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作秀”还是“助农解困”

2020-07-16 03:40詹奕嘉吴涛黄垚
党员文摘 2020年6期
关键词:徐闻县徐闻菠萝

詹奕嘉 吴涛 黄垚

卖菠萝、卖柑橘、卖圣女果……今年春天,网上直播卖农产品的不仅有“带货主播”,还有不少县镇干部。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多地农产品一度出现滞销。县镇干部们纷纷“直播带货”,引发舆论关注。

县镇干部“直播带货”效果如何?是“装腔作秀”还是“助农解困”?这对提升开拓农产品销售渠道、推动乡村振兴有何影响?县镇干部竞相“直播带货”

与海南岛隔海相望的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是我国最大的菠萝生产区,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有“菠萝的海”之称。

新冠肺炎疫情骤然来袭,不少地区遭遇流通不便、采购商退订、农产品销售难等问题,徐闻县的菠萝也不例外。今年1月底,徐闻一批成熟菠萝滞销,收购价从春节前的一斤1。5元跌到一斤0.3元。徐闻县菠萝协会会长吴建连告诉记者:“大概有20天,农民‘哭着卖都卖不出去,有些菠萝甚至烂在地里。”

为解决滞销问题,徐闻县县长吴康秀在菠萝地里直播摘菠萝、切菠萝、去果眼,向网友介绍菠萝咕咤肉、菠萝鸡片、菠萝饭等各种吃法。一位网友在直播间里留言:“县长在给我做客服。”

县长“带货直播”成为新闻热点,也在网上引起了争议。有人点赞县长“思百姓之所难、解群众之所急”,也有人怀疑这只是一个作秀的“噱头”,甚至有“不务正业”之嫌。

“我们也是咬牙上的。”徐闻县副县长李逸坦言,直播之前压力很大,不知道做不做得好,也不知道有没有用。

事实上,直播效果超出预期。徐闻县5万斤菠萝在两个小时内售罄,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2万斤潮州柑半小時内销售一空,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36吨圣女果在直播当天被抢购……拼多多数据显示,“县长直播”后,徐闻县当地农户的拼多多店铺一夜积累了3万粉丝,平台上的徐闻菠萝相关商品订单数同比增长141%。

“直播带货”正成为越来越多基层干部需要掌握的新技能。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计划未来3年内“月月有市县长上线直播,每年至少12位县市主要负责人进入直播间”。

产业升级不能限于“直播间”

县长“直播带货”之所以“吸睛”,离不开互联网时代的新鲜感,其作用在于打开销路。但打开销路不仅需要新方式,还需要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

如何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推动生产标准化、产业数字化、产地品牌化转型升级,成为县镇干部比直播更重要的“功课”。

“广东省农产品丰富、特色产品多,但不少农产品还囿于传统销售半径问题,并没有走向全国。”拼多多新农业农村研究院副院长狄拉克说,公司将重点为广东培养本土农村电商人才,“如果每一个农民都能自己拍摄、修图、上货、发货,中国农产品就有了新上行模式”。

“产业是基础,品质是保障,品牌才是竞争力”——这是记者在徐闻县采访时听到的一句话。“徐闻菠萝”已经成为地理标志产品,但还不是真正享誉全国的品牌,高质量种植仍存在不少难题和门槛。当地一位干部举例说,推广新品种面临成本高、种植管理技术要求高等问题,在加强种植技术培训、推动产销对接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农民的种植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改变的。比如,用有机肥种植的菠萝口感会好很多,但很多人已经习惯了之前的种法,接受新技术需要一个过程。”吴建连说。

产业链提升的趋势已经显现。在徐闻采购了9年菠萝的安徽省阜阳市经销商姚宗奎说,近几年菠萝产业已发生变化。以前农民种菠萝只考虑高产和种植方便,质量退而次之;采购商只管能否赚到钱,对品控基本不在意。如今,农民已有科学种植意识,采购商也更在意品质。

受访干部普遍认为,“干部不可能天天呆在直播间干销售,农产品销售的关键还是要注重品质和产业基础”。标准化种植、专业化生产、品牌化塑造和一体化经营,在生产、销售两端改革发力,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也是“直播带货”成为农产品销售长期动力的基础。

(摘自七一网七一客户端/《嘹望新闻周刊》)

猜你喜欢
徐闻县徐闻菠萝
最爱酸酸甜甜菠萝鸡
徐闻县举行庆“六一”少儿才艺汇演活动
“曹灿杯”湛江展区终极展示暨颁奖典礼在徐闻举行
湛江市文艺骨干 “四力”培训班在徐闻举行
菠萝
青翠欲滴
基于区域学科方法和理论的多岛联动开发分析——以徐闻县一墩、二墩、三墩和橹时墩为例
中国大陆最南端
——徐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