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主题再解读

2020-07-18 15:59李娟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0年7期
关键词:故都的秋秋景北国

《故都的秋》所透露出的情感主题历来受到人们的争议。钱理群先生在《品一品故都的秋味》中批评过一种分析作品的线性的思维模式:“时代是苦闷的,作家必定时时处处陷入单一的苦闷中,他写出的每一篇作品必然充满单一的苦闷感。”在分析郁达夫的这篇文章时,这样的模式曾经风行一时,产生过大同小异的赏析文章。孙绍振认为:《故都的秋》一文表现了一种悲凉美,趣味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者雅趣和俗趣的交融。而有学者则认为《故都的秋》不是悲凉,而是热爱,以及因为秋景而产生的深深喜悦。在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中,也有很多的学生认为郁达夫的文风太过悲凉而阅读兴趣减退。细细品读这篇文章,我们会发现仅仅用“悲凉”这个词语来概括本文的情感基调,是有很大的审美偏差的,《故都的秋》这篇文章在文字背后孕育着“悲中有爱、爱中有喜”的情感表达,在语言上表现为悲而不伤,在情感上呈现出辗转升华的悲喜曲线,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慢慢品味文字背后的情感主题。

一、探明态度,含情脉脉——悲中有爱

因为我国传统文化有“秋后问斩”和“秋后算账”的习俗,所以秋天给人们内心留下的往往是一种肃杀和悲凉的感受,这种悲凉的感受很容易引起《故都的秋》这篇课文作者的共鸣,我们分析郁达夫的生平,他三岁丧父,家庭贫穷;在留学日本期间,受到人们的歧视;个人感情生活遭受波折,婚姻不幸。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把这两者的一致性直接放大,把学生带入到了“悲凉”的世界,这就在不经意间走了很多的“弯路”。

浏览全文,我们会发现,爱才是作者对待北国之春的基本态度,这也是孕育在文字背后的基本情感表达。正是因为有了秋的悲凉这一特质引起了作者深深的思考和情感的共鸣。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能够跳出“悲凉”,在文字中多次明晰自己的态度,展示出了自己因为悲凉而产生的爱。这种特殊的情感主要表现在文章开头的抒情和结尾的议论、抒情。作者在文章的一开始就点明了自己对秋的总体印象——“无论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一个“好”字就非常鲜明的树立起本文的情感基调;接着就运用了一个转折句——“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的清,来的静,来的悲凉。”“特别”二字,不但说明了北国秋的独具一格,还点明了北国之秋在作者的心理位置非同一般。作者紧接着又用了一个因果复句——“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作者在这里特别交代了自己不远千里来这里的目的是饱尝秋味。在第一段中,文字背后蕴含的情感主题——“爱”是不言而喻的。在文章的最后三段中,作者先是议论的语气阐明了中外诗人对秋天感触的共同点,也就是感知秋的深沉、幽远、萧索层面。在我国,欧阳修的《秋生赋》和苏轼的《前赤壁赋》延续“秋士”,延续着悲凉的传统。郁达夫留学日本期间对秋也有这样的感知。在文章的结尾部分采用博喻的修辞——黄酒与白干、稀饭与馍馍、鲈鱼与大螃蟹、黄犬与骆驼,这些都形象生动的刻画了南国秋的色、形、味不如北国之秋来的十足和浓烈。在最后,作者运用了一个假设复句——“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就非常鲜明的表明了作者自己愿意减命换秋的愿望,直接抒发了自己对秋天的热爱之情。字里行间的悲凉之情已经在这里荡然无存,转而留下的只有——爱。

二、普通景物,细腻刻画——爱中有喜

在文章中除了爱这一情感主题之外,“喜”也是文中呈现的另外一种基本情感。北国之秋十足的味道是清、静、悲凉。作者因为独特而喜爱,因为喜爱而对秋天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又在自己的细致刻画中表达出一种喜悦的感情基调,也就自然把这种情感传递给了读者。

作者先后描绘了“小院赏秋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鸣图”“雨后话秋图”和“秋日胜果图”这五福图景。在教学中对这五秋景图的鉴赏品读一直是老师的教学重点之一。在一次围绕“怎样确定散文的教学内容”这一问所展开的关于《故都的秋》的讨论中发现,这一教学内容的出现频率达到了93%。但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是,作者在这里并不是简单写景,而是通过选取房前屋后、街头巷尾常见的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正是体现了“一点一滴总关情”。我们以文本第三段为例子,作者并没有选择北方的名胜古迹去展现秋味,而是以破屋为切入点来展现秋味的十足。“破屋”和“秋味足”在这里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在破屋中,悠闲的泡茶,闲适的静坐,望着秋日里漏下的缕缕日光,观赏着蓝色的牵牛花……沉浸在浓郁的秋韵里,这是多么惬意的生活!一幅图就能让读者感受到秋日的惬意和欣喜,又何况是五幅浓墨重彩的细腻刻画?文人的趣味和百姓的情怀在这里巧妙的交汇在一起构成了五幅秋景图的底色,也构筑起了郁达夫心中浓重芬芳的秋意。

这种发自内心的喜悦和郁达夫的内心追求是紧密相连的。他曾经在《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中说道:“欣赏山水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的人生心情。”作者在《故都的秋》一文中仿佛在有意识的避开人们津津乐道的欣赏秋天名胜古迹,例如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等景物,刻意刻画房前屋后、街头巷尾的常见景物。在这篇文章中那些在表面上看似难登大雅之堂的平凡事物在郁达夫的笔下反而让读者感到更加亲切、自然。因为作者对这些身边的事物更有自己深刻的体会,自然在写作的时候能够信手拈来,会产生别有风味的效果。郁达夫之所以热衷于平常事物的细致刻画,这是和他本人向往清淡淳朴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关联。所以,在《故都的秋》这篇文章中作者无时无刻不表现出对真实自然、安详纯净生活状态的追求。例如,在描绘秋蝉衰弱的残声时写道:在南方只有在特定山上或郊外,才可以听见它们衰弱的啼唱;而在北方,则更像是一种特产,随时随地都能聽得到、看得见。可见,作者对故都的秋天是多么的偏爱,这也体现了作者那种对久违了的野趣和真实的人生回归的追求。作者曾经说对于那些追逐名利和利欲熏心的人,只有那些清凉散才是灵丹妙药,做到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因为优美的山水风光可以促使人们发现人之本性、减淡追逐名利的俗心、净化人们的心灵。由此可见,作者倾心描绘山水美景,并不是表面的展现故都之秋的清、净、悲凉,而是在对山水喜爱的情感表达中展现别样的人生境界。因此,作者在刻画“雨后话秋”这幅图景的时候,有意识的增加了都市人们那种悠闲、缓慢的情调。北方人们那种厚重淳朴、安静清醒和南方人们的熙熙攘攘、追逐名利的生活状态在这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故都的秋》较多映射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性格追求。这种情感表达把内心最本质的纯洁高尚的积极正能量展现出来。因此,在文中虽然发现“悲凉”“落寞”等字眼,但是完全没有消极、颓丧之气,相反,这种表达方式更让读者沉浸在秋的世界里领略到生命的另一种灵魂的境界——那就是“跳出悲凉的喜悦”。

三、巧设对比,歌颂秋天——独具匠心

文章的形式是由内容所决定的,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故都的秋》这篇文章,作者独具匠心、巧设对比来展示自己爱的态度和喜的情感。作者在文字中融情、景、声、色、味等于一体,描绘了如诗如画的北国故都的秋韵长卷。本文巧妙借助对比手法,精心安排材料,在文章的主题上不拘一格、独具匠心,促使故都的秋韵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也使得作者的情感态度凸显出来。作者侧重描绘了北国之秋的色彩、味觉、形体,这和江南的秋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例如五幅图景中,就有鲜明的对比:

①小院秋景图:早晨起床,淡然地泡一碗浓茶,悠闲地在院子一坐,映入眼帘的尽是高耸、碧绿的天色,聆听训鸽的飞声。

——这是和第2自然段中写江南之秋中的“天的颜色显得淡”依据对比而言的,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作者喜爱的是北国之秋的清,而“淡然”“悠闲”自然是喜悦情感的最好表达。

②秋槐落蕊图:北国槐树随处可见,这是一种令人浮想联翩的点缀。最有情调的莫过于像花而不是花的那样的一种落蕊,清晨洋洋洒洒地飘落满地。倘若用脚轻轻地踩上去,声音宁谧,气味悄无,唯一流落心底的是那极微细极柔软的感觉。

——這是与上文概括江南之秋风格特征中的“草木凋得慢”一句互相映照的,作者喜爱的是北国之秋的“静”,“宁谧”是对故都之秋的想念。

……

在这一幅幅编织的秋景图画中,北国之秋居于主导地位,作者赋予了北国之秋深深的爱意和强烈的喜悦之情。正笔实写,绘光绘影,状物抒情,声色呼之欲出,让人感触至深。而南国之秋则处于弱势,作者以隐约的手法进行虚写,这种独具匠心的布局谋篇,主次分明,把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喜悦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故都的秋》一文中作者的情感总体上是循环往复,交织在一起的。全文仅仅围绕“清、静、悲凉”入手,借景显情,以情驭景,信手拈来,自然生成。作者正是在采用自己的情感来驾驭景物的描写,在情感的抒发中蕴含秋的味道,在文字的背后孕育自己对秋的爱意和喜欢之情,这种真情的情感表达值得我们细细咀嚼、品味!

李娟,江苏省如皋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故都的秋秋景北国
摄影·美好安徽
江南如今到北国
秋景
画秋天,写秋景
北国红豆
以《故都的秋》为例谈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
羊艾茶园秋景
从《故都的秋》教学中看六步点拨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