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墙挖路埋管一步到位“最多改一次”改进居民心里

2020-07-20 06:40胡珊
宁波通讯·图话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鄞州区楼道居民

胡珊

在幸福苑小区樟树街住了20多年后,72岁的陈光明最近又养成了一个新习惯:晨起锻炼、茶余饭后他总爱到楼下的邻里公园逛一逛。这个两百来平方米的小公园以前是一片杂草丛生、蚊蝇飞舞的荒地,在2019年的老旧小区改造中脱胎换骨成了树木葱郁、小径曲折的休闲场所。

变化并不止这些。在过去的半年里,鄞州区东柳街道幸福苑小区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微调”之中。漏水的屋顶补好了,雨污分流了,楼道粉刷了,智慧门禁装好了,绿化和娱乐场所增加了……“这么多年来,小区居民最为头疼、最期盼改变的几个问题一次性都解决了,小区环境也焕然一新,面子、里子都有,住着让人心情大好。”陈光明笑着说。

/改造前期做“加法”/

幸福苑小区建成于1996年,共有住宅67幢,住户2834户、居民7000多人。作为有着23年历史的高龄小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屋顶漏水、管网破损堵塞严重、楼道昏暗杂乱、居民活动场所设施破旧,都是困扰居民多年,也是居民反映最强烈的地方。”幸福苑社区党委书记徐健丽说。

2019年年初,幸福苑小区改造被列入当年宁波市民生实事工程项目之中。

“既然是民生实事工程,就要民意指路。”鄞州区住建局的相关负责人说。在前期调研过程中,鄞州区发现因为政府部门工作条块界限和職能分割的问题,老旧小区在以往的改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今天刷墙,明天挖路,后天铺管道”等重复施工的情况,这也是老百姓诟病最多的地方。于是,鄞州区在全市率先提出了老旧小区“最多改一次”。

“最多改一次”需要整合涉及居住区的各类更新项目,统一规划、统筹建设,做到一次性立项、一次性审批、一次性完工。为让这项工作推进得更为顺利,2019年5月,鄞州区出台了《关于开展社区更新项目(资金)整合工作实施意见》,以文件的方式协调各部门力量和资源,这在全市也是首次。

“最多改一次”的核心目的是要借改造契机,将居民意见最大的问题一并解决。因此,改造前期多做“加法”,充分了解居民需求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在改造正式启动前,幸福苑社区党委先后召开党员代表大会、居民代表大会研究小区改造事宜,并组织小区党员、楼长、居民代表等,参加改造方案意见征求会,由居民自主决定改造项目内容。

改造前期,幸福苑一共收集了1000余条信息,居民关注度较高的是房屋漏水、管道疏通、安装电子防盗门等问题,其中还涌现了不少“金点子”。比如,给独居老人家里安装烟感喷雾就是社区居民李伟杰提出的。“我们社区一共有40多名独居老人,人年纪大了记性就不好,有时候煮着东西人却走开了,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情况也的确如此,2019年9月,小区就发生过一起火灾。这个建议一提出,就被社区采纳了。

2019年6月,幸福苑的改造围绕着居民最为迫切的需求展开。鄞州住建局的相关负责人称,以居民“点单”的方式确定改造项目,让老旧小区改造从“要我改”转变为“我要改”,在充分发挥居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同时,也保障居民的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监督权,体现的是一种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理念。

/立项施工做“减法”/

改造前期做“加法”为的是项目立项和实施阶段更好地做“减法”。对于这一点,明楼街道民安小区的改造体现得更为突出。

明楼街道民安小区是鄞州区第一批老旧小区改造的试点小区。经过近一年的施工,如今整个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如同刚交付不久。

这次改造是全方位的,不仅外立面粉刷、屋顶防水、楼道粉刷、市政道路建设、雨污分流等一些基础改造项目完成了,还充分结合群众需求和小区实际,对涉及房屋安全的墙面空鼓、钢筋锈胀、屋顶檐口脱落等问题进行整改,对小区内的配电房、水泵房、电瓶车充电点、车棚电线、室外飞线等进行全方位改造升级,并为日后可能发生的改造预留了空间。

比如,小区每一个路口处,地下都预埋了一根过路管,就是考虑了后续线路的更新问题,避免出现破拆路面的情况;居民楼的北立面外墙也预留了一根污水立管,是针对居民厨房原有污水管老化情况所做的预案,事实上这根污水管完工后就立刻被启用了;将楼道蛛网般的飞线收纳进桥架后,桥架内还为日后的各种通信电线都预留了空间……

“改造中,我们尽可能地将各部门涉及社区的改造项目都整合在一起同步进行。”民安小区改造项目负责人郭立晖说,像民政部门牵头的社区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住建部门牵头的老旧小区改造、雨污分流、截污纳管,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牵头的社区公厕建设、垃圾房建设,残联牵头的无障碍设施建设,经信部门牵头的“多网融合”工程等等,都在这次改造中一并完成。

“这个过程虽然曲折,但结果十分值得。”郭立晖说。2019年三四月份改造刚开始时,来街道反映情况的居民多是讲问题,但到工程收尾时,小区里常有大爷大妈拉着他的手,夸政府工作做得好。改造完成后,不少搬出去的居民都回迁了,小区的房价也涨了,让附近几个小区居民十分羡慕。

/改造成效变“乘法”/

鄞州住建局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老旧小区“最多改一次”解开的不仅仅是老旧小区改造的大难题,还打开了社区品质提升的新大门。

自鄞州区开展老旧小区改造以来,共计9个小区通过评选竞争入选项目库进行改造,涉及总建筑面积88.14万平方米,共9952户。全区已累计清理装潢垃圾杂物2万余吨,清理乱涂写楼道1万余个,修补绿化8万平方米、路面3万平方米,修葺墙面3万平方米、屋顶2万平方米,修复设施2600余处,清理取缔车棚车库违规租用1600余间。

这个过程中,鄞州区的很多小区还把难点改造成了亮点。演武社区把从卫生死角清理出来的废旧轮胎、僵尸自行车、废旧家具等杂物,通过喷漆、造型等设计制作成景观小品;黄鹂新村探索“政府补贴、居民不掏钱、第三方投资运营、以门养门”的建设模式,开启了白鹤街道1902个楼道的防盗门换新之旅;孔雀小区率先在全省试水老小区物业专项维修资金补缴工作,给“生病”的房屋准备了“养老金”;碧云天等小区将“退红空间”改造成无感支付、快捷进出的智慧停车场……这些探索都为老旧小区改造提供了可贵的经验。

“下一步,鄞州区还将调动广大居民参与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做好改造的后半篇文章,构建起‘政府监管+社区管理+居民自治的管理格局,推动老旧小区品质得到真真切切的提升和改善。”该负责人称。

猜你喜欢
鄞州区楼道居民
石器时代的居民
遵守秩序不拥挤
宁波市鄞州区德培小学
楼道里奇异的声音
楼道不是游乐场
楼道里的奇异声音
53.7%的居民认为目前房价“高,难以接受”
鄞州区美术教师新作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