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师的成长与实践

2020-07-14 08:12赵玉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75期
关键词:设计实践景观设计

【摘  要】综观中西园林发展史,我们会发现,园林始终是文化的载体,它反映了建造与使用者的自然观、时空观及人生观,是人与外部世界连接沟通的媒介。景观专业的独立与被认可、及国内景观市场的蓬勃发展,为景观设计师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本文通过三位景观设计师的成长、实践学习与东西方文化及从古典到现代的景观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关键词】景观设计;园林发展史;设计实践

1.1景观设计师的成长与实践——俞孔坚

第一位是国内知名景观设计师俞孔坚,俞孔坚出生于浙江金华白龙桥镇,从小与山水为伴,1987年获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5年。1995年获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学位,在哈佛,俞孔坚得以与国际级大师近距离接触,开阔了视野和思路,毕业后任职于美国SWA集团。俞孔坚曾多次回国考察,看到很多地方缺少规划,一片混乱景象,内心充满焦虑和使命感,于是便带着“土人理念”回国,致力发展中国的景观规划和城市设计事业,营造中国人理想的居住环境。后于北京大学任教。俞孔坚的设计具有现代性和鲜明的中国特色,以生态和人文的精神,赢得国际声誉。他把城市与景观设计作为“生存的艺术”,倡导白话景观,“反规划”理论,大脚革命和大脚美学,以及“天地-人-神”和谐的设计理念。俞孔坚的作品具有现代性和鲜明的中国特色,其中中山岐江公园就是运用解构手法、符号语言、融合场地精神的现代景观典范。

1.2 案例分析——中山岐江公园

岐江公园是在广东中山市粤中造船厂旧址上改建而成的主题公园,总体规划面积11公顷,水面面积3.6公顷,建筑占地3000平方米。岐江公园合理地保留了原场地上最具代表性的植物、建筑物和生产工具。

公园分为三大分区:工业遗产区、休闲娱乐区、自然生态区。场地具体设计手法以原有树木、厂房等形成空间骨架;采用铁轨、铁舫、灯塔等原有船厂特有的符号元素进行保留、利用、再生;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构筑部分小品及雕塑,如孤囱长影、裸钢水塔和杆柱阵列等,形成新与旧的对比、历史与现实的交织。

岐江公园在设计上遵循场地性原则、生态型原则、经济型原则,运用解构手法、符号语言将机器、龙门吊等原场地上的标志性元素串联起来,赋予了场地生命力,形成岐江公园特有的场所精神。

2.1景观设计师的成长与实践——朱育帆

第二位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内第一位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专业博士朱育帆教授,朱育帆八岁拜师学习中国花鸟,在北林师从孟兆祯学习中国古典园林,在清华师从吴良镛,后又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系任教。可以说这些成长经历对朱育帆本人及他的设计产生深厚的影响。他提出的三置论,“三置论包括并置、转置和介置,基于历史原真性,并置指的是场地原有文化与新文化之间的并存,也是独立性与整体性的并存;转置强调的是在原有文化基础上通过转化和发展形成新的文化,一般通过转换、强化原有设计秩序改变设计逻辑;而介置则是以新文化为主体,借助原有文化形成新生。”这一方法的探讨为传统在当代的转型和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多元文化的交融攀升出当代生长点。他的设计作品在具备中华传统文化韵味的同时,更兼具国际宏观视野。朱育帆认为,只有以更宽的视角去面对传统,才会有更多获得新突破的机会。中国当下的现代性是需要混合的,需要设计师具备多方面的素质。

2.2 案例分析——上海辰山矿坑花园

矿坑花园是辰山植物园西矿坑为主体改造的特色园艺花园,矿坑花园总体面积为4.3公顷左右,由高度不同的四层级构成:山体、台地、平台、深潭。项目中设计师面临诸多挑战。第一个挑战是修复严重退化的生态环境(植被稀少,物种贫乏,岩石风化,水土流失严重)。第二个挑战是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矿坑遗址的景观价值。因此,如何重新建立矿坑和人们之间的恰当联系成为设计师需要思考的问题,设计者选择用“加减法”应对采石矿坑特殊形态的生态修复设计。

1、“加法”策略

通过地形重塑和增加植被来构建新的生物群落。针对裸露的山体崖壁,设计者没有采取常规的包裹方法,而是尊重崖壁景观的真实性。

2、“减法”策略

使崖壁在雨水、阳光等自然条件下进行自我修复。对于存留的台地边缘挡土墙,采用锈钢板这种带有工业印记的材料,对其进行包裹,形成有节奏变化和光影韵律的景观界面。

3.1景观设计师的成长与实践——彼得·沃克

最后一位是国际知名景观设计师彼得·沃克,他超过50年的职业生涯中,对于景观建筑设计行业有深远而显著的影响。他的园林是理性的,功能完善的,讲求生态的。由于后来被极简艺术的魅力所感染,一直探求艺术与景观结合,但是所有的设计首先要满足功能的需要。即使在最具艺术气息的设计中还是要秉承功能第一的理念,然后才是实现它的形式。网格的叠加、自然与规则形式对比产生的纯净美与张力、景观与建筑的呼应和谐、利用现代材料与现代感表达出的“都市自然”、理性与神秘感的交织及对四季与自然造化的体现是皮特·沃克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特点。

3.2 案例分析——格兰斯通博物馆

格兰斯通博物馆位于美国马里兰州,占地约0.93平方千米,是一个现代艺术博物馆。景观设计中融入了人行小路,桥,已恢复的退化草地和林地等元素。其中材料的选择多为本地材料,如新展馆群(Pavilions)的水景庭院种植大量的睡莲,鸢尾花和蘆苇,营造出了随季节而变的动态景观;游客入口处石墙的石头来源于附近的采石场。设计强调了材料与周围景观的直接、自然而永恒的对话。整个场馆的设计远离了城市的喧嚣,让使用者感受到更深刻的冥想。

4设计思考

以上三位景观设计师他们都有着多年的景观学习和实践经验,同样他们也更多地关注地理、生态等方面,而在景观设计中对于场地的分析重视也从侧面表达了对自然的持续追求。景观设计师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不仅是对目前城市环境的设计与构建,更多的是综合多个方面来考虑,来进行设计。

参考文献:

[1]李丹,杨豪,张冬林.浅谈彼得·沃克与极简主义在景观设计中的影响[J].现代园艺,2020,43(19):133-135.

[2]李忠东.格兰斯通博物馆:展示现代艺术的“窗口”[J].世界文化,2020(04):48-50.

[3]俞孔坚.俞孔坚:景观设计必须是“真善美”的[J].设计,2019,32(16):72-75.

[4]孟凡玉,朱育帆.“废地”、设计、技术的共语——论上海辰山植物园矿坑花园的设计与营建[J].中国园林,2017,33(06):39-47.

[5]李晓利. 俞孔坚生态主义景观设计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4.

[6]卢美婷. 场所精神在中山岐江公园的表现[D].广东工业大学,2014.

[7]俞孔坚.中山岐江公园景观规划设计[J].城市环境设计,2010(10):188-191.

[8]朱育帆.文化传承与“三置论”——尊重传统面向未来的风景园林设计方法论[J].中国园林,2007(11):33-40.

作者简介:

赵玉(1997.3—),女,汉族,河北省邢台市,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9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设计学景观,研究方向:景观设计。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猜你喜欢
设计实践景观设计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形式美的研究
景观设计学课程教学与实践研究
浅谈“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实践如何引入家电产品设计课程
突破作业重围,激扬生命活力
室内设计与环境艺术的设计实践研究
义乌旅游商品研发双轨制策略及其设计实践
浅析任务教学法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通用设计理念的适老性住宅设计初探
关惠聪等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