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招体育测试现状及分析

2020-07-17 09:45暴威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体育考试

暴威

摘 要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河南现在中招体育考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中学体育考试的形式、分值对中学生带来的影响,对体育考试的意义、中招体育考试的认识所带来的社会影响进行分析。

关键词 中招体育 河南中招 体育考试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体质健康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未来。目前,青少年体质健康已成为学校体育、社会、乃至党和国家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随着《“健康中国2030”发展规划》的出台,我国对健康的重视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历史序幕为学校体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勾勒出新的趋势,也创造了难得的发展契机。受多元因素的影响,青少年体力活动的整体水平较低,静态生活方式普遍,已严重影响了体质健康的发展。而中招体育测试则是改变和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有效方法, 2016年9月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体育成为中考必考项目”要求,和语文、数学、外语一样,成为四大必考科目之一。提高中考体育分值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校更加重视体育,让家长、社会更加重视学生体质健康,引导教育回归本位。通过近年来体育测试,对中学生带来的影响、对体育考试的意义以及家长对中招体育考试的认识,所带来的社会影响进行分析。

1河南中招体育考试的现状

1.1 河南中招体育测试的政策背景

1990年国务院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明确规定:“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1995年国家教育部体卫司的《全国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现场会》的精神,新一轮改革试点正式启动,中招体育考试成绩按30分计算,并计人中招成绩的总分。2007年9月郑州市被教育部列为全国中招体育考试的八个试点城市之一,成绩由过去的30分提高到50分,计入升学总成绩,这标志着河南省的中招体育考试改革进入新阶段。体育以计分方式进入中考在国内部分省区市已实施了30年,目前基本上覆盖了全国,体育分值的差距也很大,从20、30到70、80分的都有。把中招体育考试作为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的主要手段。并逐步等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支持。

1.2 中招体育考试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2006年9月18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公布了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结果显示,我国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初中生上升幅度最大。较2000年增加了8.7个百分点;7-22岁的学生中超重与肥胖检出率仍在增加;更令人担忧的是我国学生的肺活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等素质水平均旱继续降趋势。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下降,在过去的五次大规模的全国国民体质健康调查和2002年教育部对全国中小学生进行的体质健康检测报告中显示,全国学生的身体形态逐年提高,身高、体重和臂展等增加了很多,营养水平状况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一些低血压等常见病的发病率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持续下降。但肺活量一直呈阶梯下降,速度素质除了个别年龄组没有变化外,大多数组都出现了下降;爆发力素质全面下降,肥胖率和视力不良的检出率居高不下。我国学校体育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国家通过举办中招体育考试的政策的措施,来敦促学校通过各方面来改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这些数据进一步表明,事关中华民族未来的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已經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这也是中央出台七号文件的根本动因。

1.3 中招体育考试出现应试现象考的项目也单一

在中考体育过程中,出现了单一练考试项目,突击练体能等以应试为目的的体育教育现象。即考什么练什么,忽视了体育教育的其他功能。2009年起学校平时的上课过程管理成绩占10分,升学体育考试成绩占40分。考试科目分必考和选考两类。必考项目为两项:长跑-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立定跳远;选考项目为两项球类,考试成绩标准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自2017年河南省中招体育成绩占70分,七、八年级过程评价成绩10分(由学校评价),九年级升学体育考试成绩60分。因为过去有过只考身体素质的情况,但一些学校是考哪几项素质就专练哪几项,导致体育课的正常教学内容被放弃了。

1.4 河南省中招体育考试评价测试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评价内容单一,对于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体育评价测试,评价的内容单一。在目前阶段学校自主掌握过程性评价,为了使体育不成为学生中考的拉分项,部分学校在体育考试特别是过程性评价中,存在给学生打基本分、照顾分等现象,导致中考体育成绩没有区分度,此现象的存在是过程性评价的弊端。目前中招考试的内容就是考试规则中规定的项目,而评价是以学生成绩为准,这也不能反映学生素质的提高。要从多方面对体育考试进行更有效地评价,不能简单只看中招体育考试中的体育成绩。

2目前影响体育中招的因素

2.1学校体育课程设置不太完善

在2018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显示,语文、数学周课时数偏多,体育、艺术周课时数偏少。四年级语文周课时数多于6节的学校占比为72%,数学周课时数多于5节的学校占比为67.2%,体育周课时数少于3节的学校占比为44.3%。体育课之所以在学校得不到重视,体育得不到社会、家长和学生的认同,主要还是由于体育的学科性质不强造成。当下教育,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校长和其他学科老师,都没把体育课当成一门课课程,普遍认为体育就是玩、用不着考试、都能上的课。这也是为什么体育课被停课、占课现象屡禁不止、体育教师被转行和自转行的一大原因。强化学校体育,提升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师职业的认同感和荣誉感,关键要改变体育课的现状,明确体育是一门科学的学科,并按照有体育课时、有练习密度、有运动强度的要求上好体育课,重点加强体育课的学科性质建设。

2.2体育考试成绩的比例需要进一步提高

分值的增加表明国家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重视。中考体育把分数提高到100分,和语数外相等,有助于改善中国老百姓对学校体育的看法,及对未来教育发展方向的期待。这一举措在引领社会风尚、引导国民树立现代教育理念上,将发挥很大的作用。自2007年以来,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有所改善,个别指标有所上升,但整体上持续下降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加上社会经济大环境下,受网络高速发展、交通日趋便利等因素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我们提高中考体育分值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校更加重视体育,让家长、社会更加重视学生体质健康,引导教育回归本位。

2.3以考试作切入口,特殊对待原则不强

个别对待原则指运动项目、强度、频率、时间、手段与环境的选择应根据学生的个人条件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即平时锻炼计划的确定应有个体差异制订,具有特异性。在体育测试中应对学生进行健康分组,对少数健康上有显著异常现象的学生,根据情况应可暂免体育活动,给予体育勉测。学校体育除了改善学生的生物性指标(体质健康)外,对学生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塑造作用更加独特和强大。一些优秀的品格,如团队意识、规则意识、不畏困难、顽强拼搏,都需要在实践中体验和感受。

3对策研究

(1)重视技能训练,忽视心理调节,中招体育考试越来越被社会关注,学校为了使考生取得好成绩,采取一切方法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提高考生成绩,这种训练强度远远超过平时体育课运动负荷。考生心理压力随着考试时间临近而加大,各种心理状态迅速有所变化。在考试过程中由于紧张等所造成失误无法进行自我调控,急躁、失控、哭啼等现象时有发生,甚至直接与考务人员发生冲突。通常学校仅重视技能训练而对考生心理辅导缺乏,不利于考生成绩的发挥。学校在提高考生运动技能的同时,加强心理方面的辅导,正确引导学生,使学会自我调节减缓压力,从而具备良好心理素质并考出优异成绩。

(2)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学校体育的目标是贯彻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发挥学校体育在育人方面的作用,即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使青少年掌握应有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为他们一生的健康幸福生活打下基础。

中招体育考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通过体育考试这一测量办法实现增强学生体育锻炼意识进而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郑州市2007~2010年间的中招体育考试成绩分析结果显示:反应协调性、灵敏性的项目的成绩与反应体质的力量素质项目的成绩都在逐步提高,中招体育考试对学生体质健康发挥着一定的功效。但很多同学会以考前突击考后完全抛弃的态度对待中招体育考试,再加之中招考前文化课的繁重,学生的体质出现明显下滑,学生的体质健康需要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中招体育考试在实现学生体质增强的同时,更应该以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与习惯为目的。

(3)现中招标准低,但实际意义影响巨大。全国各地每年都在提升体育中考的标准,但基本上都没多大改观,还是送分考的局面,这也是有关部门的无奈之举。但看问题应一分为二,中考体育它不是选拔性考试,而是激励性考试,无须像文化课那样大的区分度,没有实际意义。这项制度能让所有学生通过参加锻炼,并取得高分,当然,为了避免学生因为考试没有区分度而在锻炼中懈怠,就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分标准。不能为了让大家都达标,就定一个很低的标准。标准低,达不到体育中考的目的,相反若标准高了,又怕引起社会矛盾。另外也需要严格执行考试程序、遵守考试规则。

4结论与建议

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体育教学改革与建设已成为深化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及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等新时代教育任务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举措。国民体质监测结果中折射出的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应追溯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因素,但更应反向思考对体育教学改革的启示。学校体育教学既要顺应时代潮流,根据儿童青少年体质具体的变化规律与特征现实关照学校体育教学。

(1)大力提高中招体育分值。体育中招分值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的关注,及对学校体育的重视。引导学生更早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依据学生素质现实,遵循学校体育教学要求与规律,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加强体育锻炼。

(3)加强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协调与融合,保障学生体育健康知识、技能、意识的统一,学校体育教学仅仅围绕体育是片面的,应进一步加强与健康教育的融合。

(4)做好体育教学课内外有机结合,学生在学校的主体学习,课余时间要求学生加强身体素质锻炼、培养终身体育思想。

中招体育在实践中应认真研究,充分发挥这有力平台来解决实际问题。争取提高中考体育分数,向语数外看齐并改变对学校体育的看法,及对未来教育发展方向的期待。此举措将在引领社会风尚、引导国民树立现代教育理念上,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國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科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2016-2019)[M].人民体育出版社,2020.

[2] 关海涛.中招体育考试异化现象分析与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7.

[3] 贾格格.对中招体育考试改革的思考[J].运动,2018.

猜你喜欢
体育考试
德国小学的语文和体育考试
用好中招体育考试杠杆促进体育教学质量提升
中招体育考试项目对中学体育课教学内容的影响①——以许昌市区的部分中学为例
90年代:辽宁省锦州市初中升高中体育考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