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探索

2020-07-23 06:16吴丹
新闻传播 2020年5期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新媒体

【摘要】伴随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我们已然进入到全媒体时代,在这一时代下新媒体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形成了巨大冲击,但实际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关系不应是对立的,他们均为全媒体时代发展的基础。故此,本文先简要分析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全媒体时代下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并对两者的融合发展路径展开了具体论述。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传播渠道;新媒体

随着进入到全媒体时代,传媒产业在受众群、传播内容及传播媒介等方面都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在全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承受着很大的转型压力,生存空间也不断缩小。即便从某种程度来讲,新媒体的出现给传统媒体生存、发展带来了较大冲击,但倘若传统媒体能尝试融合新媒体,则能获得良好发展。

一、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区别

(一)传播渠道

传统传媒主要采用的是点对点的形式,关于信息的处理有着严格要求,但这也使得其在一些工作中耗时较多,如信息的接收、处理和发布等[1]。新媒体在这一方面,有着较为显著的优势,其依托于信息化手段,能够快速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并且,是直接将内容传递给信息接收者,信息的接收、.处理到发布过程无中间环节,使得资源和时间得到良好节约。

(二)传播内容

传统媒体的传播内容很大程度上区别于新媒体。当前,我国的传统媒体具有较强的客观性、专业性,更倾向于新闻内容与国家政策,身上的官方色彩较多。而新媒体作为刚兴起的一种信息传递方式,有着广泛的信息获取途径、有着较多的信息内容,并且信息传播拥有随意性,信息内容更为偏向社会化以及法律范围内的非限制传播,这也是当前新媒体发展迅速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传播效果

传统媒体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较大,对于传播媒介十分依赖。而新媒体除了能快速传递大量的信息,信息受众还能够参与到新媒体的所有环节,通过网络受众能够发表自身的看法、意见,此种更深入的互动,能使信息内容得到更深层次的挖掘,同时,其受众范围的广泛对于信息接受度的提升也有着显著作用[2]。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相比较,显得更为自由,限制不多,自然能够拥有更好的传播效果。

二、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必要性

通过整理、分析现有的文献资料,并结合笔者的个人体会,认为全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可行性,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网民数量的持续增长

伴随信息技术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网络普及率、智能设备拥有率都显著提升,进而也推动了我国的网民数量上升,截止到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超过了8.5亿人[3]。网民作为使用新媒体平台的主要群体,其数量的增加,无疑给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形成了较大推动。比如,原先的传统媒体受众,在开始尝试借助新媒体获取信息,便会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潜移默化中展开融合。与此同时,在信息技术还不太成熟的时候,网民信息素养整体不高,相较于多元开放的新媒体平台,他们更倾向于阅读报纸、观看电视,而伴随广大网民信息素养的不断提高,他们变得更倾向于新媒体信息平台,也越来越多地开始使用新媒体信息平臺,这对于媒介融合都会起到有效推动。

(二)技术发展的不断驱动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内生驱动力就是技术驱动。在全媒体时代有关互联网的一系列技术是最为显著的技术应用,此技术体现在软件传输与硬件接收设备上。从硬件方面而言,各类智能终端设备以及依托互联网程序应用的载体平台,使得信息的应用与接收方式不再单一、固化,能够不受时空限制的展开阅读、分享和查看,而实现这一重要转变的技术,包括了传统媒体时代的晶体管、液晶显示技术,同时更趋于信息技术,比如APP技术和裸眼3D等。从软件方面而言,在全媒体时代互联网手机应用的更新频率是很快的,其实受众拥有了更为良好的信息获取体验,也增加了信息的迭代次数。我们可以预见,作为一种内生驱动力,技术决定了传统媒体势必会迎来新的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展开融合就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思路。

(三)产业附加值和利益的驱动

之所以全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要展开融合发展,也是不同媒介形式对各自利益最大化和产业附加值驱动下的结果。首先,在全媒体时代下新媒体平台或新媒体技术的良性发展,需要从经过长期发展的传统媒体中借鉴宝贵经验,吸取经验教训。虽然,在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中,不断压缩了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但并不代表传统媒体就没有任何优势。要知道,新媒体的发展周期较短,其也存在较多的问题,比如信息的权威性、真实性等,而这些都是传统媒体的显著特点,所以,新媒体要想在当下得到良好发展,也需积极融合传统媒体,通过两者优势互动实现同步发展。其次,在全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也需要通过新媒体来实现自身的多元化发展,实现自身的技术改造与产品升级,进而收获更多的利益。

三、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路径

(一)创新管理机制,提高科学性与凝聚力

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良好融合,应进行管理机制的创新,进而使其具有更强的科学性与凝聚力。具体而言,传统媒体企业在与新媒体进行融合的时候,应在内部进行专门新媒体部门的建设,将之纳入到企业运营管理和部门运作中,如此则有利于全媒体时代的规范管理及运营的实现。同时,传媒行业协会与地方政府也须注意发挥作用,制定符合当地新旧媒体融合的规范,以指导新旧媒体在全媒体时代下展开良好融合发展。在国内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中,中央电视台作为新闻舆论机构与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取得了较为亮眼的成绩。一方面,其通过“融媒体”演播室的创建,打造出了一个“高质量交互+新闻现场+同场感”的社交平台。“央视新闻”新媒体在《候鸟迁徙》这档直播节目中,串联起电视直播、记者连线、手机移动直播,首次构建出围绕手机用户的“融媒体”演播室,实现了“三合一”,即电视、用户和新媒体,提高了交互直播的质量。在互动直播中,总阅读量五天便超过了1.1亿,触达用户在2000万以上。另一方面,积极探寻小屏反哺大屏的实现方式,探索和大屏的差异化直播。“央视新闻”立足重大选题,在我国的两次发射任务中,即天宫二号和神州十一号,分别进行了独家新媒体直播机位的设置,并通过大屏进行精剪直播视频的播放,实施了差异化直播策略,取得了较好效果。

(二)改进融合思维,促成1+1>2的发生

在全媒体时代下,为了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不只是单纯的1+1=2,也就是不能只是将两者的资源加在一起,传媒行业要改进融合思维,进而得到1+1>2的效果。因此,传媒行业协会要起到牵头的作用,通过集中培训及知识讲解等方式,使传媒从业人员能够对两者融合的重要变化及显著效益有更为清楚地认识。并且,帮助传媒从业人员对两者展开融合发展后,在舆论引导和信息传播等方面的优势、变化有着更多了解,同时引导传媒行业从业人员重视自身融媒体操作能力的增强,以不断促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良好融合。

(三)创新采编方式,体现新旧媒体的运用功能

新闻资讯有效传播的一个重要前提便是新闻采编,注重改进和创新新闻采编方式,对于全媒体时代下新旧媒体的融合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不断创新新闻采编方式,能够使全台新闻板块采、编、发程序与方式出现良性改变,使新闻分发速度得以提升。具体而言,借助微信、微博、APP、网站等新媒体、广播(准点播报或连线直播)先进行简报处理,然后电视新闻栏目再详细与跟踪报道,一线记者与各个新闻采编部门要注意联动、新闻要及时、要共享资源,做到融合而不是合并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良好融合,需要在具体新闻播报工作中进行融合,将新旧媒体的运用功能全面体现出来。

(四)借助短视频,实行“碎片化”整合战略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应积极迎合現代人“碎片化”的阅读习惯,借助短视频的力量。而要做到这一点,新闻采编人员需要具有优秀的新闻编辑能力,可以在1分钟以内的视频中清楚表述一个新闻事件,进而吸引更多受众的注意。“碎片化”整合战略的实行,需要结合人们的阅读习惯以及网络传播的特点,以使人们对媒体信息的关注得以增加,提高短视频编辑质量,使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形成有效的合力,从而实现两者的融合发展。例如,《人民日报》在全国人大新闻报道中,就采用了短视频播报的方式,调动了年轻人参与国家大事的积极性,取得了较为良好的社会舆论引导效果。

结语

总之,在信息技术不断更新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我们迎来了全媒体时代,其对于现代社会的进步有着深远影响。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是全媒体时代下的必然趋势。作为信息传播者,不管是传统媒体亦或是新媒体都应利用彼此的长处与优势,互利互惠,实现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伦立松.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时代的转型分析[J].新闻传播,2019(1):24-25.

[2]张咪.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新闻编辑的转型研究[J].艺术科技,2019(7)':119-120.

[3]郭坤.传统媒体新闻报道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实现突破[J].记者观察(下),2019(3):46-47.

【作者简介】吴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亚非中心土耳其语部翻译。

猜你喜欢
全媒体时代新媒体
全媒体时代的时政新闻创新
全媒体时代文学评论的寻路与重建
全媒体时代高校新闻人才培养应对舆论新环境改革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