词:激励  坦诚  真挚  创意

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创造型人才,是作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要提高写作教学,教师须以自身教学的具体条件和特点出发,再去探索和创新写作教学的实施方法。

一、激励学生坦诚地展示自己心灵深处的真实思想

在写作过程中,任何人的写作均是先有内在思想,然后是书面语言的外化。缺乏前者,文字就是一种机械的堆砌。而为了使学生真正获得酿自生活的思想,教师要从作为独立个体的“人”的角度去培植学生独立的人格和思维自主的意识。首先,所谓独立的人格,是相对于指令性教学下惟师自从,惟书本是从的依附性人格而言的,没有独立的人格,就无从谈及特异的和个性化的思维要求。这就需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以民主的理念与亲和的情态去尊重作为学习主体而存在的学生,不但悦纳其顺应师长的心理倾向,而且宽容甚至欣赏其离经叛道、标举自我的逆向性思维特征。其次,所谓思维自主,就是鼓励学生“我思故我在”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写作的本质就是写作主体自主地表达心灵的思想,所以应当如课标主张的那样:“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那种拒绝学生正视社会负面、透视生活底蕴的应试教条,实在是变相剥夺其思维自主的权利,误导其思维向歧途异变。

二、激励学生充分抒发从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真挚感情

叶圣陶先生说:“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写作心理学告诉我们,只有写作主体通过亲历、沉思、感悟等生命体验的形式,才能不断积蓄感情能量并转化为高昂的激情,从而强烈地驱动写作主体用物化的文字去倾吐。否则,就会出现我们所习见的情感苍白的应试作文,这自然缺乏对阅读者心灵的震撼力。为此,我们反对纯技术主义倾向对写作主体自由活泼之情性的阉割,反对让学生在对体裁模型和结构套路的刻意追逐中丧失自由之情性。我们主张在写作教学中恪守下述原则来培养学生的写作感情:首先要忠实于生活,叶圣陶先生说:“情感与经验有密切的关系。”“遇悲喜而生情,触佳景而兴趣。”由此生命体验而生发形形色色的真情。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正视生活的原生态,品咂生活的原汁原味。而生活中既有幸酸、无奈与悲怆,也有甜蜜、幸福与欢畅,既有挫折、苦难与沉沦,也有成功、搏击与升腾。它们共同构成了生活的多元形态,只有全方位透视与感悟,从中获得的情感体验才有淘尽粉饰之纯度。再者,鼓励学生以真诚的情感态度对待生活。即教师要避免先入为主地给学生外加一种非此即彼的感情取向和价值尺度,以此来所谓“评估”或“匡正”生活,致使作文出现泡沫化的虚构。教师应允许学生通过朴素的生活逐渐生成价值理念,从大量的感性认知中提升价值评判标准。这样,学生对生活的感情态度才是赤字其心、根生不移。

三、激励学生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追求《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将更有广度和深度地介入到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去,而去全球化大市场经济不但要求物质生产领域持续创新、筛汰“克隆”,而且也势必深刻地反应到人们的精神生产领域,从而使人的审美时尚出现革命性的变化——从统一化和从众化转向追求独特风格的鲜明创意。表现在写作教学上,更当如此。为此,我们要在写作教学中处理好下述关系:首先是引导学生理清语言摹仿与自信自创的关系。优秀的范文总是闪烁着显示自身魅力的言语风采,对学生言语实践和发展具有无可否认的借鉴和摹仿价值。学生通过阅读范文来积累词语和句式,但不能“入套”而不“出套”,应当如同走个人的生活之路那样来自创个人的言语风格,高标一帜,坚执无疑。其次,引导学生认识长葆天籁与自觉习染的关系。“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由清纯的校园文化所怡养而成的童真之心至为可贵,我们应当让学生保持这颗纯粹的童心所传达出来的天籁之声,反对急功近利地去人为拔高,致使童心不葆,言不由衷地成为人化甚至英雄化。只有在守护言语天然本色的基础上,并通过长期充满艺术气息的听说读写之言语实践,才能自然而然地渐趋写作主体颇具个性特色的言语境界,涌现出那种蜕净笔端匠气,言语才情独具的少年作家。

总之,上述探索和创新写作教学的实施方法,旨在通过有内涵、有品味的写作教学来达到“树人”、“立人”之目标,从而使写作实践的过程成为个性生命深化思维,升华情感、发展个性的教化和陶冶之进程,使青春灵魂通过文字洗礼而更趋真挚、仁爱和美丽的大化境界。

参考书目:

(1)《语文创新教学》马玉杰 主编

猜你喜欢
创意激励
试谈美术教学中的创意作画
广告招贴设计中的图像创意
广告图形设计教学之创意性思维研究
关于加强基层老员工管理的几点思考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高职院校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的培训模式与对策分析
EVA价值管理体系在S商业银行的应用案例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