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社区康复中的影响研究

2020-07-14 21:29刘付海针梁羽吕娜李玉梅钟国坚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18期
关键词:家庭护理精神分裂症

刘付海针 梁羽 吕娜 李玉梅 钟国坚

【摘要】 目的 分析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社区康复中的影响。方法 70例符合临床出院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A组和B组, 每组35例。B组采用常规护理, A组在B组基础上采用家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行为管理评分, 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 护理依从性, 不良行为发生情况, 护理满意度。

结果 护理后, A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评分(95.21±2.65)分与社会管理评分(97.14±2.32)分均优于B组的(90.12±2.35)、(91.42±2.74)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A组患者SAS评分(25.22±2.25)分、SDS评分(29.12±1.65)分均低于B组的(31.23±2.46)、(34.25±4.33)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2693、3.5877, P=0.0000、0.0006<0.05)。A组患者的护理总依从率94.29%高于B组的77.1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000, P=0.0404<0.05)。A组患者的不良行为总发生率14.29%低于B组的4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8514, P=0.0156<0.05)。A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97.14%高于B组的74.2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4667, P=0.0063<0.05)。结论 符合临床出院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家庭护理效果更佳, 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 降低发生不良行为的几率, 因此, 值得广泛的应用与推广于现代临床医学当中。

【关键词】 家庭护理;精神分裂症;社区康复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8.088

家庭治疗理论表明, 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疾病复发与预后效果直接取决于家庭环境与家庭成员对患者病情的接纳程度[1]。若患者没有得到良好的家庭监护保护与支持, 会导致患者出现负面心理情绪, 甚至悲观、厌世。因此, 良好的家庭护理能够帮助患者缓解心理障碍, 改善预后, 增强社会认知能力, 有利于患者的社区康复[2]。基于此, 本文比较和分析了符合临床出院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常规护理与家庭护理的效果,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7年9月~2019年9月来本院救治的符合临床出院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70例, 在充分告知患者研究目的与具体情况的条件下与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获取使用相关数据。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 每组35例。A组患者中男21例, 女14例;平均年龄(38.11±2.13)岁。B组患者中男20例, 女15例;平均年龄(36.42±2.12)岁。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B组采用常规护理:在患者出院后对患者的病情发展进行定期的随访, 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等。A组在B组基础上采用家庭护理, 具体内容如下。①组织社区健康教育知识培训, 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心理健康鉴于的相关知识与注意事项定, 让患者了解并掌握自身精神状态发展, 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与相关的保健意识。②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的语言沟通技巧, 避免家属与患者发生语言沟通, 并作具体的饮食指导、生活指导、锻炼指导、用药指导方案, 并同时反馈记录, 向患者强调健康生活的重要性, 加强患者即家属对患的病情的管理能力。③心理管理:对于精神分裂患者患者来说, 大都抱有负面心理情绪, 有着一定的社交障碍, 导致患者抑郁、情绪低落。医护人员还应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 让家属参与患者的心理管理, 积极疏导患者的心理, 与患者交流沟通, 引导其积极配合治疗的信心, 共同为患者树立良好的心理状态, 并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建立良好的社会认知。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行为管理评分, 分为自我管理评分与社会功能评分, 具体的评定标准如下:自我管理评分为病情管理、日常生活管理、心理情绪管理与社交活动管理等, 总分为100分, 分数越高代表自我管理行为越强;社会功能评分为人际关系、日常生活质量、工作学习感受等, 总分为100分, 分数越高, 代表社会功能越佳。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 采用SAS与SDS对患者情绪做出评定, 分数越低, 代表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越低。③观察并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 参考文献[2]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 总依从率=完全依从率+部分依从率。④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不良行为发生情况, 包括敌对、恐怖、偏执等。⑤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 运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 包括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总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护理后行为管理评分比较 护理后, A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评分(95.21±2.65)分与社会管理评分(97.14±2.32)分均優于B组的(90.12±2.35)、(91.42±2.74)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 A组患者护理前SAS评分为(37.46±1.24)分, SDS评分为(37.82±1.43)分;B组患者护理前SAS评分为(37.33±1.13)分, SDS评分为(37.48±1.52)分;两组患者护理前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252、0.4685, P=0.2644、0.6409>0.05)。A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为(25.22±2.25)分, SDS评分为(29.12±1.65)分;B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为(31.23±2.46)分, SDS评分为(34.25±4.33)分;A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B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2693、3.5877, P=0.0000、0.0006<0.05)。

2. 3 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比较 A组患者完全依从18例(51.43%), 部分依从15例(42.86%), 不依从2例(5.71%), 总依从33例(94.29%);B組患者完全依从14例(40.00%), 部分依从13例(37.14%), 不依从8例(22.86%), 总依从27例(77.14%);A组患者的护理总依从率高于B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000, P=0.0404<0.05)。

2. 4 两组患者护理后不良行为发生情况比较 护理后, A组患者发生敌对2例(5.71%), 恐怖2例(5.71%), 偏执1例(2.86%), 不良行为总发生5例(14.29%);B组患者发生敌对5例(14.29%), 恐怖5例(14.29%), 偏执4例(11.43%), 不良行为总发生14例(40.00%);A组患者的不良行为总发生率低于B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8514, P=0.0156<0.05)。

2. 5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A组患者中, 满意患者22例(62.86%), 基本满意患者12例(34.29%), 不满意患者1例(2.86%), 总满意34例(97.14%);B组患者中, 满意患者8例(22.86%), 基本满意患者18例(51.43%), 不满意患者9例(25.71%), 总满意26例(74.29%);A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B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4667, P=0.0063<0.05)。

3 讨论

根据相关的研究结果表明, 对精神分裂患者使用家庭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心理情绪[3]。家属在正确医护人员与社区康复管理的引导下通过使用自我暗示、移情转换等专业的心理引导方法帮助患者改善焦虑、抑郁情绪, 当患者面对生活中的应激事件时, 社区护理人员应协同患者家属给予患者积极鼓励、让患者建立勇于面对的信心, 进而使患者积极参与各类社交活动, 感受到他人的鼓励与接待, 减少因疾病歧视问题而产生的内心焦虑[4]。此外, 社区应该向患者及家属普及情绪对病情改善的重要性, 可以通过举例的方式向患者列举康复案例, 让患者树立治愈、康复的信心, 并以积极的状态配合治疗[5, 6]。家庭护理干预的目标在于改善患者的自身行为与社会功能, 进而实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 社区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定期的知识普及能够加强患者及家属对病情与心理护理的正确认知, 认识到健康生活的重要性, 改善自身的负面心态[7, 8]。良好的家庭心理防护与支持能够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缓解, 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家庭的鼓励与支持能够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改善, 病情好转, 进而增强了患者的治愈信心, 形成了良性循环, 同时还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社活动与人际关系[9]。

综上所述, 符合临床出院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应用家庭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心理情绪, 提高治疗效果, 降低患者出现敌对、恐怖、偏执等不良行为的几率, 且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自我管理能力大幅提高, 因此, 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参考文献

[1] 李志桃, 刘柱兴. 家庭护理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功能的影响分析.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 7(16):114.

[2] 王翠平. 家庭护理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的临床影响. 全科护理, 2018, 16(36):4564-4566.

[3] 廖玉娇, 黄国雄, 杨敏智, 等. 家庭护理干预配合免费发药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中国处方药, 2019, 17(1):143-144.

[4] 莫姝. 家庭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作用. 中国社区医师, 2019, 35(2):173, 178.

[5] 李志红. 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 15(24):150-152.

[6] 王礼宾, 许晓娥. 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74):253-254.

[7] 顾红. 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家庭护理干预对其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观察.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 3(4):148-149.

[8] 陈玉婵, 陈锦燕. 家庭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中国医药科学, 2019, 9(24):164-166.

[9] 陈丁玲, 陈妙扬, 陈志明, 等. 以家庭为中心的延伸护理开展于精神分裂症临床护理中的价值分析. 中国医学创新, 2019, 16(22):118-121.

[收稿日期:2020-3-26]

猜你喜欢
家庭护理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病例积极心理护理应用研究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认知功能的影响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类型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胫腓骨骨折患者体外固定装置术后家庭护理效果分析
家庭护理干预预防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尿路感染效果
社区家庭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老年人高血压的特点及家庭护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