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区方言单字调声学实验分析

2020-07-20 22:10路玺瑶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27期

路玺瑶

摘  要:本文从实验语音学角度出发,通过采集录音材料,运用Praat语音分析软件,对潍坊市区方言单字调的调型和调值进行系统描写,并与前人经传统听辨实验得出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为今后潍坊方言声调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本次实验构建的潍坊市区方言单字调格局为:阴平225、阳平52、上声44、去声41。

关键词:潍坊方言;单字调;语音实验

一、研究概述

潍坊方言系属冀鲁官话-沧惠片-阳寿小片。目前,潍坊方言的研究以语法研究居多,语音研究尤其是单字调方面的研究较少。现有的方言声调研究大多是对潍坊周边县市方言的研究,如李相霖(2016)[1]对安丘方言的单字调进行了系统地描写。潍坊周边县市与市区相距较远,其方言各具特色,与潍坊市区的方言有所差异。潍坊市区方言以潍城方言为代表。潍城区为老城区,位于潍坊市西部。《潍坊方言志》[2]最早对潍城方言的单字调进行了记录,格局为:阴平214、阳平53、上声55、去声31。前人“口说耳辨”的研究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调查时间也较为久远。潍坊市区方言单字调格局有待进一步探究。本实验从实验语音学角度出发,通过采集录音材料,运用语音分析软件,对潍坊市区方言的调型和调值进行声学描写,并与前人经传统听辨实验得出的单字调格局进行对比与分析,为今后潍坊方言声调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二、实验设计

(一)实验例字表

参考《潍坊方言志》选取本实验例字。选取的例字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每个调类选取十个例字。实验例字如表1所示:

(二)发音人基本信息

女,48岁,潍坊市潍城区人,公司职员,第一方言为潍坊方言。未长期离开潍坊方言使用环境。发音清晰,音量适中,愿意配合本次实验的录音工作。

(三)录音时间及地点

2020年1月,安静的室内。

(四)录音采集及数据处理

运用“北语录音”(byly)软件进行录音。将实验例字以Excel文件形式导入“北语录音”(byly)軟件。发音人通过软件可以清晰直观地看到每个字的录音情况。实验开始前先进行试音,试音结束后开始正式录音。请发音人用自然的语调读例字,每个例字读三遍,中间停顿2-3秒,读错或读得不完整则对失误字重新录音。录音结束后,由“北语录音”软件自动生成音频文件夹,文件格式为“*.wav”。最后得到120个单字调音频样本。

通过声学软件Praat提取每个单字调样本的10个点的基频值,并导入Excel 2010中,整个样本共得出1200个(4×10×3×10)数据。语音研究应该采取相对化和归一化数据,本次实验运用T值公式[3]对数据进行处理:

T=(lgx-lgb)/(lga-lgb)×5

其中,x为测量点的基频值。a为全部测量点基频平均值中的最大值;b为全部测量点基频平均值中的最小值。

本次实验采用五度声调图进行描写。采用刘俐李(2008)提出的“界域”策略[4]对T值与五度值进行转换,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2所示:

三、实验结果

本实验获得的各点基频值与T值如表3、4所示:

将各点T值在Excel2010中转换为曲线图,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阴平调为曲折调,先降后升。起点的T值为2.1,最低点为1.59,终点为4.41,最高点与最低点相差2.82,记作225;阳平调是一个降调,起点即最高点的T值为4.96,终点即最低点的T值为1.58,两点相差3.38,记作52;上声调是一个平调,起点的T值为3.69,终点的T值为3.88,记作44;去声调为一个降调,起点即最高点的T值为3.74,终点即最低点的T值为0,记作41。

从调型来看,本次实验与前人研究结果差别不大。阴平调均为先降后升的曲折调,只是升降幅度有所差别。与前人研究结果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各调类的调值上。前人研究的阴平调调值为214,本次研究结果为225,最高点与最低点均高于前人研究结果。本次实验得出的阳平调调值为52,前人研究结果为53。上声调总体比前人研究结果低1个度,前人为55,本次实验为44。两次实验去声调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最高点的调值,前人为31,本次实验为41。

四、总结

本文从实验语音学角度出发,运用Praat声学分析软件,对潍坊市区方言单字调的调值和调类进行描写与分析,并与前人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本次实验构建的单字调格局如表5所示:

本次实验结果与前人研究相比略有不同,这可能是因为本次实验样本数量不足以及普通话对方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于目前有关潍坊方言声调的研究较少,潍坊方言的单字调格局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参考文献

[1]  李相霖.潍坊安丘方言单字调实验研究报告[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6(04):104-106.

[2]  钱曾怡 罗福腾.潍坊方言志[M]潍坊 潍坊新闻出版局 1992:25

[3]  石锋. 天津方言双字组声调分析[J]. 语言研究,1986(01):77-90

[4]  刘俐李. 基频归一和调系归整的方言实验[J].中国语音学报,2008(01):22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