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0-07-18 08:55刘新海赵晶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51期
关键词:进针功能性针灸

刘新海,赵晶

(新疆伊犁州友谊医院,新疆 伊宁)

0 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的同时生活压力也逐渐增大,而再加上生活水平提高所导致的饮食结构变化,使得我国居民便秘症状发生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1]。便秘属于医院消化内科临床上常见的症状类型,其主要临床症状可表现为粪便干结及排便困难等[2]。而功能性便秘则属于便秘中的一个类型,其主要就是指无明显器质性病因,并导致结构出现异常或代谢出现障碍的便秘情况[3]。同时该疾病还可根据结肠动力学进行分型,可分为慢传输型便秘、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及混合型便秘[4]。由于该疾病会对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因此需尽早接受治疗。本研究对功能性便秘不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旨在探讨不同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其具体内容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采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功能性便秘患者88例,以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作为采集时间段,通过随机表方法分为44例常规组与44例针灸组。其中常规组男性18例,女性26例,年龄为36~87岁,平均为(54.26±6.76)岁;针灸组男性15例,女性29例,年龄为36~87岁,平均为(55.15±6.37)岁。纳入标准:①经过相关检查后,符合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②自愿参与研究,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其他类型严重疾病;②处于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③对治疗药物过敏。经过对比后,两组一般资料差异小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本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以曲美布汀进行治疗,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山西新宝源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696)规格为0.1 g,以口服方式,0.1~0.2 g/次,3次/d,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减。

针灸组:本组患者接受中医针灸治疗,其操作方法具体如下:先对患者皮肤消毒,使患者呈仰卧位,以天枢穴位置处进针3 cm左右,以进针部位出现酸胀感为标准,并以平补平泻法进行治疗;再次选取大横穴位置进针,保持进针深度3 cm左右,仍以进针部位出现酸胀感为标准,再次以平补平泻法进行治疗;选取上巨虚穴与足三里穴进针,保持进针深度为2 cm左右,仍以平补平泻法进行治疗;最后选取大肠腧穴与中髎穴进针,保持进针深度为2 cm左右,以曲池与支沟作为泻法进行治疗。本次针灸治疗需以30 min/次,1次/d,以连续8次治疗作为1个完整疗程,1个疗程完成后休息1 d再进行治疗,总共需接受2个疗程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1)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评价参考标准为:显效:排便次数正常,大便性状正常,相关临床症状均消失;有效:便秘相关症状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善,并且排便次数得到一定改善,相关临床症状得到一定缓解;无效:便秘症状及相关临床症状均无变化,或有加重情况出现。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以便秘评分量表(CCS)对患者治疗后便秘改善情况进行评价,量表采取分值计算方式,其中包括排便时间、便秘病程、排便不成功次数、排便所需方法、排便间隔时间、腹部疼痛情况、排便未尽感及排便困难等8个考察项目,每个项目均为0~3分,总分越高则代表相关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常规组与针灸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情况

经过统计后,发现针灸组治疗有效率为95.45%,常规组治疗有效率为81.82%,通过对比后,针灸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常规组与针灸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情况(n, %)

2.2 常规组与针灸组治疗前后CCS评分对比情况

通过对比后,针灸组与常规组治疗前CCS评分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针灸组CCS评分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常规组与针灸组治疗前后CCS评分对比情况(±s, 分)

表2 常规组与针灸组治疗前后CCS评分对比情况(±s, 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针灸组 44 16.31±4.28 8.66±3.24常规组 44 16.59±4.18 12.56±3.10 t 0.310 5.769 P 0.757 0.001

3 讨论

功能性便秘属于一种慢性便秘疾病,该疾病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但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其可能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这些因素可涉及不良饮食结构、肠道反射敏感性衰减、心理障碍及不良生活习惯等相关内容[5]。由于功能性便秘容易对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尽早接受治疗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针对功能性便秘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与综合治疗为主,但上述两种治疗方法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并且临床治疗效果难以达到预期,因此中医针灸治疗开始得到广泛关注。

针灸治疗为我国传统中医治疗方法,其历史悠久。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主要是通过对相关穴位的刺激以达到改善肠道神经细胞功能性的目的[6]。同时在针灸中,通过对患者大肠腧穴与中髎穴的刺激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神经方面的兴奋程度,可有效增强患者盆底肌力情况,对盆底肌力所引发的便秘症状具有显著治疗效果[7]。

本研究中使用的曲美布汀为西医临床治疗中常用药物,其本质上属于一种胃肠解痉药,可对患者胃肠道平滑肌产生较为强烈松弛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调节胃肠道平滑肌的作用[8]。但通过研究发现该药物虽然也具备一定治疗效果,但是其治疗效果未能达到预期,因此选择更为有效的针灸治疗对改善患者功能性便秘具有积极意义。

通过研究发现,经过统计后,发现针灸组治疗有效率为95.45%,常规组治疗有效率为81.82%,通过对比后,针灸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比后,针灸组与常规组治疗前CCS评分差异小且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针灸组CCS评分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中医针灸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同时在患者便秘情况的改善中具有积极作用,在患者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程度的提高中具有重要意义,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积极推广。

猜你喜欢
进针功能性针灸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肌骨超声引导针刀进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差异化功能性纤维研究进展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针灸
亚洲丰系列功能性肥料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防治功能性消化不良药膳两款
针灸围刺治疗带状疱疹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