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语文“启悟”阅读教学

2020-07-18 15:59张弘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0年7期
关键词:炼字核心阅读教学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如何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是新课标提出的思考与挑战。实现学生“语言、思维、审美、文化”这四大核心素养的发展,需要以语言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借助语言实践活动,并通过“启悟”教学使其产生实效。以诗歌炼字为例,对启悟教学进行理论层面、操作层面的探索与实践,旨在为阅读教学的核心素养落实寻找一条效的途径。

一、研究起源

新课标提出,要着力发展核心素养。然而当今语文阅读教学,仍存在无视学生原有水平、照本宣科、泛化解读等现象;忽略了从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基本着力点出发,导致四大核心素养无法在教学中生根。阅读教学是师、生、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与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如何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更全面、深刻的理解文本深意;如何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实现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并使各项素养得以发展?笔者以“品诗炼字”为例,从“启悟”教学入手,对阅读教学做了一些尝试。

二、启悟教学的内涵及原则

启悟教学,就是指通过教师的“启”,调动学生生活与阅读经验,建立新旧信息的联系,以使学生获得新的体验与“悟”,从而获得核心素养的发展提升。“启”是教学手段,其目的是“悟”;“悟”是教学追求,其效果助推“启”。

实现启悟,须基于三个原则:一是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二是建立学生新旧知识或经验的联系,使之实现新的“悟”;三是充分保障学生的体验与实践,让学生循序渐进获得发展。

三、启悟教学的目标及教学环节

在核心素养下构建“四位一体”的教学目标:核心素养围绕“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方面形成了“四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各大核心素养需要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

基于视点结构教学模式的启悟教学环节:启悟阅读教学,以视点结构教学“导入——揭示——强化——检测——延伸”环节为依托,结合启悟策略与方法展开教与学的双线结构:教师通过“启动——启情、启思、启美——启化(开启文化视野)”,使学生实现“初悟——渐悟——悟得”。随着课堂的推进,重心从启向悟转移。在此过程中,生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也可实现“悟”,并反向助推老师的“启”。(如图)

四、诗歌中的“炼字”启悟教学实践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炼字”启悟教学,聚焦语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增进美感体验、渗透文化传承。具体通过以下五个步骤实现。

(一)导入启动:创设贴切情境

投影一幅小鸟观花图片,由学生填空“禽( )素艳来”。学生自由表达,如看、赏、听、闻等,师生在给予简要评价后,投影原词“窥”字,并提问其妙处何在?

当由文字、音乐、视频等创设的情境作用于学习主体时,能快速刺激感官,激发情感,聚合思维,调动审美体验,使学生产生主动积极建构欲望。

(二)揭示启悟:比较还原质疑

将此原诗《早梅》投影出来,启发学生从一字,到一句,再到一首去分析,一步步领悟“窥”之的妙处,进而提炼“炼字”的概念。

第一层次,品鉴所炼的字。具体包括观察字形、质疑字义、还原画面、身份替换等方法。

首先,启发学生观察“窥”的字形结构,从“穴”这一表义部分领悟“偷偷地看”这层含义。接着,启发学生质疑,为何会“偷偷”?此时学生容易产生障碍,于是引导大家用语境的前后勾连,去体会所“偷看”的对象有何特点,学生从本句的“素艳”发现梅花之美,从前文“深雪”“一枝”“幽香”等发现花开的环境及数量。然后,启发学生用想象还原画面,学生在以散文语言进行描绘的过程中,渐渐体悟到久处寒雪严冬后突见一朵梅花的惊讶与欣喜,更体悟到荒寂环境中花朵盛开的生命活力。最后,启发学生替换身份,假想自己是这只小鸟,会如何对待素艳?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小鸟的对其的倍加呵护,惟恐将其惊扰,从而水到渠成地将拟人手法的妙处彰显出来。

第二层次,提炼炼字概念。启发学生调动理性思维,由例子到概念,归纳“炼字”的定义: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

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环境中,在老师的启发下,领悟了如何炼字,一并實现了炼思维(字义语境的推敲),炼情感(字后情感的共鸣),炼审美(画面意境的体悟)。其中,思维培养是重点:比较提升逻辑思维,质疑锻炼辩证思维,还原培养形象思维,三者互相交融。这启悟过程,改变了以往阅读教学中直接将标准答案植入学生脑中的生硬与低效。

(三)强化渐悟:合作探究讨论

有了前面老师启的引导与方法的传授,学生的悟就有了方向与工具,但还需要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强化能力。因此老师可另举几个类例,以填写表格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讨论所炼之字的含义、情感、手法、意境等。

如,投影“红杏枝头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山衔好月来”几句,让学生找出最传神的字,并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一字到一首的体会。学生开始使用造字法分析含义,从“闹”含“市”的字形,体会喧嚣,悟得花开之繁,想象蜂蝶多;从“弄”字“双手托玉”的字形,体会把玩欣赏的情态,进而体会花姿动人婀娜。使用语境的前后勾连去体会意境,如“川迥开”“愁心去”“好月”与“衔……来”所隐含的景象的开阔与心境的愉悦,进而体会山月有情,可亲可爱。

这一过程,要保障充足的时间,营造自由的氛围,让学生自由表达,每个学生都会有独特的知识与经验,在这些富有个体性思考的碰撞中,实现生生之间的启与悟。老师只需偶尔适时再启发即可。

(四)检测悟得:归纳梳理反思

学生独立完成课堂练习,检验个体“悟”的效果。完成练习前可让学生行归纳梳理所学方法,也可边做边提炼方法。

让学生比较“海上生(升)明月”“悠然见(望)南山”两句,填哪个字更妙。以往学生按惯性思维,很容易把“生”误写成“升”;然而现在,有了前面学生炼字能力的强化,此时则更容易领悟到“生”能体现“大海孕育明月”的情味,更具丰富内涵与深远意境。体会到陶渊明诗中,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见”则比“望”少了有意为之之意,多了一份“无意识的遇见”之感,一份超然之境便体现出来。

由此,教师启发学生反思:炼字最精要之处,往往在于字眼背后丰富意境的营造。这一过程,使学生的素养特别是审美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五)延伸启化:研究性学习辐射

开启学生文化视野(本文中简称“启化”)。启发学生打通知识点、线、面的经络,实现文字、文篇、文学、文化的辐射。可以设计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查找搜集相关资料进行知识与文化的构建。

启发学生树状思维的形成。教师可启发学生,从本堂课炼字的动词与拟人手法,去拓展更多的词性特点与手法运用。学生通过资料搜集“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花自飘零水自流”“昨夜一枝开”“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等,发现形容词、虚词、数词、叠词等所有词性皆可锤炼之妙。从“春风又绿江南岸”“春蚕到死丝方尽”“蝉噪林愈静”等发现活用、双关、衬托手法之运用。

启发学生块茎思维的形成。块茎思维即与某点有关的所有触及点都可四面八方生长。由炼字,可涉及诗人精神、诗词文化、甚至与炼字精神相关的中国艺术。让学生搜集杜甫、卢延让、贾岛等推敲字句的故事,体会古人求精求美的精神境界;从国画、微雕、盆景等艺术作品中,体会中国人方寸见天地、细微有乾坤的生命内核。

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中国诗歌诗画一体,不防让学生将其进行艺术转换,如用绘画再现“禽窥素艳来”,为“云破月来花弄影”拍微视频等,这些活动能有效提升学生对诗歌、对艺术审美的领悟力,使创新能力不斷提升。

五、启悟教学的意义及反思

启悟阅读教学,就是促进学生实现自身生活世界与语言世界的对应与贯通,使学生获得鲜活的语言体验,从而获得新的建构与发展,实现核心素养的综合提升。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进行的启悟阅读教学,是对灌输式教学方式的转变,更是对学生接受式学习方式的改变。这也正是新课标所追求的教与学的变革,是促成学生素养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改革[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8).

[2]愤启悱发:启发式教学法的传承与发展[J].朱冬夏.学园.2010(4).

[3]赵伶俐.视点结构教学技术原理[M].重庆:百家出版社,2002(8).

张弘,重庆市朝阳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炼字核心阅读教学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辨别词性,分类作答——例谈如何解答“炼字”题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
长凭剑气舒联韵 不吝琴心炼字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