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陕传染病问题关注范围的比较分析

2020-07-15 02:38辛育恒徐凌忠李耀祖李程跃于明珠刘苗苗马效恩李士雪
卫生软科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两地发病率传染病

辛育恒,徐凌忠,8,夏 宇,景 翔,李耀祖,李程跃,于明珠,刘苗苗,郝 超,马效恩,李士雪,8

(1.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2;2.山东大学卫生经济实验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山东 济南 250012;3.复旦大学卫生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上海 200032;4.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疾病预防控制分会,上海 201821;5.济宁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山东 济宁 272067;6.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 常州 213003;7.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3;8.健康相关重大社会风险预警协同创新中心,上海 200032)

传染病问题一直是一个全球性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新发传染病的出现,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并对政府工作提出了要求[1-3]。《“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4]中提出要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控,政府相关部门及时沟通,扩大传染病问题的关注范围。目前针对沪陕两地传染病问题的研究集中于传染病的监测预警及现状分析等[5-6],并没有对传染病问题的关注范围进行研究。本研究通过比较沪陕两地传染病问题的关注范围,分析传染病问题的关注范围与传染病发病率的关系,以期明确政府应该关注的目标,继而完善政府的功能职责,降低传染病发病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课题组前期以两类错误控制在1%进行系统抽样,借鉴边界分析思路并结合定性定量多重论证,确认了政府必须关注的11个问题领域、48个问题类型、222个公共卫生问题[7]。其中传染病领域包括常见传染病、疫苗可预防传染病、新发传染病、其他传染病、医源性感染5个类型以及埃博拉病毒感染、艾滋病等52个问题。课题组穷尽了有法律法规以来至2017年12月31日的政府、业务主管部门、主要支撑部门(例发改委)、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及卫生年鉴各大网站中传染病相关的所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最终,上海市纳入729份文件,陕西省纳入278份文件。上海市2000-2017年甲、乙类法定传染病数据来自上海卫生计生数据[8],陕西省2000-2017年的数据来自陕西省统计局网站[9]。

为确保数据收集和摘录的一致性,课题组采用不同成员分别阅读和摘录同一批文献的方式进行重复测量,上海市的重测信度为0.829,陕西省的重测信度为0.991,收集的资料具有很好的可信度。

1.2 研究方法

首先明确传染病领域面临哪些公共卫生问题(艾滋病等),其次穷尽多部门文件,通过对文件的查找明确政府是否关注这些问题,然后分析政府针对哪些问题设置了预防与控制目标,即可初步判断关注的范围。

在数据整理方面,阅览全文并摘录“文件名称”“发布主体”“发布时间”“提及的目标别”等信息。判断是否提及应关注的传染病问题,是否针对问题设置防治目标。若可以收集到相关的目标,表明已关注该传染病问题。

1.3 统计学分析

用Excel 2010摘录并建立数据库,对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用SPSS 18.0进行数据分析。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传染病问题的关注范围与传染病发病率的相关性,用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分析传染病问题的关注范围对传染病发病率的影响,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沪陕传染病问题关注范围与传染病发病率的变化情况

表1显示:两地传染病问题的关注范围逐年扩大,上海市传染病问题的关注范围由2000年的78.85%扩大到2017年的92.31%,扩大了13.46个百分点,并增加了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耐药菌感染、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埃博拉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新甲型H1N1流感及其亚型、肺炎球菌病的关注;陕西省传染病问题的关注范围由2000年的67.30%扩大到2017年的84.62%,扩大了17.32个百分点,增加了对肺炎球菌病、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绦虫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医院感染、手足口病、新甲型H1N1流感及其亚型、埃博拉病毒感染、土壤传播蠕虫感染(土源性线虫、蛔虫等)的关注。

2004年原卫生部发布了《人禽流感诊疗方案(试行)》[10],沪陕两地针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问题相继设置了工作目标,关注范围也相继扩大,提示沪陕两地政府随着社会经济及环境的变化,逐渐扩大传染病问题的关注范围。两地仍有尚未关注的传染病问题:上海市未关注带状疱疹、流感嗜血杆菌B型感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疯牛病;陕西省未关注沙眼、水痘、带状疱疹、流感嗜血杆菌B型感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疯牛病;提示沪陕两地传染病问题的关注范围仍有进步空间,见表2。

表1 2000-2017年沪陕甲、乙类传染病问题的关注范围及传染病发病率

随着传染病问题关注范围的扩大,传染病发病率逐渐降低。2000-2017年,沪陕两地传染病发病率呈波动下降趋势,陕西省在2004年有明显的波动,这是由于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爆发,国家修正传染病防治法,建设传染病应急体系和传染病救治体系,漏报误报减少,报告质量提升[11],见图1。

图1 2000-2017年沪陕甲、乙类传染病问题的关注范围与传染病发病率

表2 沪陕两地甲、乙类传染病领域问题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

2.2 传染病问题的关注范围

两地新发传染病的变化幅度最大,达到44.4个百分点;其次为医源性传染病。总体上,陕西省的变化幅度超过上海市,这说明陕西省逐步重视传染病问题的关注范围,传染病体系逐渐完善,见表3。

表3 2000年和2017年沪陕不同领域甲、乙类传染病问题的关注范围 %

2.3 沪陕传染病问题的关注范围与传染病发病率的关系

沪陕两地传染病问题的关注范围与传染病发病率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41、-0.622(P<0.01)。

回归分析显示,上海市传染病问题的关注范围对传染病发病率变化的解释度为80.5%,陕西省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4),即陕西省传染病问题的关注范围对传染病发病率无影响,见表4。

表4 沪陕两地甲、乙类传染病问题的关注范围与传染病发病率的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沪陕两地传染病问题的关注范围呈现从低到高的趋势。其中,陕西省传染病问题的关注范围小于上海市,沪陕两地传染病问题的关注范围分别从2000年的78.85%、67.30%增长到2017年的92.31%、84.62%。应对传染病问题的新挑战,不仅需要医疗卫生部门的不懈努力,更需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协调下,其他有关部门的共同参与[12],从而逐步完善传染病体系,预防疾病,提高全民健康[13,14]。

传染病问题的关注范围越广,对传染病的防控越有利。在传染病问题的关注范围逐步扩大的过程中,沪陕两地的传染病发病率也呈逐步下降趋势,并且两者相关(沪陕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41、-0.622)。依据卫生系统宏观模型[15,16],健康结果的实现是模型内各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关注公众健康需要这一指标的引导作用并受社会环境、结构子模、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传染病问题的关注范围属于系统结果,直接影响健康结果,并且传染病问题的关注范围作为所有模块的“开关”,对组织架构、管理运行机制等起到引导作用,综合作用下最终带来传染病发病率的下降。以陕西为例,随着政府传染病问题关注范围的扩大,2000年以来陕西省传染病领域组织架构健全程度由39.2%增长至70.5%,功能服务的健全程度由22.2%升高至38.7%,这表明上述分析结果是可信的。

陕西省传染病问题的关注范围不如上海市,比上海市少关注了沙眼和水痘两个病种。其原因为上海市根据自身发展水平及公共健康需要,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政策。以水痘为例,上海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高、卫生投入大[17],对传染病高度重视,于2018年8月将水痘疫苗纳入上海市的免疫规划,是我国第一个将水痘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的城市。陕西省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上海市相比有相当的差距[18],卫生投入也不如上海市,这对陕西省的传染病防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然,传染病问题关注范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目前全球气候变化,蚊媒传播疾病(如疟疾、登革热等)及水源性传染病发生率随之升高[19],因此国家及时发布政策文件关注该传染病。另外,国家环境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我国政策文件中未关注疯牛病是由于我国并未发现疯牛病,因此仅在新闻中提及。

陕西省应向上海市学习,紧随国家政策,加大卫生投入力度,及时关注水痘、沙眼等传染病,扩大传染病的关注范围,并随着形势的变化不断地调整,加强传染病的监测预警。当然,本研究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仅初步探索了传染病问题的关注范围这一单一指标与传染病发病率的相关性,其他因素对传染病发病率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两地发病率传染病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轨交项目连中标,东南两地传喜报
川渝杂技同献艺 两地联袂创品牌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富春山居图》为什么会分隔两地?等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重庆每小时10人确诊癌症 癌症发病率持续上升
宠物可能带来的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