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纸媒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2020-07-20 16:30石菲
中国信息化 2020年6期
关键词: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期刊

石菲

随着网络和数字媒体的飞速发展,传统纸质媒体纷纷开始转型。与大众媒体主要传播信息的定位不同,行业期刊的本质是资讯传播和知识传播的结合,也是行业内读者和作者思想交流的承载体。因此,拥有100余年历史的中华医学会杂志社选择的转型方向是为医护工作者提供可持续的知识服务产品。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拥有学科分类体系合理,种类齐全的系列学术期刊群。也是国内公认的学术水平最高、编辑出版质量最好、最具有学术权威性的医学期刊群体。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中华医学会杂志打造的学术共享平台不仅为国内的医护和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交流、共享渠道,还在全球疫情防控中发挥了作用。伴随着亚洲、欧洲、北美等地区疫情的发展,访问该平台的海外流量达到了2至4倍的增长。

学术共享为抗击疫情提供数据支撑

据央视报道,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在3月26日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共同面对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依靠全球科技界的共同努力,集中全社会的智慧,应该共同面对、共同研究、共享成果。对此,科技部于3月2日迅速上线科技抗疫——先进技术成果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并启动疫情防控先进技术成果及创新产品征集和推广应用工作。卫健委、科技部、中国科协和中华医学会在中华医学期刊网上快速搭建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和诊治科研成果学术交流平台”,截止到2020年6月8日24时,平台收录论文总数1041篇,期刊总数127种,总阅读数314.49万次,该学术共享平台为全球战“疫”发挥了信息传递、共享的重要作用。

“最开始我们组建的是新冠肺炎防控诊治专栏,之后不断受到科技部、卫健委、中华医学会、中国科协等国家机关的关注,从专栏扩展到学术共享平台。”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新媒体主任沈锡宾编审现在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还有些激动。

为了更好地让科研人员获得新冠肺炎相关的数据,1月25日收到首篇文献,1月30日组建专题工作组,筹备组建中华医学会COVID-19防控和诊治专栏,并实现全文在线优先出版,成为国内针对新冠肺炎研究的首发期刊,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的反应速度非常快。

当时正值过年放假期间,沈锡宾编审作为平台建设和数据运维组的负责人参与了整个过程。他回忆道,大部分编辑都全力以赴投入了这个紧急项目,相关期刊负责人都是24小时在线。期刊有成稿后,新媒体部马上将其进行数字化。“很多编辑都在通宵达旦工作,有一位编辑部主任凌晨三点还给我发来稿件,总编室负责人的爱人是医生,第一时间就被上级指派去武汉支援,她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还需要审查稿件。我觉得我们的科技出版人有着成就英雄的梦想,我们的编辑发挥了大无畏的精神,他们也可以被认为是疫情成功背后的英雄。”

随着疫情的进一步发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和诊治科研成果学术交流平台”的文章被WHO特别建立的冠状病毒出版物数据库收录,中国的原创性研究和指南类文献被国际学术机构制定的 COVID-19诊治方案引用借鉴,甚至直接翻译为外文版本在国际期刊刊载。该平台并被世界医学会、爱思唯尔、威科等国际知名机构和出版平台收录推荐,此外,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还通过元数据交割的方式,为国内外多家数据平台提供数据支撑。

数字化服务向云端迁移

在疫情防控期间能够快速出版和疫情相关的数字杂志以及建立新的应用,这与云架构的灵活性有很大关系。沈锡宾编审透露,正常的新业务需求上线需要配置机器,保持设备的高可用,一般需要一周或者四五天的时间周期。而在亚马逊云服务(AWS)提供的公有云平台的帮助下,实现了分钟级的部署上线。目前除杂志社的项目外,社内承担的其他项目也都应用了云平台,实现了快速部署和成本节约。

沈锡宾编审表示,除了得益于AWS的服务启动较快,用户只需要从业务角度进行平台的搭建,无须关注技术问题之外,华讯网络的实施团队也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在平台访问量较多的阶段,华讯网络创立了及时响应机制,24小时保障平台的可用性,在疫情最吃紧,也是访问最频繁的时候,每整点要播报一次目前平台的运营情况,确保疫情当中整个平台的高可用性。

中华医学会杂志的上云路径开始于2016年,通过层层测试和挑选,最后选择了AWS作为云服务提供商,逐步应用了包括Amazon EC2、Amazon ELB、Amazon NLB、Amazon RDS,Amazon Elasticache等服务。2019年,选择了华讯网络作为MSP支持团队,截止到2020年4月份,完成了基于AWS网络架构的改造。

提及选择AWS公有云的理由,沈锡宾编审表示看重的是成本可控、管理轻松和成熟的灾难恢复机制。应用AWS的服务可以让出版社更加专注于内容而非基础设施建设,专注快速构建新业务的同时又可以利用AWS提供的数据分析提供决策支持。

与绝大部分科技期刊将数字版权完全销售给数据库公司不同,中华医学会杂志从6年前开始打造自己的数字出版生产链。到目前为止,在to C端已经完成了像手机端、PC端、手机app和第三方app的多终端阅读体系的转型。

2019年中华医学会杂志开始联合研发全文数据库产品,截止到2020年2月,数据库平台已经拥有187本杂志,数据超过105万篇,图表也超过了46万张,这个规模在国内的科技出版领域也是属于前列的。中华医学会杂志希望这个平台能够接收更多国内最优质的医学期刊,成为医学领域对外服务的重要窗口或者交流平台。

沈锡宾编审表示之所以单独建立自己的数字出版平台是因为中华医学会杂志的数字化转型目标是向知识服务方向发展。数据库建设是完善数字出版链条的重要一环,也是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一步。

未来,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将进一步从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转化,比如从去年开始中华医学会杂志开始筹划升级数据库,引入了数据中台概念,在夯实资源的同时加大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希望进一步引入智能中台,并基于数字中台和智能中台为市场提供更优质的知识服务类产品,为医护工作者的诊治水平提升提供強有力的智库支持 。

猜你喜欢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期刊
艾科受邀参加第十八次全国内分泌会
第三届全国毛发学术会议
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四次全国眼科学术大会
期刊审稿进度表
中华医学会计生学术会议呼吁
期刊审稿进度表
期刊审稿进度表
《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
《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
《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