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高校工匠精神与课程思政融合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

2020-07-23 06:20王晓敏李福全
商情 2020年30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王晓敏 李福全

【摘要】本文尝试将“工匠精神”的培养与“课程思政”的核心精神内涵融合到艺术高校专业教学环节之中,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意识,同时有效提升学生的过硬专业综合能力,完成高校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工匠精神  课程思政  教学模式

艺术高校是为新中国的建设培养合格艺术人才重要教育机构。将“工匠精神”与“课程思政”的精神内涵有机融合到艺术高校专业教学环节之中,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主渠道作用,对于推动艺术类高校的教学改革方向、提升教学质量以及人才素质提供了较为完整的理论支撑。“工匠精神”与“课程思政”是新时期国家战略中对于落实“制造强国”与高校教育的综合教育理念提出的具体要求。一些高校积极探索构建全员、全课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取得了初步成效,也为艺术类高校的教学模式探索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本文针对目前艺术类高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政课程教学的现状,研究如何进行艺术类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中加强工匠精神的培育;如何加强思政课工匠型教师的培养、实现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政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以及构建工匠精神培育的教育教学机制和实践体系等策略。

第一、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拓展

1、创新力量的驱动

工匠精神根植于传统手工业,是从事手工艺劳动者对待工作的基本态度,也是传统工匠文化知识体系中的的重要核心部分。当今人类社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生产工具的巨大变革,人工智能的自动化生产方式,促使的工匠文化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与转型,然而工匠精神体系的核心价值和社会功能依然发挥着持续的力量,敬业与创新作为工匠精神蕴含的最为核心的要点,在当前的国际竞争中愈发重要。回顾不久前的“中兴事件”以及持续被打压的“华为事件”,只有在所有行业中一如既往的执行艰苦奋斗、精益求精的勇攀科技高峰的工匠精神,才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企业如此,国家亦是如此。因此,当工匠精神蕴含的职业价值、行业理念、群体思想、行为指向等等成为普罗大众和国家民族的理性觉悟时,必将发挥其重要的社会效能。

工匠精神在相对较为封闭的社会环境中,更加强调技艺的坚持与传承,是对传统和行业规范遵从的体现,不过,传承并不等同于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其中包括着追求不断的突破与创新内蕴,所谓的“一招鲜吃遍天”创新思维也是工匠精神的客观反映。当下的中国,正面临着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关键时期,中国制造 2025 强国战略的提出,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的改革,使得传承与创新的关系被重新排列,创新已经成为当今中国发展的必然趋势,也为创新获得了无穷的动力。

2、个体发展的诉求

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确立了通过“三步走”完成制造强国战略目标,要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在综合实力方面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四十年前,改革放基本国策的确定,中国正式向世界敞开大门面向世界,中国人民通过自己不断的辛勤付出,逐渐将中国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工厂”。然而,中国再取得经济突飞猛进发展的同时,资源的过度开采、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加之,产业结构的配置不合理,劳动成本的增加,使得劳动密集型的代工产业越发难以获得更加合理的附加值。从“中国制造”提升到“中国创造”的产业转型和升级已经成为保障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社会的个体,在面对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时代浪潮中,也要与时俱进,主动完成社会对于个体的提出的专业技术能力、发展能力及适应能力。

高校院校的大学毕业生承载着更多的行业开拓、升级创新的重任,工匠精神则是当代大学生个体在职业发展,岗位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品质。依据本课题团队所做调研报告显示,艺术类高校的在校生大多缺乏工匠精神意志呈现,首先,他们缺乏从事艺术事业的远大理想与抱负,往往将目标定位于找到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其次,目前高校在校生独生子占绝大比例,社會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的缺失,导致在校大学生自私懒散等不良思想弥漫严重,这与工匠精神专注、敬业的品质要求存在较大差距;第三、高等艺术院校教育的松散性和自由性,使得学生与社会有了更多的接触机会,由于在校学生心智与身体发育的不均衡,对于社会不良风气的抵御能力较弱,容易对学生的社会认知和价值判断产生消极影响。综上因素,艺术类高校学生对于社会认知不足,受拜金主义、娱乐至上等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自我要求不高、专注学习的动力不足,导致大部分学生与工匠精神所须具备的精神品质存在较大差距。

新时代的工匠精神更多强调从业人员的人专业精神、文素养、职业态度和职业意识等,是对技术服务于人的生存、发展所作出的时代回应。在工匠精神的正确指引下,个体发展过程中的消极作用可以有效避免。因此,工匠精神是作为一种职业态度,更是一种个体发展诉求的体现,能够激发从业人员强大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

3、“技道融合”的当代体现

从事手艺的人谓之工匠。在机器大生产替代传统手工业之前,工匠是传统工业技术的主体,在技术形态上以手工劳作呈现,以家族性或师徒方式进行地域性的传承,曾是中国农耕文明中最为坚实的实践者,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重要缔造者,古代工匠对待手工劳作产品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依然为世人所敬仰。现代工业文明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今已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时代,传统的工匠精神内涵也随着社会的变革得以拓展。对于高超的“技”的追求曾是中国传统工匠的重要追求目标,在追求精湛技艺的同时,同时也包含了朴素的创新精神,所谓“出类拔萃”、“一招鲜吃遍天”词句可见一斑。现代工匠泛指在生产、服务第一线能够提供高超技术与技能的创新型产业人才,现阶段,我国的产业结构正面临着深刻的变革,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凸显了我国现阶段对于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与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世界上的工业强国,都极其重视对于技术工人的培养,以德国的工业产品和瑞士的钟表为例,其精密的做工和扎实的质量都享誉全球,而中国虽为“世界工厂”,但涉及到精密加工、精密装配、精密检测、精细化材料热处理以及高精密传感器的研发等领域几乎自行生产,这种情况于国家长远的战略的落实实属不利。近年来、中兴事件、华为事件的发生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证明了我国提出的要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战略的深刻含义。

“技”包含有技术、技能和技艺的含义,强调改造自然的手段与方法;“道”则属于人精神活动范畴,更多体现在人对于自然环境与社会关系的认知态度。在工匠精神的范畴内“技道融合”则强调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对于所从事的工作要进行潜心的研究、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要有善于把握机会取得成功的勇气,也要有戒除焦躁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还要在熟知广泛知识的基础上,有一项突出的技能,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的决心。在当下时代背景的语境下,“技道融合”可以理解为是一种人文情怀价值观和人生境界,古代工匠穷尽一生的才智所追求的精湛技术,其终极目标是通向“道”。现代工业的技术人员只有将“尚巧”的创造精神、“求精”的工作态度规范在“道”的要求下,在技艺高超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更好,以达到登峰造极的道技合一境界,社会才能得以和谐有序发展。

第二、工匠精神与课程思政融合教学的必然趋势

1、艺术类高校发展的内在需求

“工匠精神”与“课程思政”融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推广,是二者育人理念耦合的必然结果,也是时代发展对人才素质所提出的要求。“工匠精神”与“课程思政”在育人理念上一致的特点,真正实现了提升人才培养素质的精神使命,成为艺术类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

当下中国高等艺术教育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加速,与其它学科一道使得其经济价值和工具价值得以彰显。艺术高校作为专业性的教育机构具有应用型高校的典型特征,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更加强化实践教学,建立健全实践保障机制,校内外实训基地密切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成为应用型高校的发展趋势。原有高校的教育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加快了知识的传播速度和运用效率,同时造成了“唯工具论”“唯技术论”弊端的抬头,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和人文素养被削弱和淡忘。“重传技,轻育人”的误区导致艺术类高校的教育出现分裂和美育教育的失落,艺术类高校毕业生出现“美盲”的状况也就不足为奇。近年来,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等战略持续升级,艺术类高校毕业生的素质和水平如何能够与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需要多方面的因素同时合理解决。社会的发展需要高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培养过程中注重人的德行、精神和品格的养成,让艺术类毕业生能够适应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的人才需求,也是落实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培养目标的内在需求。

2、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

目前高等院校在校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团队意识、奉献精神有所欠缺,艺术类高校学生性格往往都比较自我,呈现出“放荡不羁”的特点,教学过程中“重技能、轻思政”的情况也相对比较普遍。在教学环节中,专业教师一般只负责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思政课程”作为公共课程集中学习,导致“工匠精神”的培养、思政课程往往与专业教学交集较少没有形成合力。

“课程思政”的适时提出,符合了当下对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于工具理性和人生价值的和谐发展,完成教育的本质和育人的终极目的,充分体现了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工匠精神体现在艺术类高校的教学过程中,始于对艺术职业的基本认知与热爱,艺术类高校承载着为新中国美术领域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历史责任,范围包括造型艺术、城市规划与设计、工业产品设计、服装艺术设计以及数字媒体传播等等,主要满足新时代人们对于精神审美需求和审美视觉产品的设计与制作,同样是工匠精神的传承人群。诚然,当今中国艺术的状态也处于新旧交替的重要历史节点,具有双重审美的时代特点,担负着复兴传统审美精神的精髓与世界艺术融合构建的使命,同时承担着社会美育的责任。工匠精神强调“尚技”与“崇道”的辩证统一,在辩证统一中发挥个人的艺术主张与见解。艺术类高校学生需要在获取熟练掌握工具性能的同时,同时要获得与之相關的精神力量,了解技术能力的实质,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其精神及行为态度是铸就艺术人才正确价值观和人文素养的重要力量,是人才结构创新和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

3、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

艺术类高校的“工匠精神”与“课程思政”融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推广,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内容,有利艺术类学生职业精神的养成,同时便于承担起艺术类学生进行工匠精神培育的重担。一方面,思政课程可以帮助艺术类高校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性认识和内涵把握。艺术类高校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往往更加侧重实践教学内容,学生对于相对枯燥的政治理论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教学内容“充耳不闻”的情况不在少数,因此,思政教学效果往往形式大于结果。“工匠精神”与“课程思政”融合教学模式主要途径是在各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工匠精神的核心价值以及思想政治的精神追求和教育目的进行巧妙的融合,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对于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规范产生影响。

艺术类高校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对于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有较为深刻认识,避免造成理解的表面化、形式化甚至庸俗化。在此基础上,“工匠精神”与“课程思政”融合教学,可以帮助提升艺术类高校学生真正将工匠精神树立为从事专业学习的基本态度,明确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当代个体的价值体现,以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终完成艺术类高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第三、工匠精神与课程思政融合教学构建策略

1、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艺术类高校无论是工匠精神的培育还是课程思政的实施,其基本落脚点都是学生。在前期对于学生的相关调查中所显示,艺术类高校学生意境意识到工匠精神对其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不过,对于如何具体落实,大多数学生往往停留在谈的多,做的少的程度,对于工匠精神内涵的落实还没能够作为自觉行动来执行和落实。高校的教学质量的提升与教学效果的呈现,使学生与老师双方面因素相互配合达成的结果,任何一方面因素的缺失都会对最终的教学效果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的调动,在工匠精神与课程思政融合教学的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