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出来的秋季常见病

2020-07-21 07:21
恋爱婚姻家庭 2020年33期
关键词:门诊量胃肠病降温

随着气温的持续下降,一些“冻”出来的疾病门诊量逐渐多起来,感冒只是“小意思”,还要注意“冻”出来的心脑血管病、胃肠病、肺病等。专家建议老年人平时衣、食、住、行要合乎健康要求,注意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积极防治慢性疾病。体质弱,有各种老年病或是基础疾病的人,应该注意保暖,及时增加衣服,避免冻出病来。

心内科门诊量增长67%

“受寒本身就是心绞痛发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诱因。”辽宁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专家侯爱洁介绍,近期该院心内科门诊量增长了67%,而这仅仅是个开始,随着气温的继续走低,门诊量还会不断蹿高。

降温后,高血压患者通常会明显增多。随着气温的走低,人们的户外活动逐渐减少,同时高热量食物摄取会增多,这些对控制好血压都是不利的。因此高血压患者在秋冬季节要坚持低盐、低热量饮食,适当运动,减轻体重,戒烟限酒。

卒中迎来第一个小高峰

9月末至10月初是高血压急性发作、诱发脑卒中的第一个小高峰期。据临床统计,90%以上的卒中患者有高血压病史。预防卒中,要重视高血压等原发病的治疗,做好家庭急救与护理。一旦出现卒中征兆,如突然眩晕、视物不清、说话含糊、一侧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应及早拨打急救电话。

呼吸道病首当其冲

降温后,首当其冲的是诱发呼吸道疾病。9月至10月,老年人肺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般会骤然增高。此外,哮喘患者对10月气温、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变化极为敏感,抵抗力弱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而诱发哮喘。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感冒后90%以上会导致急性发作。因此,要采取综合措施,积极预防感冒。

感冒可以使人体呼吸系统的免疫力降低,引起肺炎,这对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来说是非常麻烦的事。在降温时,有哮喘、气管炎、慢阻肺、心脑血管等疾病的老年人要特别注意预防肺炎。

胃肠病降温易复发

9月至10月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复发的高峰期。由于气温下降,人体受冷后血液中的组胺酸增多,胃酸分泌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收缩,抵抗力随之下降,导致胃病复发。

平时就有慢性腹泻和胃肠不好的人,在气候骤变时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夜间睡觉时要盖好被子,以防腹部着凉而导致胃病发作。随着天气转凉,人们食欲旺盛,免不了聚餐吃点火锅、串串等辛辣热烫的食物,这些会使胃肠的负担加重,也容易导致胃肠病的发生,所以合理饮食也非常重要。

猜你喜欢
门诊量胃肠病降温
COVID-19疫情对一家三级医院儿内科门诊量和比例的影响
遗传编程在医院日门诊量预测中的应用
动物降温有妙招
5月胃肠病预防须知
北京市通州区空气污染与医院门诊量关系初探
七招给心脑“消署降温”
舒肝解郁胶囊在功能性胃肠病中的治疗价值
半夏泻心汤合平胃散治疗糖尿病性胃肠病临床观察
读一读吧
《胃肠病学》邮箱更改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