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挤入挤出效应研究

2020-07-23 16:35张冰秋张晴
商情 2020年31期
关键词:政府投资经济新常态

张冰秋 张晴

【摘要】投资逐渐在金融市场中兴起,并在国民经济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投资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政府投资,一种是民间投资,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想要同时实现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质量双提升目标,政府部门就必须采用积极有效的财政管理政策对投资市场进行管控,同时,确保政府投资不会对民间投资产生不良影响。鉴于此,笔者就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挤入挤出效应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与分析,旨在提升市场经济的整体投资水平。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  政府投资  民间投资  挤入挤出效应

前言:市场经济制度确立至今,我国之所以能够长期保持着经济快速发展的势头,投资、消费和出口就成为关键性的支撑点。近五年来,民间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比为均达到60%以上,其中2018年,民间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不含农户占比为62%。由此可见,经过多年的发展,民间投资的比例正在逐步上升,已经发展成为能够与政府投资进行竞争的投资力量。基于此,针对经济新常态下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挤入挤出效应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一、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挤入挤出效应理论概述

政府投资主要是指政府部门在进行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时,为了实现全社会经济的有效提升,讓政府对社会中个人无意愿去投资但却关乎国家命脉行业进行投资,进而达到社会各个经济产业链平衡的目的。相对来讲,社会中的个体用户根据自身所要获得的效益需求而做出的投资行为被称之为民间投资[1]。挤出效应主要是指政府部门面向社会众筹政府资金的行为,而该类行为的执行,必然导致作为竞争关系的民间投资缺少资金贷款来源,最终将民间投资挤出了经济投资市场。挤入效应主要是指政府部门在投资社会公共基础性行业时,将其视作生产属性的资本,通过对该方面的投资实现增加社会总体需求和国家经济供给水平,最终完成刺激社会个人投资机构发展的目标。

二、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挤入挤出原因分析

(一)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挤入效应原因分析

(1)政府部门通过促进经济增长相关手段推动民间投资,是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长期挤入效应体现。相关研究结果指出,政府投资对于经济增长是具有一定促进作用的。政府投资的结果主要是为了形成系统的公共服务,继而服务于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经济的发展搭建了一个优良的政策平台和投资环境。近几年中,政府层面的投资已经成为满足社会经济需求最直接的方法,最终实现一个国家经济的总体增长目标。另外一方面,当社会经济投资热度过高,投资的趋势出现不理性增长时,政府投资这一主体就能够通过降低投资数量缓解近紧张的投资氛围。当社会经济投资热度过低或者停滞不前时,政府投资就可以加大投资,提升民间资本的投资信心,鼓励民间资本加大投资力度。尤其是在经济萧条之时,政府投资机能加大对于公共设施的建设,消化社会中的过剩产能。

(2)基础性行业中的政府投资完善了现有市场经济投资环境,是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短期挤入效应体现。投资环境是影响民间投资的重要因素,主要是指共用设施以及社会基础性设施的完善水准,由于民间投资中无法兼顾到公设施行业的投资,所以政府投资就必须在这方面中起到应有的作用[3]。另一方面,基础设施具备投资量大、利益获取周期长等特征,所以也成为民间投资无法承受的关键点。在这一基础上,笔者以交通运输行业为例,论述公共基础设施行业中政府投资的挤入效应。

1978-2018年,国内铁路里程在原有基础上提升了99%,公路里程在原基础上提升了3.89%,航空里程提升了26.6%,使得交通运输服务行业的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为了准确反映出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对民间投资的影响,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方法进行了影响判断,如表1:

通过表1的分析能够得出,政府投资的基础性交通运输线路长短,已经影响了民间投资,只有政府部门加大对于公共性质的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才能将全社会的公共服务行业发展水平提升上去,进而为民间投资创造的更好的投资环境。

(二)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原因分析

(1)政府投资方向不明晰,在部分行业中与民间投资之间形成了市场竞争,是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长期挤出效应的体现。从本质上来讲,政府投资的最终目的就是提升全社会的效益,那么,政府投资的方向就应该集中在诸如农业、科技教育等民间资本无力进入的行业产业中。但是,多数国有企业将“最大程度实现经济效益增长”作为投资目标,严重破坏了现有的市场资源配置机制。在这一基础上,由于政府投资无论时经济实力还是技术运用,都比民间投资更具优势,所以一旦政府投资进入到公共基础设施意外的行业中,民间投资的竞争优势必然会降低,进而被政府投资挤出市场,形成长期挤出效应。

(2)垄断性的政府投资束缚民间投资,是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短期挤出效应体现。通常情况下,政府与国有企业管控着社会中近95%的经济储蓄,普通的社会居民以及企业所掌握的经济资本储蓄很少,并且该类少数资本储蓄也不属于资本性质。目前阶段,我国的资本市场属正处于开放状态下,资本的流行性很强,而资本市场的趋利性又要求资本只有进入到收益高、风险低的行业领域中,才能最大程度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4]。在这一基础上,一旦风险低、收益高的行业被政府投资或国有企业垄断,就会导致民间投资在该类行业中无立足之地,只能转而投资其他收益低的行业中,十分不利于社会整体经济的增长,由此可见,资本的自由流动能在很大程度上优化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引导效果。

三、经济新常态下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挤入挤出效应的相关政策建议

(一)梳理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的关系

从长远的角度看,民间投资是处于一直增长的状态中的,只是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依旧会受到政府层面投资的挤压,出现发展受阻的状况。面对此种情况,首先应该由政府方面改善民间投资与政府投资之间的关系,将当前社会中不合理的投资格局进行优化。其次,应该站在满足社会需求的角度上将市场发展作为投资导向,降低政府投资的存在感。最后,将政府投资的方向集中在正外部性以及公共基础行业方面,而竞争性强的领域中,为了有效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的策略,可以允许部分国有企业进入到竞争性强的领域中,起到梳理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之间的关系。

(二)有效管控政府层面的投资规模

在全社会的公共资产中,政府投资是一极其重要的投资构成部分,此时,有效管控政府层面的投资规模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当政府投资部门在短期内大规模发展时,必然会将民间投资大面积挤出投资市场,继而严重阻碍民间投资的健康发展。目前时期,我国沿用的资本市场管理制度尚不完善,整体的投资市场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只有政府部门发挥出自身的带头示范作用,提升对于公共基础等领域的投资力度,才能真正优化现有的市场投资环境。如果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讲,政府投资必然会对民间投资产生挤入效应,进而带动民间投资与整个社会经济水平的进步。在此基础上,政府投资必须将对民间投资挤出的问题重视起来,积极管理控制政府的社会经济投资规模,才能实现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统一、协调的发展。

(三)改善政府层面的投资结构

作为政府部门,在进行社会投资时,必须将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作为投资目标。所以在进行投资期间必须将经济与社会两方面的效益兼顾管理起来,并将社会效益作为投资中的主导方向。在市场经济管理中,解决市场运作失灵,资源优化配置等问题时,政府投资是一项工作效率很高的辅助手段,当政府部门进行投资时,必须将投资的重点集中在关乎到国民生计的行业中,退出普通竞争行业,为民间投资预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另外一方面,只有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两者之间保持优良的互动关系,才能对市场的经济环境起到净化的作用,节省民间资本投资成本的不必要支出,最终实现有效改革政府投资的结构目标。

(四)通过市场化改革手段突破垄断行业的束缚

在尚未制定明确的市场经济管理制度之初,我国国有企业在市场中占据着高度垄断的地位,而民间投资的占比几乎为零。伴随着国家所有制经济的发展进步,我国已经逐步出台了多项市场经济管理措施,用于推动民间投资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现有的民间投资事业起步时间还比较短,所以民间投资的资本结构还较为薄弱,再加上政府投资并未完全撤出垄断行业,致使医疗、金融等高收益行业中民间投资的进入还存在众多障碍[8]。当民间投资进入到该类行业中后,必然会将成本收益因素作为核心投资内容,所以民间投资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往往会更具精确性,此时,将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两者之间的竞争转化为良性竞争,必然会对民间投资突出政府垄断行业的重围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进而让投资结构更具多元化。

(五)优化政府投资的工作效率

在优化政府投资工作效率期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制定出有效满足整个社会公共利益以及需求的投资策略。决策执行期间,一定要将公共产品需求的消费者意愿考虑到其中去,集中对非竞争性和公益性强的行业进行投资。二是政府投资的具体信息需要做到公开透明。由于民间投资与政府投资两者之间是竞争关系,再加上政府在社会资源、效益保障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所以,必须做到投资信息投资透明,降低民间投资由于盲目而产生的投资损失。

四、总结

综上所述,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政府投资对于民间投资的挤入挤出效应越来越大,此时,政府部门必须做好经济新常态下全社会经济投资的管理工作。首先,应该将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的关系进行有效的梳理,其次将管控政府层面的投资规模力度进行提升,再次做好政府层面的投资结构的改革工作,最终通过市场化改革手段突破壟断行业的束缚。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提升国家对全社会经济的管控水平,实现社会经济效益正面增长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晶.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以陕西省为例[J].金融经济,2017,12(16):38-40.

[2]张勇.政府投资要“补短板”不与民间投资争市场——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勇解读《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J].中国经贸导刊,2016,18(24):11-13.

[3]李霞,卢笛音,丁宇.有效整合政府和民间资本参与绿色丝路环境合作——“一带一路”视角下的可持续投资与绿色金融研究[J].中国生态文明,2017,21(03):51-54.

[4]王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基于政府投资引导民间投资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家,2017,19(06):42-49.

[5]刘雅芳,许培源.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空间溢出效应——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和省域面板数据的检验[J].经济问题探索,2017,4(06):16-22.

[6]王喜荣,冯冰.陕西民间资本投资走向的AHP分析及与政府投资关系的动态演化博弈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7,16(01):65-69.

[7]何帆,朱鹤.“消失”的民间投资——2016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快速下滑原因分析[J].国际经济评论,2016,(2506):31-46.

[8]林柏汝.政府投资、民间投资与经济增长的VAR模型分析——基于湖北省的实证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6,31(24):266-267.

基金项目:课题基金支持: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民间资本参与农村‘三变改革研究”((SK2019A0527)),主持人:张冰秋。宿州学院校级重点学科“工商管理”(2020xjzdxk1)。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SK2018A0474),主持人:朱娟。宿州学院校级重点科研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皖北农村金融扶贫模式及成效评估研究”(2019yzd13),主持人:王园。

作者简介:张冰秋(1986-),女,安徽宿州人,汉族,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农村经济学、民间投资;张晴(2000-),女,安徽宿州人,汉族,大学本科生,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猜你喜欢
政府投资经济新常态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中的相关问题分析
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对策
浅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究
如何有效提升政府投资项目稽察监管方式方法的效率
经济新常态下中小房产企业竞争优势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