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物流”与“智慧物流”流通效率的对比分析

2020-07-21 08:02武兴伟博士生
商业经济研究 2020年14期
关键词:生产商物流业流通

武兴伟 博士生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 北京 100091)

引言

物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连接生产与消费各个环节的重要链条,担负着将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重要责任,因此物流业的发展水平也关系到消费者购物体验,是未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实现“互联网+”跨领域发展的产业不断增多,物流业长期与电子商务行业相互合作,属于典型的技术亲近型产业,故而“互联网+物流”的实施显著早于其他行业,并逐步形成了纵贯物流管理、配送节点、信息加密、仓储运输及售后服务为一体的智慧物流体系。智慧物流体系的出现,不仅是对传统物流管理中高成本的解决方法,而且有效避免了因“暴力”物流运输而产生的售后纠纷,智能化的出库配送节约了企业整体成本支出。

但与此同时,部分研究者从物流业发展数据出发,考察了智慧物流体系与传统物流体系的配送效率,认为智慧物流体系的主要贡献仅仅集中于成本功能,对于配送速度、流通结构及流通效率并未做出贡献。同时提出,传统物流更能够保障员工利益,实现密集劳动产业中的规模效应,进而产生更有效的流通配送效率。本文认为,部分研究之所以产生这一结论,是由于仅仅关注了物流业本身的数据和业务分配,而并未关注物流业所服务的产业对象——上游生产企业的运转表现。智慧物流体系往往服务于难度大、质量高、运转周期长的高附加值业务,而传统物流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仅仅能够服务难度低、周期短、不易损坏的低端业务,仅从物流企业本身考察两者效率,就会陷入“样本选择”的怪圈,无法正视两类体系的真实流通效率,这也构成了本文的核心研究动机。

图1 流通渠道包含环节

鉴于上述情况,本文拟从生产商视角出发,从而克服部分研究中的样本选择问题,同时能够更加客观、合理地评价不同物流体系的流通效率,实现智慧物流与传统物流的有效对比。

文献综述

对于物流企业的流通效率测算问题,相关研究中已有较为完备的探讨。例如,林楠(2019)的研究中考察了我国物流企业效率的测算模型,采用DEA方法构建了包含流通发展、流通结构和流通潜能三个角度的计量模型。罗永红(2019)的研究中就“农超对接”效率展开研究,采用逐步层次分析法,剥离出6类能够体现流通效率的核心变量,从而建立了流通效率研究模型。郑秋丽(2019)分析了农村电子商务配送体系模型,并构建了基于生鲜产品的效率评价标准,研究取得了较强效果。上述研究从不同角度实现了对不同物流体系的效率评价,借鉴此类研究的相关结论,本文可以更好实现对智慧物流和传统物流流通效率的分析和测算。

除流通效率的实际研究外,针对不同物流模式的对比也是当前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蒋永霞(2019)指出,我国物流产业的结构效能相对国际水平仍有差距,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结构优化和突破,进而构建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物流发展模式。张彤(2019)认为,“互联网+物流”是当前物流企业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也是改善我国低效物流结构的核心方式。对此,钱慧敏等(2019)的研究中考察了物流业模式主要存在的问题,认为低水平的配套措施和缓慢的基础设施建设,导致物流配送过程中缺乏效率,对于地理条件表现更加不利的偏远地区而言,物流业的效率问题更加突出。王卫(2019)的研究从生鲜农产品的供给模式入手,考察了不同物流模式的运转能力,认为传统物流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基于上述研究中所指出的问题,本文将以流通效率为基础,考察不同物流模式的实际运转表现。

表1 我国生鲜农产品流通渠道分类

智慧物流与传统物流的模式对比

物流效率的概率主要来源于企业的库存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由于现代产品运输过程中,低效的物流可能造成成本的递增,同时因物流行为而出现损失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从而增加企业的成本。对于智慧物流和传统物流的模式对比研究中,已经发现智慧物流能够通过降低“信息成本”而实现企业整体成本的下降,但目前仍未发现智慧物流体系与“交易成本”的直接联系,为了判定智慧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关系,本文将采用流通效率对此进行判断。

一般而言,产品从生产到消费者手中,需要经历五个部门的交换(见图1),并形成“物料-物流商-生产商-物流商-消费者”的基本运输链条。

由图1可知,A环节代表生产商在确定生产内容后,让物流商代为前往物料产出地运输物料;B环节代表由物流商实现物流到生产地的运输,同时需要向生产商收取一定费用;C环节代表生产商将其产品交付给物流商,让物流商将产品分散到各个销售渠道中;D环节代表物流商将商品售至消费者的过程。A和B环节构成了生产环节中的物流配送内容,而C和D环节构成了销售环节中的物流配送内容。对智慧物流和传统物流而言,上述四个环节均是不可规避的,但不同的物流系统改变

了运输过程的长度,例如在B环节中,传统物流系统需要建立多个寻址方向的供应系统,以保证企业对不同物料的寻求,而智慧物流系统一般会建立多种生产资料的统一仓储,针对不同区域内的生产需求智能分配仓储中的生产资料,一旦生产商提出物流需求时,就近从仓储中进行配送,极大降低了运输距离和运输成本。在D流程中,部分智慧物流体系实质上与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了合作,例如“天猫-顺丰”联盟,“京东-自建物流”体系,这两类均属于自建物流体系,在全国各个地区构建了特定仓位,一旦消费者在电子商务平台下单,最近的仓储就可以直接配送产品,大幅度降低了产品的运输距离,提升了运输效率。由此可见,智慧物流之所以有别于传统物流体系,原因在于智慧物流体系实现了产业链中各个终端的协调机制、交易成本、主体关系、渠道稳定的改变,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传统物流模式虽然充分发挥了生产商的主导特质,但也因为主导端的不同而产生许多问题,一旦生产商的经济状况出现问题,物流商专门制定的物流渠道将迅速被打破,大量前期投入将丢失,造成极大损失,物流商仅仅能够得到合同中的违约保证金。而智慧物流系统中,由于对区域仓储的物料进行了科学的前期规划,生产商先支付款项,各个仓储向不同企业进行物料供应,随时可以结束供应阶段,大幅降低了物流企业的运营风险。物流商通过下游对消费者的供应,还可以逆向供给消费者的需求信息,让生产商对应改善生产结构,提供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保留了生产链条的灵活性和动态特征。

生产商对不同物流渠道的选择

(一)模型设定

上文中已经指出,已有研究直接针对物流企业的成本分析,忽视了不同物流体系服务的对象问题,形成了样本选择问题。对此,本文将基于生产商的视角,从深度调查的角度出发,建立生产商对流通渠道的选择模型,同时分析生产商本身的运转情况,形成“逆推”情形下的效率比较。

表2 深度调查的关联内容

研究采用Logistic回归中的多分类回归(Multinomial Logistic Regression)模型将生产商的行为纳入流通效率分析框架。随机效用模型是多分类回归的基础,假定生产商n(n=1,…,N)在物流需求中,面临多种物流服务的选择(j=1,2;分别代表智慧物流和传统物流)。两类物流模式构成了一个选择集合C,对于生产商而言,不同的物流模式选择也有一个效用(例如,选择智慧物流更省心、渠道更稳定),设定为Unj,该效用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决定成分和随机成分,借鉴王卫(2019)的研究设定,决定成分是指生产商的实际运营表现(运转率、库存水平等),设为Vnj,而随机部分则是生产商基本数据外的效用部分,设为εnj。对于随机成分,本文有两个设定:εnj是独立分布的随机变量;εnj服从双重幂函数概率分布εnj~e-e,可以设定如下形式:

生产商针对智慧物流和传统物流中进行以效用为根据的选择:

结合上述两个公式可以得到:

综合上述三个公式,可以得到生产商对不同物流模式的选择概率模型:

为了准确衡量决定成分的内容,利用线性方程进行拟合:

公式(5)中,aj是两类物流模型均包含的固定效用。由于不同物流模型的本质差异,固定效用在对应模型中表现并不一致,而xnjk是三种渠道均包含的公共变量,对不同变量进行赋权bk,可以得到如下方程:

公式(6)中,依然未知的变量包括固定效用aj和权数bk。研究引入了似然估计对此进行分析:

表3 多分类(Multinomial Logistic)回归结果

那么对于所有的N个生产商而言,最大似然估计为:

(二)实证分析

基于上文的理论分析,研究进一步采用调查的方式得到基础数据,对生产商进行了具体的稳健分析,研究采用实地调研的方式,对广东省深圳市的部分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接受调查的企业均为生产制造型企业,对物流系统有较高的需求,调查过程涉及36家企业,首访者为相关企业的管理层人员,总计发放36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为317份,有效回收率为88.05%,问卷内容构成如表2所示。

研究在SPSS 19.0软件环境下,就原始研究数据进行了多分类回归分析,研究首先通过西格玛值(Sig.)判定了整体方程有效性,结果显示,Sig.=0.000,说明基础方程在1%的置信区间内有效构建。其次研究通过似然比检验考察了不同变量的有效性,自变量中附加价值、供货周期、物流需求和库存水平均在5%的置信水平有效,从而可以进一步考察各个类别的回归情况,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智慧物流模型中附加价值、供货周期、物流需求和流通模式选择的关联度均为正值,且通过了5%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说明附加价值较高的企业、供货周期较长以及物流需求较高的企业均选择了智慧物流,此类企业对物流效率的需求较高,这也表明了智慧物流的流通效率相对较高;而传统物流仅库存水平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说明选择传统物流的生产商的库存普遍较高,证明传统物流的运转能力更差,这也进一步表明智慧物流模式具备更高的流通效率。

结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电子商务相应实现了飞速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必然要求物流业的配套发展,这意味着物流业的发展要跟上电子商务发展的要求,不能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桎梏。当前,物流业发展中先进技术的应用较为普遍,在这其中,智能技术的应用更是重中之重。由此,物流业中衍生出了“智慧物流”,与传统物流相对应。

本文根据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将物流体系分为“智慧物流”和“传统物流”两个模式,基于现有研究的相关论述,找出了当前研究中普遍存在的样本选择问题,考察生产商视角下的真实物流体系流通效率水平,并通过模型对比分析了智慧物流和传统物流的实际表现。其中选择智慧物流模式的生产企业附加价值更高,供货周期更短且物流需求更多,而选择传统物流模式的生产企业库存水平相对来说更高。

本文贡献

第一,建立了生产商视角的新型流通效率分析路径,有效解决了传统研究中“样本选择“偏差。由于智慧物流模式多服务于高端化产业,对应产业的物流任务难度大、要求高,因此直接考察智慧物流企业的运转效率,会因为这些物流的实际情况而低估智慧物流体系的运转效率。同时因为传统物流企业的物流任务相对简单,因此会高估此类企业的运转水平。结合不同模式所服务的生产商,从生产商的库存表现来逆向表现流通效率,具备研究上的独创性。

第二,研究从理论视角细化了智慧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异同。由于智慧物流的发展属于体系和结构建设,存在不易被量化和归类的特点。智慧物流在机制上的创新往往被掩盖,鉴于此,研究针对物流的渠道分析了不同运转时所产生的成本因素,发现智慧物流的智慧仓储建设改变了传统单一物流渠道问题,建立了更加智能的配送体系,更好的服务于区域内的生产商和消费者,因此能够有效降低配送距离,实现成本优化。

第三,实现智慧物流,还能够增强企业服务对象的高净值特点。由于智慧物流体系中存在更强的信息处理和资源管理方法,故能够解决高净值企业所需要的精准物流和高标准物流服务。通过提升企业的智慧水平,能够进一步增强物流处理中的技术特点,实现对客户的更好服务,高净值客户的选择也会随之增长,实现技术发展下的良性循环,从而完善物流体系的价值作用。

猜你喜欢
生产商物流业流通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物 流 业
生产商名录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生产商名录
生产商名录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生产商名录
商贸流通
物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