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流程架构构建及应用策略

2020-07-14 18:01高树宇孙艳玲刘婷
全国流通经济 2020年12期
关键词:流程管理流程

高树宇 孙艳玲 刘婷

摘要:本文以H企业为例,通过调研访谈企业运营及管理情况,参照APQC流程分类框架,梳理企业价值链流程,采取分层分类的方式,构建H企业流程管理体系。进而以流程呈现为前置任务,详细介绍企业标准、组织、责任、绩效和IT管理维度的建设方法。以期将H企业树立为标杆,作为行业建立流程型组织的借鉴。

关键词:APQC;流程;流程管理;流程架构

一、H企业运营及管理现状

面对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及全球化、技术更新速度加快、企业规模日益庞大等变化。基于H企业面向未来的总体发展战略,企业必须依托自身内部资源,构建具有企业自身特征的,以流程为导向的运营体系。系统性的解决现实问题,提升业务流程管理成熟度和运营管理的整体水平,落实企业战略,增强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鉴于以上目的,为了解H企业运营及管理情况,深入寻找存在的问题,H企业在全公司做了一次调研,访谈方式采取一对一封闭式面谈,访谈对象为H企业高层领导9位,职能部门及专业科室负责人17位。

访谈结果形成26份访谈记录文档,经过对记录文档的问题分析和汇总,如图1所示,对其中提到的运营管理中存在问题可归纳为五个方面:一是运营模式问题。缺乏运营管理的顶层设计,占全部访谈人员的比重为46.2%;研发体系不完善,占全部访谈人员的比重为46.2%。二是价值链问题。质量控制不足,占全部訪谈人员的比重为38.5%;计划协调性不足,占全部访谈人员的比重为11.5%。三是基础管理问题。缺乏流程管理,占全部访谈人员的比重为46.2%;职责不清晰,占全部访谈人员的比重为69.2%;基础管理薄弱,占全部访谈人员的比重为23.1%。四是组织和人力资源问题。部门设置存在问题,占全部访谈人员的比重为11.5%;人力资源及能力需要提升,占全部访谈人员的比重为30.8%;员工积极性不足,占全部访谈人员的比重为30.8%;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加强,占全部访谈人员的比重为7.7%。五是绩效管理问题。组织绩效考核不科学,占全部访谈人员的比重为34.6%,员工绩效考核不合理,占全部访谈人员的比重为26.9%。

以上述访谈结果为基础,并根据H企业相关制度和体系文件,进行问题的归纳和总结,按照运营、管理与支持两个层面形成调研结论。

1.运营层面

H企业自身战略目标和定位清晰,但缺少承接战略的运营模式和管理模式,以及具体实现策略;运营层面顶层设计不足,主要是企业核心业务模式需要进行整体策划;需要从完整价值链流程的视角,考虑价值链的整体协同,构建完整业务场景进行价值链的优化。

2.管理和支持层面

H企业具有职能型组织的典型特征;没有统一的顶层框架,没有逐层分解的结构,缺少底层流程,需要建立完整统一的业务框架,作为流程、制度、质量、风险、绩效、IT等各种管理体系的应用,以及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的基础;多管理体系并存缺少整合,形成管理的孤岛,需要在统一的业务框架的基础上,实现多种管理维度和体系的整合。

二、H企业流程架构设计

流程架构实际也是业务架构,是对企业业务构成的结构化描述,是对企业进行分析、设计、改造的重要手段。为了改善H企业管理基础的薄弱,导入流程管理理念,系统性的解决现实问题,提高企业的运营管理整体水平。根据H企业“十三五”规划中对管理体系的建设思路,企业自身战略目标及业界领先实践,应用系统的方法,对流程进行分层、分类,构建企业流程体系架构,为企业系统管理提供基础。

1.流程架构的分层分类设计

对标国际,做行业标杆。以H企业的业务系统为基准,根据APQC(American Productivity and Quality Center,美国生产力与质量中心)提出的PCF(Process Classification Framework)航空航天流程分类框架,将H企业流程架构分为四层,分别是价值链层、业务域层、逻辑关系层,流程活动层。

2.价值链层(Value Chain)

亦称为顶层框架,是企业业务所有流程的总体框架,也就是最高级别的流程(如:战略管控、供应链、人力资源管理等),通常对应的决策层关注的管理要素,是浏览企业业务所有流程的统一入口。

通过对H企业当前业务的梳理,价值链层划分为三大区域。一是战略区域,由战略管控、企业管理等和整体战略相关的业务模块构成;二是运营区域,由预研、产品研发、横向试验等主价值链业务模块和相关供提供保障的业务模块构成;三是管理与支持区域由财务、人力资源、信息化等为主价值链提供管理支持的业务模块构成。最终,H企业价值链层总计共被划分为21个业务模块,如图2所示。

3.业务域层(Business Area)

该层级是对上一级流程的分解,对流程总体框架中某一流程业务整体按照价值链的完整展开,是一个业务模块的所有事件的分类,只表示业务类型,通常对应着中层管理人员的所有管理要素。H企业业务域层总计被划分为90个业务单元,如图3所示。

4.逻辑关系层(Process Map)

根据业务情况来描述某一业务域中某一价值链环节的不同场景(根据客户细分、产品细分等重要区别特征来划分业务场景)以及支持流程,根据每一种业务场景描述流程之间逻辑关系,通常对应着基层管理所有的管理要素。以H企业供应链模块中供应商管理业务单元的逻辑关系层为例,如图4所示。

5.活动层(Activity Map)

某一业务场景下流程的定义,上一级流程所要完成的一系列活动,也是某一工作的路径表达,直接对应了操作层所有的执行要素。以供应链模块下供应商管理业务单元的供应商监督审核场景为例,如图5所示。

三、H企业流程架构应用策略

在研究H企业运营及管理的时候发现,很多管理体系的构建和实施都绕不开流程这个问题。流程是从价值链层(顶层框架)到活动层逐层展开的,每层以流程为基础,以流程呈现为前置任务,关联其它管理维度(例如:标准、组织、责任、绩效、IT等)。企业里的各种管理能力,能够通过流程体系有机的整合起来,不会各自形成孤岛,实现有效地落地执行。

1.基于流程架构的制度体系的建设策略

从流程架构的维度来看,H企业的流程制度建设缺乏系统性,企业自身的流程制度是部门导向的,没有基于全面的流程架构来构建。考虑的问题是专业功能的发挥与管控,没有关注全流程价值的实现。

根据流程架构定义制度的层级和分类,设计标准体系框架。顶层框架对应企业基本制度,包括治理結构、决策管理、组织管理、基本工作规则和行为规范等。业务域层和逻辑关系层对应企业管理制度,包括职能和专业管理制度等。以上两层形成企业的管理程序文件,保持相对的稳定,一般不做调整。流程活动层对应操作制度,也就是流程操作说明,按照流程清单结构构建,并形成一系列的表单文件,配合国标、军标和企业标准,形成作业程序文件。进而基于工作内容形成岗位操作手册,该层可以依据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资源调整,保持持续优化和更新。

2.基于流程架构的组织体系的建设策略

H企业传统的职能型组织结构人为的割裂了业务流程的完整性,降低了信息沟通的效率和效果,部门碎片化的流程优化,有时对整体起反作用,忽视了企业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导向。在企业最前端的战略指导下,运营管理最核心的是价值链运转,组织是为价值链服务的,价值链的运转方式决定着组织机构如何与之相匹配。完成流程架构后,将其应用到组织结构的调整之中,可以确保纵向的组织架构和横向的流程更好地融合。

根据流程架构的前三层,价值链层(顶层)、业务域层、逻辑关系层定义部门职责,形成初步的组织框架。只有在流程活动层才能真正分清职责和真实评价工作,从而定义岗位职责。依据岗位职责调整部门职能,最终形成组织框架。

3.基于流程架构的责任机制的建设策略

责任机制建设方面,H企业目前面临部门职责、工作界面和业务逻辑关系不清楚,有推诿扯皮的现象,影响工作的效率。通过基于流程架构的责任矩阵的建立,从顶层到细节流程,层层明确流程责任主体(owner,流程所有者),可以解决H企业权责不清晰的问题。流程所有者负责制定、优化流程和标准,监控流程运行,并对流程的运行结果负责,达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

通常流程架构的价值链层、业务域层、逻辑关系层分别对应组织管理的高层责任、中层责任和流程责任。通过价值链层,划分高层所管不同业务模块,明确管理责任。通过业务域层,划分中层所管不同业务单元,明确管理责任。通过逻辑关系层,划分基层管理者所管不同流程,明确管理责任。

4.基于流程架构的绩效体系的建设策略

H企业组织绩效考核不科学,员工绩效考核不合理。流程性绩效指标设计是部门导向的,而不是流程导向的,且真正跨部门的流程绩效指标是缺失的。

新的流程架构,使流程绩效指标的设计有了载体。基于流程的绩效管理模式,能够真正实现绩效的分解,并最终落实到具体的岗位和活动。在宏观战略思想的指导下,企业绩效按照业务结构(流程架构)分解到各业务模块,生成业务绩效,按照业务功能的归属定义部门绩效。业务绩效按照流程结果落地到具体活动,生成流程绩效,按照流程角色进行归集,并协同责任体系下根据流程体系中逻辑关系层形成的流程责任矩阵,定义岗位职责,从而定义岗位绩效。最后可以通过流程绩效评估与分析及改进,循环式的满足企业经营需求。

5.基于流程架构的IT体系的建设策略

H企业的IT应用系统和功能经常调整,原因是在于系统需求没有分析完全,而根本是在于业务流程的梳理不清和规范不健全。

H企业引进风险内控和ERP较早,但最后其理念和方法都面临一个落地难的问题,根本原因是在于企业原有的管理流程和模式无法适应系统里的流程。企业流程成熟度普遍处于初级阶段(部分流程化),也就是企业各部门自发形成片段式的流程,且并没有统一标准和集中管理,只有小部分流程被优化并用于IT,远达不到组织整体IT规划设计的地步。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设计了基于流程架构的IT体系建设路径。流程架构的前三层价值链层(顶层框架)、业务域和逻辑关系层,主要是企业的业务规划和分类,加上第四层流程活动层对流程的详细描述,可以为信息化规划提供依据,建立面向服务的企业信息架构,也就是在流程架构基础之上更加精细的描述准备用IT系统来实现的部分。

在企业信息架构完成之后,需要构建应用架构。也就是在企业信息架构的基础上,建立支撑企业业务运行的各个业务系统,通过系统的集成运行,实现企业信息化。

企业信息架构和应用架构共同的输出结果形成信息系统需求说明书,从而对企业的信息系统开发、部署进行通盘考虑。

流程和应用前两层架构的需求出来之后,最后一步技术架构是实现企业应用架构的底层技术基础结构,就是纯粹的IT工作,也就是从信息化实现的角度给信息系统描绘一个蓝图。

四、结语

本研究基于H企业处于战略转型所需要调整运营模式和管理模式的需要,依据调研结果的分析,构建流程架构,解决了H企业价值链缺失的问题,提供了一套针对五大管理维度的建设策略,包括构建标准体系框架的实现方法,定义组织架构的方法,权责关系逐层落地的方法,构建流程绩效管理模式的方法,流程到IT信息化的方法。使企业可以从流程规划阶段就整合各管理维度,避免相互冲突或重复建设互联网技术,并为各管理维度后续的落地实施提供指导。

本研究对企业建立流程型组织具有借鉴价值。后续研究中,一方面,可以依据流程架构针对五大管理维度提出的建设策略的思想,构建其他管理维度的建设策略。另一方面,可以完善各管理维度基于流程架构的建设路径。

参考文献:

[1]文革.量化与细化管理实践[M].四川: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9.

[2]陈立云,罗均丽.跟我们学建流程体系[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4.

[3]彼得·弗朗茨,马赛厄斯·柯克莫.埃森哲顾问教你做流程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1.高树宇,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管理学院学生。

2.孙艳玲,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现代农业信息服务与管理,气象灾害信息服务。

3.刘婷,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管理学院学生。

猜你喜欢
流程管理流程
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在急性脑卒中抢救中的应用
与元英&宫胁咲良零距离 from IZ*ONE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一课四备”磨课流程例说
无人值守远程计量系统在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物资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举报线索流程管理之不足及完善建议
用流程管理解决图书编校质量的不确定性
流程管理在完全学分制下学籍管理运行机制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流程管理思想的高校职能部门管理优化设想
流程的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