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变的真情,流变的书法

2020-07-22 09:12陈子锋廖佳平
出版人 2020年6期
关键词:墓主魏碑于右任

文|陈子锋 廖佳平

鸳鸯志,乃同穴而埋、同坑而出,且人各有“志”之夫妻墓志。最著名者,莫过于民国大书家于右任先生收藏的“鸳鸯七志”。

学界历来有搜集、整理和研究墓志的传统,以拓片整理、传统字帖为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鸳鸯志》则另辟蹊径,从核心内容、外在形式和附加内容三个层次深入挖掘鸳鸯七志的丰富内涵。

《鸳鸯志》收录的是于右任先生早期收藏的“鸳鸯七志”——七对北魏时期的夫妻墓志。这七对夫妻,均为北魏宗室贵族,生活在王朝最为烜赫的年代,从北魏雄踞代北的初创时期,到拓跋宏徙都洛阳后民族融合的全盛时期,再到权臣尔朱荣纵兵围戮宗室百官酿成“河阴之变”的分裂时期,逝世后均葬于河南邙山。穆亮、元鉴、丘哲、元谭更是先后分别参与了徙都洛阳、太和改制、河阴之变等重大事件,其墓志,就是对这段历史的真实记录。志文所载虽不是他们一世的全部,却也勾勒出他们鲜活的情感与命运,折射出王朝的兴衰。

《鸳鸯志》把七对墓志分为七个章节,以蓝、红、绿、黄、青、橙、紫七个专色分隔七段婚姻故事。全书以金色联结贯穿,辅以毛边质感,融合墓志的斑驳感与岁月侵蚀的痕迹,让冰冷的墓志有了温度,用绝妙的设计还原碑里碑外戏剧性的故事、鲜活的人物、真实的历史。

古代习书,一派临帖,一派学碑。历代遗留下来的庙碑、墓碑、造像和摩崖等,均是碑刻书法的载体,其中,墓志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

自汉魏以来,出土的墓志成千上万,其书丰富多彩,诸体皆备,反映了不同时期书体的演变与发展,尤以北魏最精,最具代表性,其独有的书风,上承汉魏,下启隋唐。鸳鸯七志的书刻时间,恰在太和、孝昌之间——魏碑的全盛时期。

同时,虽然历经千年,但鸳鸯七志保存极好,更是少见的刻工精良的珍品、精品。一则墓主均为王公贵族、达官显贵,其墓志应为当时名手所书,书法精美,刻工高超。从书中的高清图片看,漫漶之处极少,文字边缘清晰锐利,墓石的肌理、雕刻的质感、笔画的走向,纤毫毕现。二则书体既能体现魏碑书法艺术的总体风格,又各具特点。如庸堂先生在序言中评价,“端庄谨严如穆亮夫妻志,潇洒率真如元鉴夫妻志,风华旖旎如元遥夫妻志,天骨开张如元诱夫妻志,腴润妍秀如元珽夫妻志,超迈放逸如丘哲夫妻志,更有稚拙天真如元谭夫妻志”,或是“气象浑穆,魄力雄强,点画峻厚”,或是“楷法中寓隶意,古法森严却不乏狂热创造”。

鸳鸯七志同时蕴含了历史性、艺术性、学术性、故事性以及话题性,无论文献史料价值,还是书法艺术价值,或者流转过程,都是其他魏碑难以比拟的,因此,《鸳鸯志》的内容编排深入考虑了如何用丰富的附加内容立体呈现碑刻价值。

首先整理“鸳鸯志编年大事记”,时间跨度依墓主(七对夫妻)的生卒年为限(公元450 ~530 年),标注出北魏王朝重要的历史事件,并以墓主亲身经历的相关事件为主要内容。其次,绘北魏迁都示意图,并分别标注墓主所属政权/部族及其地理位置,使读者对当时的民族融合有一大致印象。再次,绘北魏皇城示意图、宫城示意图等的辅助信息,从历史背景、空间建构两个角度来还原墓主生活的时空。

此外,排印部分录文依据汉字字形整理,必要时采用异体字和造字形式,对应原字形,在复刻用字、行款、布局格式等原石信息的同时,以学界最新考释成果纠正同类图书的部分释读错误,通过简化字释文和句读来降低阅读的难度,给非专业人士提供了文献研究的便利。书后另附研究专文,引导读者从书法艺术的角度深入了解墓志,品味北魏墓志书法的别样意趣。

前有于右任先生慧眼,识志书体态多姿与志中鸳鸯于飞互为表里,现有广西师大出版社与西安碑林、雅昌艺术携手,再现原碑魅力,共同成就《鸳鸯志》美名。

庸堂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2019年10月

定价:298.00元

猜你喜欢
墓主魏碑于右任
民国多面奇才:于右任
望我大陆
辽宁法库叶茂台七号辽墓的年代及墓主身份
“梳妆楼”墓主考浅析
与赵琦先生商榷
岳麓秦简《廿七年质日》所附官吏履历与三卷《质日》拥有者的身份
打铁老太
第二届“魏碑圣地·全国魏碑书法大赛”暨“魏碑书法论坛”在洛阳举行
于右任
联墨双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