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预决算管理水平的探讨

2020-07-16 03:45王艳秋
现代经济信息 2020年12期
关键词:预算管理行政事业单位

王艳秋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与决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预算是对预算期内经费的收入支出以及其他财务状况的预测。决算是对预算经费执行情况的总结,与预算不可分割。通过决算工作对预算经费的执行结果进行分析,促进预算的合理编制,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做好预算管理工作是提升决算质量的有效途径,决算工作能否按期保质保量顺利完成取决于预算的科学性、完整性、统一性的程度。因此,两项工作的重要性是相同的,不能厚此薄彼。本文对预算与决算工作进行探究,希望对提升合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运行风险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决算管理

一、目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与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预算法》的不断深入实施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部门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也成了政府和社会备受关注的热点。科学、规范的部门预算编制与执行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坚持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收支平衡的原则下,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预算管理提出的总体要求。目前预算与决算管理工作与总体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一)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完整性

编制预算时,不经过调研,简单地预估,简单粗略地向财政部门提交预算数据;预算编制不按要求编制,不按经济类别细化预算项目;不了解《预算法》相关规定,将非项目性支出列支于项目支出预算中或人员经费、公用经费、专项经费界限不清,项目支出公用经费化;预算的编制方法有误,一些部门在编制经常性支出时未严格按照零基预算法进行预算编制;存在遗漏一些专项支出的现象,导致后期的经济项目无法开展;对于一些大额的项目支出又缺乏内控制度制约;在处理跨年度的支出项目时没有利用滚动预算法编制预算,使期末出现资金结余,经济效益没有及时显现;单位其他部门对预算编制的参与度不高,导致部门的预算方案缺乏针对性。

(二)预算编制缺乏统一性、真实性

对预算编制重要性认识不统一导致编制不统一,大多数部门领导和管理人员对预算管理没有上升到政治高度,忽视单位的预算管理活动,导致预算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在向财政等部门提供预算数据时应付差事,没有统一口径。有的单位为了争取项目资金盲目、虚假申报项目;或项目没有确定,研究阶段就急于申报,导致财政资金的大量结余或大量浪费;经费支出随意,违规列支,预算有失真实。

(三)预算执行缺乏约束力、严谨性

前期预算编制简单粗糙的结果就是导致预算执行过程中问题频发,如想继续运行项目,就东借西凑或拆东墙补西墙,使预算执行缺乏约束力;随意改变资金使用用途,使用数量;各项预算支出的标准不明确,各部门预算管理责任不清晰。同时预算支出随意,支出审核不严,超预算行为常态化,导致预算管理陷入混乱,预算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四)缺乏预算绩效管理,各项考核数据没有应用价值

首先,预算绩效管理意识淡薄,对绩效考核的认识处于初始阶段。其次,绩效管理体制、评价机构不健全,没有科学的绩效考核标准及量化指标。有的地区对项目预算的绩效管理工作流于形式,绩效目标编制质量不高,评价结果不能正确反馈预算执行情况,评价结果的应用价值微乎其微。

(五)预算编制执行的弊端影响决算报告的编制

决算管理工作本身具有繁杂、琐碎的特征,不仅工作量大、要求时间节点紧,而且财政部门要求决算编报口径与单位综合预算衔接一致,决算草案必须与预算相对应,按预算数、调整预算数、决算数分别列出。因此,预算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决算质量;财政部门要求决算报告要报送及时,决算批复和公开也要及时、完整、真实,决算报告尽可能做到编细、编深、编准、编透明。

如果预算管理差导致不能及时报出完整真实的决算报告,失真的决算报告直接影响信息披露的质量,甚至影响重大决策制定,乃至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

二、将预算管理观念上升到政治高度,提高预算编制水平

长期以来,由于多方面原因,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从编制到执行再到监督,各个环节都亟待加强,从上至下应予以高度重视,否则将给经济业务造成很大困扰,甚至造成经济损失,也给决算管理工作带来更多不便。

(一)提高预算管理意识,增强预算权威性

以讲政治为前提,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推进预算管理的宣传教育,增强预算管理意识,建章立制,明确各部门预算管理权责,树立预算管理观念与预算管理权威;加强沟通,多部门联动,不留死角,全方位开展动员工作,鼓励全员参与单位的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管理的统一性、完整性,全面性。

(二)规范预算编制与执行,发挥内控制度与决算的作用

财务部门是预算编制的牵头部门,负责预算编制的开展,动员、培训、指导、实践,从而提高各预算部门的预算编制水平,更好地完成预算管理工作;采用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预算编制方法,争取预算编制科学性、精细性;加強预算编制的前期调研和论证,减少专项预算编制时的盲目性;充分发挥单位《内控制度》的作用,严格落实“三重一大”有关规定,重大支出项目严格执行审批制度,严格控制超预算、无预算支出,保障预算执行的刚性、约束性;科学分解预算指标,划分职责分工,责任到人;充分利用决算数据分析,与预算编制相结合,促进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合理。

(三)加强预算执行中的控制力度,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对预算执行的控制要有始有终,而且要有力度、有效果,控制要贯穿预算执行全过程;完善执行中项目的绩效监控和已完成项目的绩效评价,引入独立第三方评价机构,给予更客观公正的评价。以一级项目二级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下属单位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实现情况、部门开展的重点项目绩效评价情况为重点,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将绩效目标设立作为项目预算安排的前置条件,编制清晰明确、合理细化、具体可行的预算绩效目标,没有编制绩效目标的项目不予安排预算;将决算数据的分析利用与预算执行相结合,提升日常监管的针对性,及时分析、发现预算执行偏差,提高预算管理综合水平。

三、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素质和会计核算水平。为预算管理和决算管理提供数据与技术支撑

(一)决算报告的编制依据的是单位财务核算数据,财务数据必须登记完整、准确无误,账证相符、账实相符、账表相符、表表相符,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预算执行结果和财务状况。因此,要求财务核算工作做到数据精准无误,为决算数据整理提供硬核支撑。决算工作也是对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及日常工作质量的检测。

(二)预算和决算编制都有各自的编制软件,熟练运用这些财务工具,依靠信息技术手段掌握财务预算决算流程当中的每个细节;把尖端先进的科技手段充分利用好,提供精准有价值的报告。

(三)2017年10月24日财政部印发《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以下简称新政府会计制度),并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会计科目进行了调整,核算内容、会计科目设置都发生很大变化;财务会计、预算会计平行记账;双分录、双功能、双基础;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使预算、决算、财务核算、信息披露等工作难度都有所提升;这项改革工作要求会计人员具体落实,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一年多来,很多会计人员对新会计制度还在摸索阶段,亟待强化财务人员对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全面掌握,熟练技术操作,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财务预算决算管理水平的提高。

财务预决算管理是直接关乎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的重要因素,只有在日常工作中做好预决算编制工作,才能实现现实中资金的良好收支管理,才能实现阳光、透明、公开的财务,才能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中,发挥更为重要的社会职能。

猜你喜欢
预算管理行政事业单位
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