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

2020-07-18 15:59张跃辉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0年7期
关键词:词句语境初中生

语境意识对初中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具有决定作用,语文能力欠缺,语境意识薄弱都与充分运用语境策略有着密切关系。因此要加强初中生语境意识的培养,通过语言环境可以明题、释词、辩义、析句、明旨、创新,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让语境意识成为语文学习的阅读习惯,熟练掌握语境意识,可以拥有终生受益的语文能力。

一、语文新课标对“语境”的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对各学段阅读目标和内容的解读中一再提到“上下文”和“语境”这样的字眼。第三学段是“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第四学段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这里的上下文和“语言环境”就是“语境”。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阅读课文要有语境意识,教师应该有语境意识和语境策略。伴随着交际活动展开,而出现的言语交际环境就叫语境。在表达过程中,人们可以利用语境,来提高自己口语和书面语的表达技能,这就是语境意识。在读写结合中,可以运用语境理论来指导读写结合训练,让学生认识到读写结合是生活需要和学习需要,却不是机械的、附加的任务,让学生在语境中确立一种角色意识、对象意识、需要意识、处境意识等。

二、初中生的语境意识现状

当前初中学生和教师的语境意识欠缺,语境意识掌握不如意。中学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语境意识培养。由于统编语文教材要求学生多阅读,书中有大量的生字词需要学生理解,学生和教师只好过分依赖新媒体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大多照搬现成的答案或教辅资料。离开了新媒体、工具书和教辅资料,对于课文的阅读理解,学生便手无举措、无能为力,导致很多初中生的阅读水平停滞不前。明白自身在语境上的弱点后,我决心改变现在的情况,试着通过阅读教学来培养初中生的语境意识。

“语境”对语义有制约的作用,同一词句在不同语言环境中,含义常常是不同的。狭义上的语境,是指语言与上下文的关系,广义上语境,还包含语言使用的对象、时间、地点、场合等诸多因素。因此,指导学生利用语言环境来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提高阅读能力,不仅是阅读训练的基本目标,而且也是提高阅读效率的必由之路。

初中生是否有语境意识,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决定作用,学生能充分运用语境策略对语文基础知识理解运用。最近几年中考特别重视对语境考查,有关语境的题目逐年增多。这说明平时的语文训练,应当重视动态把握、重视实际运用、重视综合能力、重视语境意识。2018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中的小语段阅读中考查“华而不实”“华”的意思,竟然有不少同学不联系语言环境,竟解释成“华丽”,还有同学查了很久新华字典解释成“繁盛”。可见语境意识短缺和语文能力不够是密不可分的。

语境可以释义,还能对相关内容作出判断。有时一个词语或句子,运用的准确与否,词句的效果如何,还有文章的语体风格等都要用语境来判断。利用语境来认识语言的能力是学生高层次的、更重要的语文素养。语境意识和语文素养之间的关系密切,那么,在初中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语境意识,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呢?

三、培养初中生语境意识采取的具体措施

(一)利用语境理解题目意思

“题目”本意指的是人的“额头”和“眼睛”。题目作为文章的“文眼”所在,在阅读之初,理解文题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训练学生解题的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充分凭借课文的语言环境,我在教学中导入课题后,经常让学生在课文具体的语境中寻找依据来解题。例如在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板书课题后,请学生从课文具体的语句中找出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理解,学生细读文本后抢着回答。前半部分主要写“百草园”中间有一段是过度段,从课文第九段往后就是写“三味书屋”了,还告诉我们什么呢?深层的阅读探究便由此展开。很多文章的题目内涵丰富,不仅有表层意思,也有深层的含义。理解课文题意,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课文的具体语境,把握题目中关键的字、词,借助课文进行深层思考,对题目的深层理解才会水到渠成。

(二)利用语境解释词语明确主旨

要让学生理解字词的意义,训练学生利用语言环境解释词语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就要指导学生结合上下文来读懂读透,灵活掌握。我在教《秋天的怀念》一课时,首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这句话的意思,接着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引领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从整篇课文的语言环境中阅读体会“好好儿活”,让学生感悟到母爱的伟大。“同学们,你是从哪些地方读懂‘好好儿活的?从字面上读懂了‘好好儿活的意思,必须做到好好儿活是有具体原因的,你再往前面读一读,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如果做不到好好儿活,会出现怎样的后果呢?”在反反复复紧扣上下文语境的阅读训练中,同学们不但理解了“好好儿活”的意义,还感悟到母亲高大的形象。如此联系上下文以读代讲,学生不仅理解了词语的含义,而且提高了利用语境阅读感受文章主旨的能力,阅读效果和认知水平得到提升。

(三)利用语境辩别词语的的意思,学会运用

对于文言文,需要辨析词语的古今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比喻义等,要让学生运用语言环境自读自悟,咬文嚼字也是学习古文的主要内容。准确地辨析词语,不仅能提升学生理解运用词语的能力,还能帮助学生理解古文的内涵。譬如我在教学《桃花源记》《小石潭记》古文时,让学生找一词多义的字,因声求义,读音不同,意义也会发生变化,特别是经典名篇,很讲究词语的锤炼,搜求最贴切的词语,来准确地表情达意。教师抓住这些闪耀着作者智慧之光的的“闪光点”不放,指导学生利用语言环境通过咀嚼、对比、反复玩味,提高学生辨析词语、理解句子的能力。

(四)利用语境赏析句子,提升能力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对句子含义的领悟,充分利用课文的语境,对句子的理解、鉴赏、运用,更要让学生学会这种能力。例如我在教《紫藤萝瀑布》这课时,引导学生阅读文中“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结合语境进行句子训练:这段话运用了哪些词语,请同学们画出来。学生交流后画了“不幸”,还有“无止境”。这两组词语用得恰当,更有力的突出了生命的意义。接着让同学们再读读课文,联系语境来说说紫藤萝、弟弟和生命的关系……利用语境意识赏析句子,学生不但进一步感悟到生命的意义,而且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利用语境意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再联系语境反复揣摩,融会贯通,使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探究中得到提升。

(五)利用语境进行创造性的表达思想

阅读文章是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必然会加入自己的想象,对文本进行再创造,同样要有语境意识,依据课文进行合理的联想、扩想,而不是漫无边际的胡思乱想。例如在教《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阅读理解课文后,结合语境创造性的开展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教学活动。结合原文和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以《于勒回家以后》为题再创造,对课文进行续写。学生兴趣盎然,“于勒到家后……”“于勒认出了菲利普夫妇……”利用语言环境创造性续写课文,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培养,想象思维得到锻炼,语言表达的能力得到提升。

培养初中生的语境意识,让语境意识成为学生的一种语文阅读习惯。工具书和教辅资料只能成为学习的工具和助手,教师和学生不能过度地依赖工具书和教辅资料,我们要重视思维训练的过程和方法,成为学习和思考的主人。只要时时留意语境,课课留意语境,答题利用语境,理解词句利用语境,炼句利用语境,表达创意利用语境,考试利用语境……语境意识就会深入学生的内心。教育最大的成功就是帮助初中生培养了终生受益的好习惯。让语境意识成为一种语文阅读习惯,语境意识就会转变成一种终生受益的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梁雪漫.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科教导刊,2013年22期.

[2]廖程琳.语境理论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江西师范大学,2016年.

[3]傅佳思.浅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境的创设.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年第10期.

[4]何如.語境和中学语文教学.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5]张建兴.浅谈语境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龙岩学院学报,2005年S1期.

张跃辉,安徽省阜阳市第十一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词句语境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