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聋哑人员的计算机教学工作

2020-07-22 09:54潘科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0年11期
关键词:创新策略

潘科

摘要:聋哑人员是特殊教育领域的主要成员,故而在开展计算机教学工作时,需要结合聋哑人员个体特征选择适合的方法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在此之上,本文简要分析了聋哑人员的特征及聋哑人员计算机教学工作现状,并通过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合理设计微课教学内容、实施个体差异评价模式等策略,进一步强化聋哑人员的计算机学习效果,使其在社会上突显竞争优势。

关键词:聋哑人员;计算机教学工作;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对特殊教育的日益重视,相关部门也开始重点关注聋哑人员计算机教学水平。尤其在信息化时代,为了保证聋哑人员也能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故而相关教育者往往采用转变教学观念,运用新型教学手段等方式,促使聋哑人员从某种程度上也能提高自身专业技能,让其享受到计算机技术所带来的福利。因此,在特殊教育中需高度重视聋哑人员的计算机教学工作方法。

1聋哑人员的特征

1.1心理特点

聋哑人员由于自身无法像普通人一样正常听说,常常存在较为复杂的心理问题。他们虽身体存在缺陷,但也需要承担相同的课业任务,这无疑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压力。根据相关调查可知:一般12到18岁的聋哑人员大多具有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除了需要面临竞争挑战外,往往还受到个人期望及自我发展方面的压力,导致聋哑人员无法正视自身优势。而在遇到挫折时也倾向于逃避、忍耐等方式,故而在开展计算机教学工作时需结合聋哑人员的心理特点。

1.2认知特点

聋哑人员从认知方面与常人无异甚至会优于同龄人,然而他们的思维活动却与普通人有所不同,具体是指抽象思维方面。因此,要想有效开展计算机教学工作就应当重点应用演示法、实践法,让聋哑人员对计算机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还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让聋哑人员在实际学习期间能形成深刻的记忆。

1.3学习特点

正常学生主要是借助听觉与视觉结合的方法进行学习,而聋哑人员由于无法通过声音获取信息,故而需要重点依靠视觉强化学习效果。基于此,计算机教育者就应根据聋哑人员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手段,让其从视频、图片、文字中掌握计算机知识。为了减轻视觉压力,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当尽量减少文字内容,避免内容过长影响聋哑人员的学习进度。

2聋哑人员计算机教学工作现状

2.1反馈不及时

聋哑人员的教学质量与其沟通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根据以往教育者的亲身讲述可知:大多数教育者在聋哑人员教学活动中都会感觉到沟通困难。一方面,学生无法正确理解教育者的言语含义,尽管在教学中会搭配手语进行辅助,但由于缺乏规范性,常造成学生并不能完全理解教师想要表达的真正思想;另一方面,当聋哑学生想要向教育者传递内心想法时,因其未学过手语技巧,通常会转化为文字形式与其进行交流,进而出现反馈不及时甚至效率较低状况。

2.2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聋哑人员的计算机教学工作方法过于单一,并且为了保护聋哑人员的自尊心,教育者会对其进行特殊照顾,甚至不给予聋哑学生独立的思考空间。在这种情况下,聋哑学生无法体会到计算机学习的真正乐趣,并且会形成较大的依赖性,致其完成学习目标。

2.3教学内容随意

我国当前在特殊教育领域的研究经验较少,很多特殊教育院校未能设置完整的教学内容且缺乏指导政策,故而出现了教学内容过于随意的问题。虽然现今市场上计算机教学书籍种类较多,但放眼望去适用于聋哑人员的参考资料少之又少,从而不利于计算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2.4考核方式不佳

当前在聋哑人员计算机学习成绩的考核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多数院校采用的是闭卷考试模式,并且一些学校没有专门的考试软件,造成计算机考核方式无法取得最佳成果。针对计算机教学工作,应当注重动手操作技能的培养,借助计算机等级考试软件确保聋哑人员也能获得公正的考核成绩,以此为其今后在计算机领域中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3聋哑人员计算机教学工作的创新策略

3.1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要想确保聋哑人员的计算机教学工作获得较大的成效,就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让师生间形成良好的交流渠道,进而提高教学效率,让聋哑学生能够认真完成计算机学习目标。

首先,教育者应当结合聋哑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学习特点在课前实现准备好教学工作及教学方案,让聋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正确理解教育者的思想,针对没有学习过专业手语的聋哑学生而言,教育者应对其进行格外关注,保证他们能全面了解课程內容后再教授下一知识点。

其次,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计算机手语》《中国手语》等教学资料对计算机教学加以辅助,进而实现双方有效交流,必要时可在课堂上设置在线网络手语翻译工具,以此准确的完成计算机教学工作任务。

最后,教育者在日常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应当与聋哑学生的班主任保持紧密的联系,掌握他们的生源地情况及基本的学习能力,从而确保在后期课程互动环节能达到最佳交流效果,让聋哑学生能够学到有用的计算机知识,进而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

3.2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1)鼓励教学

聋哑人员大多数会因其自身不具备听说能力而倍感自卑。所以,在有效开展计算机教学工作时,教育者应当秉承着“关爱至上”“耐心真诚”的教学原则提高聋哑学生的计算机技能水平,让其放下内心戒备之心,在科学的教学方法下获得进步。其中鼓励教学法是提高聋哑学生计算机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事实上,身体存在缺陷的学生,他们更加渴望得到他人的赞赏与肯定。因此,教育者应在教学期间不断对其加以鼓励,让其从心底里认清自己的优势,找回学习的信心。

2)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存在个体差异性,而聋哑学生亦是如此,包括他们成为聋哑人的起因及学习期间遇到的困难等,这些都会影响计算机教学工作的成果。所以,教育者应当根据每个不同聋哑人员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详细的教学方案,采取对应的教学方法开发其内在潜能。比如对于差等生,教育者应当使其掌握计算机基本原理,能够独立完成表格制作、办公软件自动化操作方法等。而对优等生,需要适当增加学习难度,既要保证他们能熟练掌握计算机实用技巧,又要培养他们形成灵活运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强化其创新意识。

3)兴趣引导

只要具有学习兴趣,就能学有所成。故而教育者在开展聋哑人员计算机教学工作时也应当采用兴趣引导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计算机软件系统教程”中,教育者可利用“动画演示”“游戏训练”等方法锻炼学生的手指操作能力,又或者举辦“精美文档制作活动”,让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话题运用计算机设备编写文档内容,进而在兴趣引导教学法的支持下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

3.3合理设计微课教学内容

3.3.1科学选题

聋哑人员计算机教学工作在其开展期间应当借助微课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其课堂参与度。在制作微课视频时最为重要的是应当选择一个适合的课题。不但需在微课教学视频中运用活动图像展示出教学知识,而且还需要明确指出计算机教学工作中的重难点内容,由此符合新课程标准。聋哑学生由于只能依靠视觉记忆学习内容,故而为了加深理解,教育者需将知识点融入教学视频中,促使聋哑学生在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而在微课视频选题时也应当涵盖重难点部分,如“word表格制作”“PPT文稿演示”“图文混排”等。在讲解“图文混排”时,教育者可将操作流程制作成视频为其放映,让学生从中找到操作规律。

3.3.2设计结构

1)活动结构

在设计微课视频活动的结构时应当合理安排时间,既不能过长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又不能过短,造成内容展示不完整。以“word图文混排”为例,在设计结构时,首先应将片头标题的展示时间设置为5s;其次在导入环节设置Imin的提问内容,如“如何精美的制作word版面?”,以此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有目的性的观看视频;再者为学生呈现6min的步骤演示内容包括“分栏设置”“脚注添加”等具体方法;最后为学生留出Imin思考及总结时间。其中需格外注意的是在播放视频期间应保持手语翻译同步,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界面结构

手语翻译对于聋哑人员而言必不可少。因此,在制作微课视频内容时应在界面设计环节融人充满趣味性且简单的手语翻译视频。一般需将手语翻译模块放置于“右下角”或“左下角”范围内,以免影响聋哑学生的视觉体验感。另外,计算机教学工作者还应严格把握界面的美观性及知识点的数量,通常一个微课视频只需涵盖一个知识点,避免出现学生掌握度不高状况。

3.4实施个体差异评价模式

为了综合考虑聋哑人员的个体化特征,在开展计算机教学工作时应当实施个体差异评价模式,根据每个聋哑学生的不同表现进行考核,确保他们能得到公正的评价结果。个体差异评价模式最突出的优势在于能够尊重每个学生的主观性,给予他们中肯的评价,让其在他人认可中重拾学习的信心。比如教育者可根据聋哑学生在计算机课堂上的表现进行打分,如“到课率”“学习态度”“请假次数”“课堂作业完成情况”等,以此作为考核标准对聋哑学生的计算机课程学习成果进行科学评价。在处理聋哑人员的考核成绩时,教育者应结合他们的身体状况给予一定的包容,尤其针对自卑敏感的学生,更应当依托地域特征及个体差异促使他们在计算机学习中得到满意的成就。

4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聋哑人员开展计算机教学工作,可最大化提高聋哑人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发展而言将带来重大影响。由于聋哑人员自身存在缺陷,倘若能充分掌握计算机知识,有助于拓宽其就业渠道,让其运用计算机平台实现人生价值。故而教育者应当根据聋哑人员的个体特征为其设置专门的教学方案,从而提升聋哑人员计算机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创新策略
电力企业党建科学化管理的创新策略分析
中等职业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与创新策略分析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