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识道一杯日常茶

2020-07-23 08:45方蕾
醒狮国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茶会茶道讲究

方蕾

我参加过一场很讲究的茶道沙龙,席间喝明前茶,听古琴奏《鸥鹭忘机》,打香篆的老师执着于让每一个人观赏香篆的模样,仔细闻,燃香里有乳果的清甜。来宾包括我都穿着素雅的棉衫(这是茶会主人的唯一要求),大家端坐着,气定神闲地端杯、交谈,在很宋朝风格的茶室里,赞叹插着松竹和小苍兰的花器很美。不可否认,所有陈设都是美的。当有人谈到千利休先生和日本茶道,我听到的唏嘘都是较柔美的,大致是在慨叹中国茶道式微但好在这一群人还在践行。深夜,做客的人散去,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收获与疲倦。

这般喝茶论道,身色清绝,的确是对美学的介人,茶壶点兵几次,我却仍想着回家独自再喝一杯自在茶。太多逸发风流的神思,在茶道沙龙被郑重地需要,其实是一件挺不轻松的事,让我在喝一杯日常茶的时刻里,暂且慵懒休歇吧。

或许每个人对茶道的理解不同,正如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心灵景象,对于我而言,识得茶道,不过是在喝一杯日常茶时。

这味东方的茶,从做药用时被看见它的物理属性,到成为权贵阶层消遣的内容时,它又是品味心性的载体,再到历史上的今天,它已是处处人家都能拥有的日常。这是商品维度茶的身份迭代。巷尾、湖上、桥洞下,处处可喝茶,时代的沸水将茶冲荡了一遍又一遍,但不会淘洗掉茶道的存在。中国历史里几朝几代倾注在茶里的道,本就不是日本茶道的严谨程序,它更像是一种心灵上的领悟,是一种态度和真心,也是一种淬炼于生活后的内视。

所以我觉得,我参加的那很美很讲究的茶道沙龙,更像是一场水准极高的茶艺雅集,彰显着美学和艺术,是向外的力量。而茶道,更像是向内的叩问,对心的观照与慢读。

我是在喝一杯日常茶的时刻里,识得一点茶道的况味。

一个人在屋子里,是侘茶的“侘”,一个人在屋子里喝茶,是我生活里的日常。人宅居家里,茶与心都与他人外物保持着距离,于是心有了空间,这空间有留白的深意。千利休先生提出的侘茶,诧是寂,寂有孤清之感让人生畏拘束,如日本茶道的约束。但人在屋子里喝一杯日常茶,趋的不是寂,是静。

一杯日常茶,是不必过多修饰的饮茶时分。不必穿着中式棉衫,不必焚香或插花,甚至连茶席也不必布置,不必刻意止语,美也不是必要性。喝一杯日常茶,行茶的流程也疏离了茶道的规范,去掉了一点仪式感,再暂忘了一些章法,显得更闲逸自我。看似最不接近于茶道演绎的过程,却恰能回归自己最舒适的状态,这是对心的一种款待。

木村宗慎先生,也是在日常里款待自己的心。读《一日一菒》,总觉得这位作家的茶道时刻十分自在。书中不说茶,但和果子离不开茶,每一份和菒子,对他来说就是一场茶会。我想,这三百六十五场茶会,大部分都是作家在对谈对饮自己的心。日常的茶席间,他自己的心灵景象,就是他悟得的茶道。在这样的践行里,他提出茶道要破开约束,进人自由自在的境地。

还有什么比一个人喝杯日常茶更无拘束的茶事呢?木村宗慎先生通过一日一菒,表达他款待上宾的真诚心意。人生更多时候,真正的上宾是自己。栖栖遑遑世间行事,我们每一个人,最需要宽慰的是自己,最需要款待的是自己的心。有人在郑重的行茶间,丰盈内心,有人在推己及人的分杯时,疏解得道。不同的人,有能感知到的不同茶道。对于我,无拘束地为自己泡一杯茶,比在讲究风雅的雅集上举杯,更能让我呼应到内心。在艺圃延光阁喝茶,靠水临窗,二人对坐,盖碗言笑,那一时刻内心感受也很充和,但没有什么间隙,能让我想想丘壑间的心事。

我把喝一杯日常茶的时间,叫做我自己的茶道时刻。道法自然,大道至简,简简单单喝一杯日常茶,是我在日子里真实、致用的场景,识道一杯日常茶,是生活的一种丰钾物致知。

但识道一杯日常茶,并非等同于一切从简。日常茶的简单,在于不强求,但它依然是具备审美的。自我感受上的舒适,也是一种美学体验,一杯日常茶的道,是在不强求的美学场景里,疏解自己。

可以在褥热的午后,大口吞下一杯放凉的茶,也可以在晚来天欲雪时,剪下梅花插瓶,喝一杯茶。宾客在雪停时散去,万籁俱寂,煮一壶茶,专注地看茶叶沉浮,那是一杯给自己喝的日常茶。

没有洁净的雨露清泉来御茶,又有何妨呢?历史上美好的御茶之水,早已润泽过心境。“琥珀杯倾荷露滑,玻璃槛内柳风凉”、“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是曹雪芹先生的审美,在炎夏采集荷叶上的露珠沏茶,在冬夜用洁净的雨雪之水泡茶,是簪缨贵胄的讲究。“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是闲逸文人的情趣,白居易用山泉煎茶已经很风雅,更有活得活色生香的张岱,推崇出了楔泉。楔泉煮兰雪茶,香气馥郁,可惜这楔泉因名气大振,后来被封锁住,只允官用,最终又遭人破坏。太精巧之物,来之不易,所以失去时也会惘然,不如日常茶,来得轻易,得失都从容。贵胃、文人煮茶的精致,通过水为载体,最终彰显的是人的一颗会生活的心。对于我来说,存一份这样的水太难,而喝一杯日常茶时的心情,却并不逊于他们的心。无需刻意等待别致的水,因为美好的水流淌過你的认知,你归纳过的一切,都是心中道的组成部分。

美物无数,自有枯荣,我们并非要得到足够多的美物,才能从美中得道。我们也并非要喝过规范仪式里的茶,才能感受醍醐。我们爬出浸渍内心多年的沼泽,也许不是经高人指茶点化,而是在一个特别平常的早晨喝下一杯茶时,倏忽就有了力量。一杯日常茶,是我们每个人都能触及的人口,那些在2020年的春天里苦尝了失去的人们,别人怎么安慰都是外力,最终也得在日常里,拍拍时代里的灰尘,嚼碎了肩上的山,找一条自己的道走出来。

编辑/徐展

猜你喜欢
茶会茶道讲究
体验茶道魅力
论新时代中国茶道精神
吃火锅的这些讲究,你知道吗?
茶道人生
健康吃饭有讲究
《茶道六百年》
冬季若上“火” 食“冷”有讲究
“茶会”九问九答
偏离的茶味
如何办好一场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