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患者生化检验过程中采用动脉血气剩余血的临床价值*

2020-07-18 12:44侯盼飞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14期
关键词:危重动脉血生化

孙 会 侯盼飞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附属涟水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省涟水县 223400

危重患者由于具有病情复杂、病情严重等特点,因此在对其进行生化检验的过程中需采用动脉血气剩余血进行分析[1]。但由于各个检验项目对采集血液要求不同,从而需对患者进行多管、多次采血,易导致其在检验过程中出血量增加,对患者预后情况造成了影响[2]。此外,在采血的过程中反复穿刺易给患者增加痛苦,给临床工作增加困难,对提高整体医疗质量十分不利。本院选择危重患者生化检验过程中采用动脉血气剩余血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探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100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均签署知情同意书。(2)均采取相关检查后确诊为危重患者。排除标准:(1)在实验过程中不配合者。(2)伴有严重血液疾病、凝血障碍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19~75岁,平均年龄(47.23±2.13)岁。对照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47.59±2.55)岁。两组患者在各项基本资料中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静脉血进行生化检验。具体操作方式:按照采血标准采用带凝胶促凝管抽取患者静脉血3ml,后对其进行生化检验和电解质分析。观察组采取动脉血气剩余血进行生化检验——抽取患者2.4ml动脉血(采用固体肝素锂—锌平衡动脉血气针),在对其完成血气分析后剩余2.2ml动脉血,将剩余所有血液均注入带有凝胶促凝管中,采取生化检验。在对其进行抽血过程中,应避开输液血管,且应保证采血位置的一致性[3]。将患者采集的血液标本放置于温室内30min,离心速度在4 000r/min,将血清进行充分分离后置入另一试管中,最后采取实验。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多项生化检验水平(TP、BUN、ALB、TBIL、AST、UA、CK-MB、hs-CRP、LDH、GLU、Ca2+、Na+、K+、Cl-、GGT、CK)。对比两组患者采血量。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多项生化检验水平对比 观察组患者多项生化检验水平情况,其中部分生化检验结果与对照组未出现明显差异,其中包括BUN、ALB、TBIL、CK-MB、GLU、Ca2+、K+、Cl-、GGT,而部分指标水平如TP、AST、UA、hs-CRP、LDH、Na+、CK,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多项生化检验水平对比

2.2 两组患者采血量对比 观察组患者出血量(2.58±0.36)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4±0.33)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临床中,常用的生化检验标本为静脉血清,且大多数生化指标参考值均为静脉血清作为标准,根据研究表明,血浆及血清内大多数物质纤维蛋白未出现明显差异,即便部分指标水平存在较高的差异,但仍无临床意义。

在本次实验中,将动脉血气剩余血应用于临床生化检验中,能够有效降低抗凝剂对本次生化检验结果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本次操作主要是采用血气针将剩余血液置入含促凝剂的凝胶管内,能够充分反应出血液及凝血酶的水平,从而对凝血过程进行模拟,最终得出血清析出条件与对照组所采取的静脉血液样本一致[4-5]。此外,为了避免出现因处理过程及血液采集所出现的误差情况,应避开输液血管进行采血,从而降低因动脉血液中所存在的药物干扰及代谢差异干扰[6-7]。将患者血液采集完毕后,将处理与运转同时进行,例如两组患者在进行采取血液标本时,可在同一环境下选择一致的离心速度,时间也应相同,后同时进行上机检查,从而避免因代谢异常和细胞内外成分交换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本文观察组患者多项生化检验结果与对照组未出现明显差异(BUN、ALB、TBIL、CK-MB、GLU、Ca2+、K+、Cl-、GGT),而部分指标(其中包括TP、AST、UA、hs-CRP、LDH、Na+、CK)水平存在差异(P<0.05),且观察组患者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危重患者采用动脉血气剩余血进行生化指标检验,具有可靠的检验结果,对提高血液标本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且还能减少患者采血时出血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危重动脉血生化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勘误声明
从废纸篓里生化出的一节美术课
谁是半生化人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力量训练的生化评定
床旁介入超声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