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茶山不老,倚邦人常青

2020-07-23 08:45初霁
醒狮国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茶山茶马普洱茶

初霁

普洱茶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原产于滇西南,因集散于普洱府而合名,元朝时被称为“普茶”,在明朝万历年间才定名为“普洱茶”。普洱茶历经千年的岁月流转,积淀下了无与伦比的文化宝藏,从三国时的“武侯遗种”到《红楼梦》中的“女儿茶”,几经轮回,历经风风雨雨,目睹人间百态,遗贸下悠久的历史文化。

探尋普洱茶文化,倚邦茶山是个绝对不能绕过的地方,普洱茶在清代辉煌了170年,第一块基石便是倚邦,它是云南普洱茶六大古茶山之一,也是六大古茶山中海拔较高的茶区,香高馥郁,茶汤细腻,苦涩味轻,回甘好,清心爽口,品倚邦,苦甜交融而又暗含霸气的醇厚滋味,饱满的口感让人心醉,卓而不群的香气隐现君子之风。

倚邦古茶山位于西双版纳勋腊县象明乡,从普洱往南行沿着茶马古道经思茅、倚象、勐旺过补远江便进人倚邦山,倚邦茶山面积约360平方公里,包括原倚邦区的一乡和二乡,南连蛮砖茶山,西接革登茶山,东临易武茶山,习崆、架布、曼拱等子茶山皆在其范围内,共约19个自然村组成倚邦茶山。倚邦在傣语中,被称为“唐腊”倚邦,即茶井的意思,倚邦茶山下面有很多寨子,古树茶都极为优秀,其中倚邦(正寨)、曼松、熠崆、架布、曼拱等都是著名的茶叶产区,曼松更是作为贡茶进人了朝堂,为清代皇家最重视的贡茶之一。如同每一个地域的开端,倚邦凭借着丰富的茶树资源与优握的种茶环境,最初吸引了人们迁移到这个偏远山林中定居,开始了这个地方的传奇故事。而倚邦古镇的起点,仅是商贩到倚邦茶山采购茶叶所必经的一个落脚点,马帮们驮运茶叶停靠于此,这也就是后世闻名世界的茶马古道的起点。先有了茶,而后有人,倚邦古镇因茶而生,发展成为商贩云集、人口繁密、车水马龙的集镇,几百年来,这里一直是著名的普洱茶产区,并发展壮大成了除普洱、思茅之外的大型茶叶集散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造就了品质一流、醇香回甘的倚邦古茶,随着茶叶市场的不断壮大,几条商道以倚邦为中心,向周边四通八达地辐射开去,通往西北运进川、康、藏,从东南运到老挝、越南、泰国、香港,再经海上销往日本、欧洲。马帮们以倚邦为起点,翻山越岭,日复一日奔波在这些商道上,用血肉之躯走出了一条条承载经济文化的大道——茶马古道。

早在唐宋时期倚邦就已开始出产茶叶,明末清初是倚邦茶发展最为繁盛的时期,吸引了无数茶客和商人涌人,往来云集,饮茶品茶风靡一时,倚邦也借此一度成为六大茶山之首。直到清咸丰年间,清王朝日渐衰落,加上滇西发生战乱,法国人割占了西双版纳的土地,大批种茶人背井离乡,倚邦及相邻的茶山开始走向衰落,可即使茶叶遭受了空前的打击,倚邦依然还有十多家老茶号在坚持经营,茶马古道的重要地位也未曾改变过,倚邦作为茶马古道重镇的重要地位已经永远的载人了史册,被人们所铭记。至今在台湾、香港还有人珍藏着倚邦和易武的七子饼茶,据说保存期上80年的倚邦和易武的七子饼茶可以和黄金等价。

倚邦最终的衰落是在1942年,攸乐山的攸乐人起义攻进了倚邦,三天三夜的大火将倚邦烧得残垣断壁,成了一片瓦砾,几百年筑就的古镇毁于一旦,无数精美的建筑化为灰烬,随后而来的瘟疫更是雪上加霜,本就岌岌可危的倚邦遭到了致命一击,陷人绝境,曾经人声鼎沸的经济中心倚邦就这样没落了。以茶为生的农户和商人们被迫远走他乡,土地荒芜,满目萧条,昔日车马喧喧的古镇和街道苍痍满目,如今再走进倚邦,还能闻到古茶的清香,还能看到茶号遗址、街中央的青石条,大殿的柱脚,破损的石狮,地里的压茶石,墙脚的古匾等等,这些遗物、古迹是凝固的历史,记载着倚邦的伤痛和它曾有的传奇,诉说着倚邦曾经的繁华,承受着岁月的侵蚀,无声地叹息着历史的沧桑与悲哀。

经此一役,倚邦经济变得萧条了起来,这里成为了贫困山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昔日千金难求的贡茶没有了销路,熙熙攘攘的城镇变得环堵萧然,倚邦农民的生活变得困难起来,鼎盛时居住多达千户的城镇如今只剩下百十户人还在守护着先人种下的茶树,他们大多为茶商的后裔,不愿将祖先的财富丢弃。而倚邦古镇辉煌的过去成为了当地居民口口相传的故事,这些故事不知流传了多少年,却从未褪色。他们也从未放弃过复兴倚邦的希望,一直在想办法重振倚邦茶的雄风,家家户户仍守住旧业,种茶做茶,虽然这里不见了当年的繁华和喧嚣,但这片水土出产的倚邦茶依然内涵丰富滋味醇厚,是普洱茶中的精品。2014年,当地第一家庄园发展模式的茶企被创立,当地人融合了当代新科技的同时采取古法土灶铁锅全手工杀青,竹编簸箕席巴全日光干燥,再经传统石磨定型压制,较好呈现了昔日倚邦古茶风采,让外界再一次看到了倚邦茶,想起了倚邦的传说。

随着当地人的不断努力,最近几年,兴盛的茶产业让倚邦茶农富了起来,并吸引了更多外地茶商来到倚邦建厂、购茶。如今,倚邦随处可见茶庄、茶室、茶叶初制所,沉睡百年的倚邦茶山苏醒了。据不完全统计,到去年,倚邦村有茶叶初制所100多家,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茶园和茶室门面,收人不菲。随着倚邦茶的复兴,倚邦诸多沉睡的普洱茶历史文化逐渐被解锁,为了做好古镇和古茶园的保护工作,当地政府不断加大投人力度,修建了24公里砂石路,加强对遗存古迹的日常管理保护工作,对古镇遗存下来的关于茶叶管理的村规民约的石刻牌匾等遗迹进行统一管理,保存了古镇的历史文化品位,并开发出更多的旅游资源。悠长的时光,就这样在岁月的更替中悄然流淌。

在中华茶文化的历史演进中,着真、善、美的崇高精神始终蕴含其中,普洱茶文化作为中华茶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早已融人广大品饮茶者的生活,传扬到了海外。普洱茶文化内容十分广泛,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早已与云南民族文化融合,在这个特殊的文化背景下,它不但包含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更具有文物价值和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价值,茶文化的茶艺、茶道、茶德,通过茶的生产制作而产生,随着品茶鉴茶而升华。倚邦的传奇故事让倚邦人民在长久的侵染下拥有了勇敢、坚强、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美好品质,而这些精神又在倚邦人做茶的过程中被注人倚邦茶,传播到世界各地,可以说,倚邦茶本身就是历久经年的一段历史文化。品鉴倚邦茶,除了其色香味之外,更重要的是了解倚邦的人文历史和精神文化,让人们对倚邦茶文化的精神及灵魂有充分的了解,它与自然、民族、经济、文化紧密相连,其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随着人们的观察、体验、联想,早已从饮茶的物质享受上升到茶与人生哲学的结合、并上升至哲理高度的精神展现,陶冶个人情操,并传播中国文化,为倚邦茶插上腾飞的翅膀。

倚邦,海拔最高古茶山,浴火涅槃,因茶而荣耀,因茶而重生。

编辑/徐展

猜你喜欢
茶山茶马普洱茶
茶马古道的前世今生
收藏普洱茶对市场供需量的影响
茶马古道
快乐茶山行
茶山谣
万亩茶山 十里飘香
普洱茶怎么泡
骑行“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
普洱茶叶加工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