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

2020-07-18 11:13
党员干部之友 2020年7期
关键词:实干用人干事

韩 潇/ 图

为政之道,贵在实干。任何一项决策部署,只有真抓实干,才能化为现实、惠及百姓;任何一个困难挑战,只有真抓实干,才能有效破解、实现跨越。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强调,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以正确的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真正把政治上过得硬、善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强、“愿作为、能作为、善作为”的干部选拔出来。这一要求,深刻揭示了正确的用人导向对推动形成干事创业导向的重要作用,对于有效调动党员干部攻坚克难、真抓实干的活力动力,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上升,再叠加疫情影响,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难度更大。这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既是大战,也是大考。越是形势严峻复杂,越需要党员干部勇当先锋、敢打头阵,越是任务艰巨繁重,越需要党员干部主动担当、积极作为。这就要抓住影响党员干部真抓实干的关键症结,以正确的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在大战大考中交出满意的答卷。

选好人、用对人,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激励。把真抓实干者用起来,真抓实干就会蔚然成风。当前,面对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的艰巨任务,尤其需要更加鲜明地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形成鼓励实干、倡导实干、崇尚实干的氛围,促使党员干部把全部心思放到干事创业上来,把全部精力用到攻坚克难上来。要按照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要求,大胆选用那些政治上过得硬、善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强、“愿作为、能作为、善作为”的干部,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

“有官必有课,有课必有赏罚。”科学有效的考核是激励约束干部的重要手段。面对各种困难挑战和艰巨繁重任务,是最需要真抓实干的时候,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切实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尤为迫切。既要突出对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执行情况的考核,引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防止不切实际定目标,切实解决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突出问题,又要强化考核结果分析运用,把考核结果与干部的选拔任用、评先评奖、问责追责等挂起钩来,把“软指标”变成“硬杠杠”,使政治坚定、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鼓励,使只有“唱功”没有“做功”,热衷于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的干部受到警醒和惩戒。

干事业总是有风险的,不能期望每一项工作只成功不失败。经常洗碗的人难免会打碎碗。一旦打碎了碗,只要不是有意为之,就不应挨批评、担责任,否则就会没有人洗碗。面对决战决胜的艰巨任务,必须大力激发广大干部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精气神。既要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又要善于做到“三个区分开来”,加大正向激励力度,对“打碎碗”者绝不能抓辫子、扣帽子,而是要给予理解信任、提供帮助指导,创造机会平台。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历来是干事创业的“天敌”。为干部减负,为实干加油,党员干部沉下心、俯下身,干实事、求实效,这样的工作导向、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越凸显,事业发展步伐就会更加铿锵有力。基层工作责任更重、压力更大,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斗争中,广大基层干部时刻坚守岗位、满负荷运转。为此,要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守住精文减会硬杠杠,进一步改进督查检查考核方式方法,着力提高调查研究实效,切实为基层干部降压减负,让减负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众。

决战决胜、答好考卷,崇尚的是实干精神,呼唤的是实干作风,需要的是实干人才。只有牢固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引导党员干部把精力凝聚到干事创业上来,就能使开拓进取谋发展、埋头苦干抓落实蔚然成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就一定能赢!

猜你喜欢
实干用人干事
比武激活力 实干写担当
新理念实干 高质量作为
尺偏难以选准人——把准“用人卡尺”
“忠诚许国,老而弥笃”——“干事创业敢担当”评论之一
职务纵有“天花板”,干事也没有
放开干事创业的“手脚”
精准科学选人用人
做事应经得起“火炼”——实干不能玩“虚”
“李云龙式”干部如何发现,怎样用好——这也是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的重要标尺
奋斗成就使命实干托起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