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地区某页岩型钒矿中钒的赋存状态研究

2020-07-15 04:42毛益林
硅酸盐通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含钒粘土矿褐铁矿

惠 博,陈 伟,毛益林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成都 610041)

0 引 言

在我国,黑色页岩型钒矿作为钒的一种独立矿床,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且资源量巨大。我国扬子地台和秦岭-祁连褶皱系的所谓“下寒武统黑色页岩系”中广泛分布着黑色页岩型钒矿[1]。传统的提钒焙烧—浸出工艺因其易产生大量有毒气体,造成严重污染,且钒的回收率较低而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2-3]。从宏观上来看,钒具有随粘土岩出现频数增加而富集的规律。目前提钒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避免“三废”污染和提高钒的回收率以及降低生产成本[4]。传统选矿方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思路,指明了方向。查清钒矿石的工艺特征是其综合开发利用的基础,其中钒的赋存状态成为核心研究问题[5]。

1 物质组成

1.1 化学组成

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ICP-MS)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研究,原矿多项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原矿多项分析结果Table 1 Multiple analysis results of primary ores /%

Note: the unit of * is g/t.

多项分析结果显示,原矿中V2O5含量为0.94%,高出现行工业指标(DZ/T 0214—2002)中钒的最低工业品位,为了综合评价其经济价值,需进一步确定其有用钒矿物的类型,矿石中的金、银等贵金属未见异常。

1.2 矿物组成

按矿石中矿物的相对含量,可将钒矿石划分为铝质岩型钒矿石、碳质岩型钒矿石和硅质岩型钒矿石三类,另常见三种端元的混合类型。通过光薄片鉴定以及X射线衍射分析得出,矿石中矿物以非金属矿物石英、伊利石和高岭石为主,其次为方解石、磷灰石和重晶石等。金属矿物以黄铁矿为主,次为褐铁矿(含针铁矿、纤铁矿)等,含量均较少,矿石的XRD谱如图1所示。在矿物分类的基础上,通过薄片鉴定、MLA系统分析,确定了矿石中矿物的含量,见表2。

图1 矿石的XRD谱
Fig.1 XRD pattern of ore

表2 矿物含量Table 2 Mineral content/wt%

2 显微结构特征

样品主要呈粘土状。石英作为硬质矿物构成了样品的基本“骨架”,粘土类矿物则充填在石英类矿物构成的“骨架”中。因此,通过电子显微镜(SEM)研究石英的显微结构,可以揭示粘土类矿物的类型及产状。

2.1 石英粒度特征

石英为样品中最主要的矿物,其粒度变化很大。2~0.417 mm之间的含量为11.6%,0.417~0.147 mm之间含量为8.4%,0.147~0.074 mm之间的含量为10.7%,0.074~0.037 mm之间的含量为24.7%,小于0.037 mm的石英含量最高,达到了44.6%。

2.2 石英的类型

主要矿物的SEM照片如图2所示。通过电子显微镜研究发现,石英表现出明显的蚀变特征,其表面常常粗糙不平,内部孔隙发育,部分孔隙出现自生粘土矿物。根据蚀变作用相对强度,分为未蚀变石英、蚀变石英、强蚀变石英三个基本类型。

图2 主要矿物SEM照片
Fig.2 SEM images of main minerals

(1)未蚀变石英(图2(a)),表面洁净,孔隙不发育,未溶蚀,内部少见自生粘土矿物,推测为原沉积岩石中的陆源碎屑石英。能谱探针分析表明,此类石英含量较少,基本不含钒。(2)蚀变石英(图2(b)),矿石中最常见的石英类型,常因含有褐铁矿而表现为褐红色,表面不平整,孔隙较发育,且孔隙主要被粘土矿物和褐铁矿充填。能谱探针分析结果表明,此类石英具有含钒的特征,可能与石英孔隙中含有粘土矿物有关。(3)强蚀变石英(图2(c)、(d)),普遍具网格结构、碎裂结构以及胶状结构。石英的大部分孔隙被粘土矿物充填,推测此类石英经受过强烈热液蚀变。根据晶型判断认为,孔隙中的粘土成分为自生粘土矿物。能谱探针分析结果表明,强蚀变石英中钒的含量相对于其它类型石英较高。

3 微区成分分析

样品中主要含钒矿物包括石英、粘土矿物、云母和褐铁矿,分别对其进行能谱点分析和面分析,测试其钒含量及分布规律,测试结果见表3。

干净的石英晶体表面点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其不含钒,其面分析结果表明局部位置含有一定量钒,这是由于其孔隙中含有粘土矿物造成的;而粘土类矿物点分析和面分析结果均显示其含钒,且含量变化较大,V2O5含量为1.12%~5.15%,点分析V2O5平均值为3.23%,面分析V2O5平均值为3.14%;云母类矿物面分析结果表明,其含钒量较稳定,V2O5平均值为2.74%;褐铁矿中普遍含钒,V2O5含量为1.59%~6.01%,点分析V2O5平均值为2.78%,面分析V2O5平均值为3.31%。

4 钒的赋存状态和平衡配分

4.1 钒的赋存状态

通过对主要元素进行X射线能谱面扫描,见图3。结果表明,钒与铝、铁密切相关,表现出亲粘土、亲铁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结合样品显微结构特征和微区成分分析结果,认为钒元素主要以类质同相形式赋存于粘土矿物、云母和褐铁矿中,以粘土矿物中含量最高,本次研究未发现钒的独立矿物。

表3 主要矿物能谱探针分析Table 3 Energy spectrum probe analysis of main minerals /%

图3 主要元素的能谱面分布
Fig.3 Energy spectrum surface distribution of main elements

4.2 钒的平衡配分

由于平衡系数不仅能够反应元素的聚集情况,同时也能表明元素赋存状态是否有遗漏或未予发现[6-7]。在取得矿石中矿物量、单矿物平均钒品位以及矿石中钒的平均品位的基础上,对钒进行了平衡配分见表4。结果表明,钒主要赋存于粘土矿物中,其中粘土矿物、云母、褐铁矿和石英中的分布率分别为86.25%、8.93%、3.60%和1.22%。各矿物V2O5配分总量为1.01%,与实际分析品位0.94%接近,说明镜下矿物定量数据可靠。V2O5配分系数为101%,表明赋存状态基本查清,无遗漏。

表4 钒在各矿物中的配分计算Table 4 Calculation of distribution of vanadium in various minerals /%

5 结 论

(1)原矿中V2O5含量为0.94%,属于高品位钒矿石;矿石中矿物以非金属矿物石英、高岭石和伊利石等粘土矿物为主,其次为重晶石、方解石和磷灰石等;石英构成了样品的基本骨架,其粒度变化较大;平衡配分结果表明,钒的赋存状态基本查清,钒主要以类质同相形式赋存于粘土矿物、云母和褐铁矿中,未发现钒的独立矿物。

(2)结合矿物比重、磁性、电性等物理化学性能,研究了矿石工艺性质对选别工艺的影响。样品中86.25%的钒赋存于粘土矿物中,因此粘土矿物可作为选钒的载体矿物;石英作为硬质矿物构成了样品的基本“骨架”,而粘土类矿物则以充填物形式,分布在石英类矿物构成的“骨架”中。因此,可充分利用二者硬度和比重的差异来进行分离;褐铁矿中钒的分布率为3.6%,可以利用磁选工艺进行回收,提高钒的回收率;石英是最终尾矿的主要部分,应该考虑其综合利用问题。

(3)最后,针对此类粘土型钒矿,建议采用阶段磨矿-阶段擦洗-磁选工艺流程。

猜你喜欢
含钒粘土矿褐铁矿
粘土矿物在土壤重金属修复中的应用及改性方法研究
江苏盐城市砖瓦用粘土矿开采现状及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研究
含钒固废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
安钢烧结机配加澳褐铁矿粉的生产实践
使用含钒生铁降低炼钢成本的应用与实践
含钒钢渣提钒利用研究
含钒钛铁水KR脱硫工艺优化
粘土矿物成分与剪切强度的相关关系分析
褐铁矿选冶技术进展概述
浅谈赞比亚蒙布瓦地区褐铁矿“帽”与铁质砾岩的成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