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出版社开发区域性专业课教材的思考与实践

2020-07-23 06:16林孝栋
新闻传播 2020年8期
关键词:区域性开发

【摘要】分析中小型出版社大中专教材的出版现状,加强编辑策划组织,就编写队伍、选题规划、内容设计、营销推广等方面采取聚焦于区域优势的思考。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改革成果和师资水平发展三个相关的角度阐述专业课教材的区域开发的实践。

【关键词】中小型出版社;专业课教材;区域性;开发

一、中小型出版社大中专教材的出版现状

当前大中专教材主要有国家级规划教材、省级立项教材或审定的优秀教材、学校组织编写的校本教材,以及出版机构在全国征集作者、遴选知名专家组织编写的教材。但也不乏有一些内容陈旧、质量较低、创新不足、很难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教材也到达学生的手中,挤占了优秀教材的市场。中小型出版社的大中专教材市场占比逐渐下降,从出版需求与目的分析可概括為以下几个方面:

(一)竞争日趋激烈,生存空间被两头挤压

据2018年统计显示整个新闻出版产业已有21家集团资产总额超过100亿元,分析其产品结构和销售数据可知,部分集团通过聚焦大中专教材出版业务而降低经营的风险性。发展较好的传媒集团出版业务水平普遍领先,传统教材出版强社规模化投入教材建设引领探索示范作用依旧明显。教材出版的门槛提高,出版社之间竞争更加激烈。

下游教材经销商的产业链延伸发展需求主要表现在,利用关系营销优势,不满足于微薄销售利润,站在市场的最前沿积极向前端出版策划一体化发展。商业化运作下的公共基础课教材利润可观,激励出版从业人员有更多的发挥空间,编辑、院校代表、书商的公关导致部分老师不愿意接陌生电话,但因营销政策不同往往书商能够在最后胜出。好在教材管理办法的制定、出版业供给侧改革从顶层设计上扼制无序竞争,为教材出版发行指明了方向,但也增加了难度。

(二)项目教材出版,投入不小收获不多

项目教材包括院校为提高教学质量与改善教学条件而申请的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往往包含有特定教材的出版项目,部分院校为支持教学改革落实而立项资助出版教材,建设专业基地或提高实验实训实习的水平而设立的特色教材等情况。一方面,学校组织高水平的教师编写,但是由于学校的层次不同,师资力量差异,特别是面临转型的学校急需要部分特色教材作为教学依托,这样的教材往往时间紧、任务重、普适性较差,因此部分书稿质量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多数院校的特色教材出版采取招标制,出版社为按时完成项目一般是不会退稿,审校编校的时间匆忙。此类项目教材以职业院校教材居多,项目统一招标每种普通教材资助三万至五万不等,且自编自用。原先中小型出版社还能作为一项常规业务去完成,但现阶段出版业提质增效压缩品种、编辑生产成本快速增长、教材版本修订加速等情况,此类校本教材项目的选题若不能再次开发,将成为出版社的鸡肋。

(三)自费出版低水平重复,法律风险加大

有些作者因为评职评定的需求,因而自费出版主编或编著教材,然后推荐给学生使用。一般情况主管领导是建议优先选用本校教师出版的教材,且有时不同教师编写同一课程多版本教材,协调教师轮流选用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部分用量较大的自费出版教材,相关人员存在自行印刷以获取更多利益的情况。此类目的不纯的自费资助出版,往往因监督缺失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下降,法律意识淡薄而滋生腐败。有些质量较高的基础课程教材也存在同质化与覆盖面不足的问题,重复建设与出版资源浪费情况突出。责任编辑或出版单位把关稍有不严格,将存在出版导向风险、编校质量风险、版权纠纷风险和经营法律风险等。

(四)无人问津的小众教材,也食之无味

新兴学科、紧缺专业、实践课教材、专业选修课教材等因量小面窄,没有达到成本核算的临界点而遭遇出版困难,而一直使用陈年的老教材或自印讲义。情况稍好些的量小面窄的专业教材,也仅仅是筹集出版后,主编再无精力去修订,导致教材内容严重滞后于学科发展水平,更谈不上新技术应用,教材与教学脱节情况严重。

二、加强专业教材区域性开发的建议

如何疏通目前教材出版存在的不足,一并解决教师发展的需求、课堂教学的需求、特色学科建设的需求,中小型出版社如何在教材建设中突出特色,出版精品?(韩非子》有云“随时以举事,因资而立功,用万物之能,而获利其上。”一方面,利用中小型出版社的自身优势;另一方面,要有分析现状,因地制宜,顺应趋势的动力,教材出版可以大有作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区域性开发。

(一)优化作者队伍

教材管理办法的制定为优化作者队伍提供了必要性与可行性,建立优秀教材编写激励保障机制,着力打造精品教材。知名专家一般都已有代表性的学术专著或是经典教材,对于出版教材修订重视程度不够,但是请他们评审、指导开发教材是没有问题的。省级教育部门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组织制定体现区域学科优势与特色的教材规划。整合区域内多方资源成立教材编审组织,充分地发挥知名专家的号召力、专业学术影响力、行业领军者、学科带头人的作用,遴选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与生产一线专家组建教材的编审委员会,带领激发这些有意愿、学术水平正在提升阶段的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编写出版优秀教材。通过巩固并提升编审组织聚合效应,促进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的交流合作,培育更为优秀的作者资源,吸引更多的出版资源来到出版社平台、提升出版社品牌影响力,有梯度的构建作者队伍,让作者与出版社一起成长。

(二)强化选题方向的区域普遍适用

以专业教学国家质量标准为基本遵循准则,适应地方高校面向行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理论课程体系与实践课程方案的选题。一是区域资源特色明显的特色专业选题,融入地域资源,如“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西部地区、海南区域、城市群发展等地理标志,语言、民俗、文化的地域人文社科领域专业的特色选题等。二是紧密结合区域优势产业的选题,编写应用型教材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企业技术岗位专家参与编写,落实新工科、新农科等专业建设成果等。三是立足区域人才培养需要创新选题,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教材以及紧缺、薄弱领域的教材开发,如人工智能、农业机器人、无人机等新设专业急需的教材,以及紧缺的实训课教材。

(三)深化特色内容的设计

设计专业教材内容框架的系列化、立体化,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联合使用,避免不必要的交叉和重复,保证科学性、完整性的同时减少篇幅,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对于组织编写教材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双高”建设职业院校来说是人才培养理念和教学计划的输出,对出版社来说一旦有一种教材被选用,在口碑效应的联动下大部分专业课教材都会选用这个科学完整的体系。其次,传统科学知识点编排的教材,改革为适应碎片化阅读的节点化编写或案例模块化,适应当前学习习惯,结合教学改革的先进成果,加强富媒体的学习环境,配套必备的教学资源等,更加方便青年教师选用。最后,应用新技术融入教学新形态要做到形式与内容并重,且两者相辅相成。

(四)细化营销提高精准性

营销融入选题开发全过程的营销机制,利用出版社自有的ERP或调研数据以及相关的作者推荐,共同探讨区域性专业教材的出版与选用问题。从选题市场调研开始,编辑与发行就合作,确定具体的营销推广方案,出版过程中更要不断地强化,系列教材的作者带头选用,影响他人选用,收集使用反馈信息,整理后为修订或重印做准备。出版区域化的教材具有明确的目标市场,在较小的细分市场内适当应用精准营销,提高覆盖率,同时提升作者及其所在院校的知名度。

三、专业教材区域性开发的几个案例

基于大中专教材市场选用者的角度分析,可有院校层级、教务处层级、教师层级三个视角,遵循教材选用原则层层把关。开发区域性教材与院校建设特色学科、部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及教师自身发展三个方面紧密结合。

(一)依托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开发区域性专业教材

更多的新本科院校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积累,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优势,以及具体的办学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出版社可依托培养目标共性开发区域性教材。正如都市型农业院校教材的建设,依托北京农学院、天津农学院、仲凯农业工程学院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定位,编写具有“京津粤”区域发展特点现代农业特色精品课程的教材,合作开发取得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丰硕成果,出版了《园艺植物栽培学》《生物化学》《园艺师实训教程》等一大批优秀教材。区域内同类型高校合作开发教材,积极落实教育政策和教育发展的契合点,并集中精力于某个专业,有规划、有组织、有过程地开展教材出版工作。同时依靠跨校、跨区域联合编写教材的桥梁作用,可相互借鉴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大纲,符合创新协同育人的机制。解决独立编写教材在内容方面科学性、适用性不足的问题,且能保证专业课教材的用量,使得教材出版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二)结合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成果开发区域性专业教材

教材是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成果的物化,教材开发充分地体现课程的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安排、实训实习设计、评价方式等一系列的改革与实践探索。例如,安徽科技学院根据“种子科学与工程”特色专业建设与实践的成果,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且具有区域特色的教材,组织编写了适用于黄淮地区的农作物种子生产特点进行实践教学的系列教材《种子加工与贮藏》《种子实践》《种子经营管理学》等,充分地应用研究成果避免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各自独立的局面,为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起到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特别是在新工科理念指引下,一批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及新增的应用型本科专业,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指导。为响应这一号召挂着“应用型”的教材很多,但真正适用的很少。如何解决这一难题,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就“食品科学类专业”以中原城市群为中心推动各区域合作联动,探索开发了既具有一定理论宽度的教材内容,又能重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的应用型教材。应用型教材促进校企合作效果较为显著,得到了各院校的大力支持,教材凝聚大批的知名专家、资深教授、行业骨干的参与,经过努力已取得初步成效。

(三)以促进学科师资水平发展为抓手开发区域性专业教材

作为学科建设主要抓手的师资水平发展与教材编写出版是相辅相成的。地方高校教师队伍受教师来源、教育背景、教师诉求等方面客观因素影响,形成单一同质学术化发展,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应需的技能了解和掌握不足,不利于高校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随着教材管理办法中支持保障教材建设工作的逐步落实,完全由本校教师编写,仅本校学生使用的自产自销的教材出版“闭环”将会有所改变,名家出版精品教材观念将落地生根。而多方协同下教师间交流也将打破学术壁垒,促进专业学科在区域内得以较快发展,最终影响区域内学科师资水平的整体提高。例如,西南区域地理位置决定着开设风景园林专业的院校各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再加上交流不便,体现区域特色的教材紧缺。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通过调研组织“西南地区风景园林专业”教材编写出版工作,以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为依托组织的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组织多次会议积极讨论编写教材的品种、编委、內容等。在交流过程中探讨了教学大纲、分享了教学经验、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以及课题交又等等,出版了区域特色鲜明的《园林树木学》《风景园林遗产保护与利用》《风景园林设计表现》等教材,促进了区域专业教育水平和专业人才培养能力的提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教师队伍的区域化发展。

结语

无论新技术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如何创新,新形态数字化教材及相关平台的开发如何方兴未艾,随着普通本、专科招生规模的稳定,大中专教材总体市场份额虽然不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个别就业形势不理想的专业学生数量已经有所下降。因此面对激烈的竞争,中小型出版社为有效地避开教材出版强社的目标市场,占据几个小众细分市场的较大份额,深入开发区域性的专业课教材,作为国家和省级规划教材的重要补充,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供中小型出版社在选择教材开发战略时参考。

参考文献:

[1]舒英杰,时侠清,等地方应用型农科高校专业课教材建设的思考——以安徽科技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6(9):108-110.

[2]陈琪琳,鲍浩波.高等教育教材出版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思考[J].出版广角,2014(9)上78-80.

[3]范双喜,乌丽雅斯.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教材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以北京农学院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5,6(6):6-9.

[4]梁爱荣,刘军,汪春林.多学科背景融合,通用和特色并举——“西南地区风景园林专业教材”策划思路与过程[J].科技与出版,2017(5):54-57.

[5]李松丽.循证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队伍的区域性质量建设——以某应用型本科高校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7,38(17):71-74.

[6]教育部《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EB/OL].(2019-12-19).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moe_714/202001/t20200107_414578.html.

【作者简介】林孝栋,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编辑;研究方向:出版发行研究、工商管理。

猜你喜欢
区域性开发
区域性商贸流通业发展中的物流战略方案
少数民族地区区域性网络教研共同体的建构
临夏州一次副高外围区域性暴雨天气分析
浅谈动力总成骡子车开发方法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在线投稿与编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