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一个护士”遇上“第一个战地记者”

2020-07-20 16:29徐江善
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2020年7期
关键词:战地记者南丁格尔拉塞尔

徐江善

庚子之春,全国4万多医护人员奔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世界数百万护理卫士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他们薪火相传,为国际现代护理事业描绘了一幅可歌可泣的壮美画卷。

“5·12”国际护士节,人们缅怀护理事业创始人和现代护理教育奠基人弗洛伦斯·南丁格尔,赞颂抗疫一线的当代“南丁格尔”。但很少有人知道,南丁格尔是受世界上第一位战地记者威廉·霍华德·拉塞尔报道感召,走上战场做出巨大贡献,使昔日地位低微的护士成为救死扶伤的崇高象征。

第一个战地记者

拉塞尔的墓志铭别具一格:“最早同时也是最伟大的战地记者”,这个评价恰如其分。这位世界上第一个在前线专门报道战争情况的新闻工作者的传奇故事,还要从维多利亚时代伦敦的一个傍晚说起——

1854年2月某个傍晚,一场影响世界格局的战争引发了《泰晤士报》主编约翰·德莱恩的极大关注——土耳其、英法联军与俄国在克里米亚半岛爆发战争。德莱恩把拉塞尔叫到办公室,任务简单明了:跟随英国远征军到前线去,报道“一切事情的真相”。

拉塞尔欣然接受任務。那个年代,从伦敦去往克里米亚交通不便。一路艰辛自不必说,远征军并不欢迎记者的到来。拉塞尔得不到粮食,也没有行李和住处,甚至当他设法弄到一顶帐篷时,还被军官扔了出去……

然而,恶劣的采访条件并没有阻挡拉塞尔履行职责。他开动脑筋,设法取得联军指挥官拉格伦勋爵的信任,弄到一张通行证,得以深入前线。

拉塞尔是新闻史上的幸运儿,他参与并报道了克里米亚战争中最惨烈的巴拉克拉瓦战役。他的笔下有驾着矫健战马、身穿华丽制服、手握锋利长剑和标枪的轻骑兵,有英勇的士兵冲锋陷阵取得的一个个胜利,有战士们舍生忘死、不畏艰险、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他不只用生动感人的描写报道盟军的胜利,更将笔触客观真实地对准激烈战争的残酷和阴暗面。

一系列来自战场的批评性报道,像一枚枚巨石投进湖水中,在伦敦社会掀起巨大波澜。伦敦官方和军界的不满,令《泰晤士报》面临巨大压力。主编德莱恩不慌不忙,他从多个渠道了解战争真相后,对拉塞尔报道的真实性没有丝毫怀疑。他一面在伦敦上层社会游说,一面向拉塞尔下达了又一个简短而有魄力的指示:“继续这样干!”

舆论的强大威力引发民众的不满,大众的呼声终于惊动了英国高层,很快英国议会下院通过议案成立特别委员会调查远征军状况。不久,前线指挥官被撤换,代表旧势力的英国政府被迫辞职。前线部队的装备和战斗力得到增强,英国最终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后人尊称拉塞尔为“第一位职业战地记者”。在他之前,战地新闻一般靠军队来提供,不仅报喜不报忧,时效和可读性都很差,读者往往难以全面客观真实地了解战况。拉塞尔首次把战争和士兵待遇等情况公之于众,由于他的报道,英国国内发起了一场拯救英国远征军队的运动。

战地报道催生“提灯女神”

战地记者把客观真实的战争场景再现在读者面前,为历史留下档案,更唤醒了无数爱心和良知,从而推进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

1854年一个明朗的秋夜,一篇发自克里米亚战争前线的《泰晤士报》战地通讯深深打动了南丁格尔——

破衣烂衫的士兵在痛苦的呻吟中无人护理,绝望地告别人世;

伤兵们躺在污秽的营房,任由传染疾病蔓延,在生死线上可怜地挣扎着;

大量伤员从前线被运送到驻地,部队严重减员,但死亡却并非来自前线……

拉塞尔的一篇篇报道把年轻的南丁格尔带到硝烟弥漫的战场,带到痛苦不堪的伤病员面前。拉塞尔在报道中发问:“在我们中间难道就没有肯献身的医生和护士愿意站出来帮助那些有病痛的士兵吗?”

她毅然决定,到前线去救死扶伤!她开始向社会呼吁,在朋友中寻求帮助。南丁格尔给当时的作战部长海伯特的夫人写信,表示愿自费率领护士奔赴战场。

这年10月,南丁格尔终于带着38位护士来到克里米亚前线组建野战医院。她成为这所医院的护士长,夜以继日地将全部精力投入护理工作,使医院逐渐走上轨道。

她的管理和组织才能得到充分发挥。6个月后,战地医院发生了巨大变化,伤员死亡率从42%迅速下降至2%。奇迹般的护理效果震动了英国,改变了英国朝野对护士们的评价,护理工作从此开始受到社会重视。

南丁格尔建立了护士巡视制度,每天往往工作20多小时。夜幕降临时,她提着一盏小小的油灯,沿着崎岖的小路,逐床查看伤病员。士兵们亲切地称她为“提灯女神”“克里米亚的天使”。

“尽力提高护理之标准,慎守病人家务及秘密。竭诚协助医生之诊治,务谋病者之福利……”南丁格尔在克里米亚的巨大成功和忘我的工作精神,博得各国公众的赞扬。

战地记者拉塞尔以他“横扫千军如卷席”的笔力,记录了那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争。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沿着他笔下描绘的战争场景,走来了“提灯女神”南丁格尔,诞生了影响世界文明的现代医学护理制度。

现代护理学的奠基人南丁格尔已经融入历史,许多城市、医护学校矗立着她的雕像。在英国,10英镑纸币的背面印有这位女士的半身像,不仅英国人把她视为骄傲,全世界人民都以各种形式纪念这位把天使般爱心和仁慈带到人间的女神。

1912年,国际护士理事会倡议,世界各国医院和护士学校在每年5月12日南丁格尔诞生日举行纪念活动,并将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

凡是去过英国伦敦的游客,都会到滑铁卢广场逛一逛,在那里瞻仰克里米亚战争纪念碑,一睹纪念碑一侧南丁格尔雕像的风采。

这座雕像身着长裙,手提油灯,仿佛行走在巡查伤员的崎岖山路上,她的目光凝视着远方,透露出慈爱和怜悯。

在漫长的历史长廊中,拉塞尔、南丁格尔点燃的精神之火在人间传递。

大文豪萧伯纳有句名言:“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

拉塞尔和南丁格尔无惧枪林弹雨的献身精神鼓舞着一代代新闻记者和护理人员。大爱无疆,仁者无惧。历史的烟尘渐渐远去,披着战地硝烟的拉塞尔和南丁格尔却随着岁月流水的冲刷,形象日益清晰高大。

(摘自2020年5月8日《新华每日电讯》,有删节)

猜你喜欢
战地记者南丁格尔拉塞尔
2023年11月20日,美国拉塞尔号驱逐舰在太平洋的一次演习中进行射击训练
高科技战争中的“四大金刚”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
提灯天使:弗洛伦斯·南丁格尔
永川中医院闪靓的南丁格尔风景
——三朵“疫线”铿锵玫瑰
南丁格尔展
战地记者重塑英国陆军
远古吹秘闻<2>
故我 拉塞尔·威斯布鲁克
篮板野兽 比尔·拉塞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