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三层次”作物育种学实验教学改革与研究
——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为例

2020-07-17 02:47陈殿元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吉林作物学院

姜 龙,陈殿元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农学院,吉林 132101)

作物育种学作为农业院校植物生产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人类长期农业生产实践和科学试验的浓缩和成果[1-2]。为了契合农业类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将“基础厚、口径大、能力强、适应快、素质高”作为进行农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4]。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农学院改革了作物育种学课程的部分内容和实验教学的方式,以适应农业快速发展对农业本科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1 构建“一体化三层次”作物育种学实验教学体系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建设“一体化三层次”教学新体系进程中,着重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以确保创新意识的提升。细化实验内容(专业基础课实验和专业必修课实验),与理论知识保持相对一致,不仅贯通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还培养了学生实验基本技能和应用能力。基于上述原因,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农学院在开设作物育种学实验时,在教学第六学期(大三第二学期)添加了综合型实验。综合实验内容包含两个学科方向的交叉性实验,对不同方向的学科内容和专业知识进行同步加深学习,进而拓宽学生复合型专业知识结构,培养其综合实践能力。在比较广泛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的基础上,能够帮助学生顺利找到合适的工作,为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和未来深造奠定基础。此外,增加第七学期(大四第一学期)的专业定向设计实验,更加注重完成实验。深入培养学生理解和总结文献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独立的创新意识和研究风格。作物育种学实验“一体化三层次”实验教学体系主体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作物育种学实验“一体化三层次”实验教学体系

2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实验教学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协助环节,更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深入。在完成实验的进程中,学生既能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动手操作、剖析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果等一系列活动验证在课堂上获得的理论知识,还能获得新的技能和实践知识。通过对实验数据结果的分析,进而判断实验结果的真实性,领悟实验的成功经验与失败的教训,对今后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农学院在计划和实践实验教学改革的进程中,严格遵循“重视实践,强化实践”的准则来整合实验内容。原本的单次验证实验逐渐转变为“创新、基本、全面”的实验。例如其中“植物雄性不育株形态鉴定与倍性育种”“水稻杂交育种技术”“花粉活力测定”属于基础实验,“育种试验方案的编制与实施”和“稻米品质综合分析试验”等属于综合型实验,而创新实验则囊括了“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科研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等。通过对实验内容的深度筛选和综合探究,达到了培养学生能够系统地把握作物育种实验的基本实验原理和实践技能的目的,教会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和创新的技能。

3 细化完善实验教学考核方式

实验考核结果可以作为检验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重要依据,也可以作为评价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准[5-6]。评价体系的完善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对实验学习的热情[7]。由于作物育种学实验具有相对明显的季节性和复杂性,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农学院对原实行的考核评判标准进行了细化和完善。实验考核成绩由实验报告、实验操作技能、课堂问答、期末考试、科研态度五部分构成,各部分所占比例为20%、30%、15%、20%和15%,具体如表1所示。依据实验考核综合成绩评判学生对作物育种学实验的学习兴趣、专业知识掌握情况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表1 作物育种学实验课程考核项目

在所有考核中,实验操作技能的比例最高,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身实践能力。总之,评价方法周密、自然、公平地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促进了学生对各种实验的兴趣,进而激发学生在实验课上的踊跃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知识、技巧和创新意识的协调发展。

4 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完善管理体制

良好的实验室基础设施是实验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然而,随着新的研究方法陆续出现,作物育种学研究持续深化,这就需要不断改进作物育种学实验室。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改变当前设备老化、功能单一的问题,保证作物育种学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实验室管理人员要根据教学和科研实验的实际运行情况,制定完善可行的实物盘存制度,避免实验材料及用品的损失及过度消耗。按照学院相关规定执行审计程序,准确反映资产的实际情况,如实进行资产核销的会计处理,真正实现资产结算。此外,根据资产损失的具体情况,追究资产损失责任人的责任[8-9]。

5 结 语

作物育种学是一门持续发展的重要课程,教学改革则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课程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际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探索培养基础厚、专业素质强、技能强、素质高的新型人才的途径。它不仅要求教师不断改革作物育种学的教学方法,不断学习作物育种学的最新知识,而且还要求学生参与作物育种学的教学改革,以此推动作物育种教学改革的发展[10-11]。针对以上内容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将不断进行更加深入的作物育种学实验教学改革,以达到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农业人才的目的。

猜你喜欢
吉林作物学院
专题性作物博物馆的兴起与发展
作物遭受霜冻该如何补救
四种作物 北方种植有前景
A Spring Coat for Sarah
吉林卷
流翔高钙作物叶片管理技术
吉林卷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