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德育教学中“道德两难情境”的运用

2020-07-17 16:17钟春艳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78期
关键词:德育小学

钟春艳

【摘要】社会经济建设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各种思潮也不断地涌入。互联网技术发展、新媒体平台建设,使得社会转变成为了一个“村落式”的组织,小学生周围存在着众多的信息资源。在复杂社会背景影响下,学生的品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小学德育教学中“道德两难情境”的运用进行分析,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启示。

【关键词】道德两难情境;小学;德育

小学德育对小学生发展而言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德育可以健全学生的品质,对于学生健康成长有着积极影响。本文分析了我国小学德育目前教育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结合“道德两难情境”理论找寻强化小学德育有效性的策略,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启示。

一、新课改下小学德育工作开展现状分析

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对小学德育工作开展也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无论是《品德与生活》还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标准中都提出,德育工作开展一定要回归生活,教育工作不能脱离小学生的生活逻辑,使得教育工作具备真实生活性特点。但是对我国小学德育工作开展现状进行分析了解到,目前很少有小学院校德育工作可以做到这一点。小学德育工作开展应当融合“大德育”的概念,总体而言是面向小学生整个生活世界的。小学德育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中,需要对教育内容进行扩展,使得众多有意义的内容都可以转变成为小学生德育内容,使得小学德育工作可以延伸到小学生的生活空间中区。现阶段,小学德育工作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要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局限于课本教材,德育不能深入内心,不能深入到小学生的灵魂中去,对此情况必须要引起高度的反思,使得我国小学德育工作可以走出教育困境。

二、“道德两难情境”在小学德育中的独特价值分析

小学德育工作开展阶段,教育工作人员不仅要保证德育工作开展的童话精神,同时也要保证德育工作开展存在悲剧意识。“道德两难情境”就是要让小学生从童话故事中走出,在保持原本童真纯净心灵的同时,可以清楚地认识到现实生活,明确现实生活中不仅存在中美好,也存在着很多悲凄,使得小学生在青春期来临之前可以养成一种较为理性、较为健康的道德体系,健全小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道德两难情境”理论在小学德育工作开展中的应用,有助于强化小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使得学生对于现实生活问题分析的能力得到提高,相应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得到改善。处于道德两难的境地中,经过思想上与语言上的争辩,学生看待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事物会更加的理性,也会逐渐形成一种辩证思维。

“道德两难情境”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的应用,也有助于德育工作模式的改革创新。以往小学德育工作开展过于枯燥无味,教学成效也不够理想化。而该理论使得教师可以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德育工作开展以一种故事讨论的方式开展,结合众多较为感性化的题材,让学生根据题材进行讨论,小学生的思想观念可以在冲突认知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良好价值观也会在此过程中形成,也会养成一定的道德规范。原本灌输式的小学德育课堂将不复存在,小学德育工作成为了一个动态化发展的过程,教育工作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得到了强化,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德育活動中去,对于提高教育成效有着积极影响。

三、适合小学德育教学的“道德两难情境”特 征

第一,适切性。小学德育教师将“道德两难情境”与小学德育工作开展进行融合,不能过于盲目,一定要注重以下内容。首先,要对教育对象的道德发展水平有深入的了解,设置的情境让学生有一定的认知性,这样学生才能在道德矛盾中进行思考,才能使得学生陷入到两难选择的境地中。还需要注重的是硬要结合教学内容的安排,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两者的融合,并且再此基础上保证小学德育工作开展的统一性和规范性。不同的道德两难情境需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否则道德两难情境的应用不仅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成效,还会影响小学德育水平的提升。

第二,生活性。“道德两难情境”理论就是要让小学德育工作开展从以往的“真空”状态,回归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去,让小学生对社会中的种种事物有正确性的认知,也认识到事物复杂的一面。教师在道德两难情境设置工作开展前要对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等众多内容还有一定的了解,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课下谈话的方式了解这些内容。密切地观察学生,掌握学生目前已经具备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经验,结合目前学生德育工作开展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化道德两难情境的设置。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情境设置可以有效地引发学生根据题材进行思考和讨论,为小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机会,使其情感体验也可以变得更加丰富,以此强化小学德育工作开展成效。

第三,开放性 。“道德两难情境”的设置必须具有开放性,整个问题情境要体现对道德冲突的多方面考虑,并且这些问题能够容纳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价值导向。如在路上遇到老人摔倒扶不扶问题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要扶吗?如果不扶的话,会有什么效果?如果扶后被敲诈了,怎么办?周围的所有人都不扶时,你扶不扶?周围一个人都没有,该不该扶?等等,总之就是要使得所设置的故事情境和问题具有开放性的讨论空间,只有这样才能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对学生实施价值观上的引导。

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情境”强调为学生设置两难的故事情境,通过自由讨论、共同参与的教学方式进行,让学生在两难的情境中进行抉择,让学生从白雪公主般的德育模式中走出来,为其呈现最为真实的社会生活,增强小学德育的实效性。最大限度地通过德育教学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促进其道德认知的发展,引导其价值观和道德品质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刘琳. “道德两难”案例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03) .

[2]史晓冉,杨璐燕. 科尔伯格道德两难问题在教育中的运用[J]. 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11(04).

猜你喜欢
德育小学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德育出希望之花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