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农商行如何处理好四个关系

2020-07-23 06:18张维贤
金融周刊 2020年21期
关键词:商行转型客户

张维贤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迅速在全国蔓延,打破了人们原有的生活节奏,也给经济发展按下了“暂停键”。受疫情影响,以农商行为代表的中小金融机构面临着疫情防控、业务经营和转型发展的三重压力。

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各银行线下网点人烟稀少、门可罗雀,“开门红”不红,贷款营销不出去……一系列问题集中爆发,使得经济下行的压力远远超出预期,尤其是对农商行这样的中小金融机构而言,2020年可以说是一张充满杀机与生机的问卷,农信机构如何审题、破题、答题,决定着我们能否夺回失去的时间,抢抓今年业务发展的主动权。

一、审题:疫情给农商行带来了哪些影响?

中小金融机构的转型发展关乎着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六稳”工作大局和打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之间的关系,此次疫情的突发,不仅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冲击,更使得中小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和权益产生了冲击。

资产端:显而易见,此次疫情最受伤害的是中小企业,而这部分客户却恰恰是农商行的主要服务对象。经济下行,很多中小企业原本就经营困难,此次更是举步维艰。据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于2月对995家中小企业的联合调查显示,85%的企业最多只能维持三个月,67%的企业撑不过两个月,而34%的企业撑不过一个月。一方面,从存量来看,中小企业未来可能面临巨大的还贷压力,势必提高不良贷款总量,降低存量的信贷资产质量;另一方面,从增量来看,受政策指引,大行下沉引发“价格战”,此次疫情更是升级为“价格大战”,大行的触手早已伸向县域、小微和零售领域,而农商行资金成本和运营成本高,拼价格无异于饮鸩止渴。加之,农商行科技赋能不足,贷款营销过度依赖线下,无法面对面尽职调查,就很难挖掘新客户。

负债端:受金融科技公司、大型银行和同类中小银行的三面夹击,在此次疫情中,农商行存款流失率有可能进一步提升。疫情给全国人民带来了一次“非接触式服务”的体验机会,但也暴露了大部分农商行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研发能力欠缺、获客渠道传统、营销模式单一等问题。这些问题在疫情这场“压力测试”下彻底显露。而金融科技公司和大行对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技术的掌握走在前列,极大地抢占了农商行的市场份额。

权益端:农商行长期存在资本补充渠道匮乏的问题,导致不能有效支持规模扩张和业务转型。可以预见,此次疫情将进一步加速经济下行,使全国GDP增速下降,进而导致中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下降,加之前面提到的资产端和负债端的影响,农商行的实际状况更加难以预料。

二、破题:疫情给农商行带来了哪些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疫情的冲击是短期的、总体上是可控的。”在“后疫情时代”,农信人更要增强信心、坚定信心,全面、辩证、长远地看待此次疫情。

全面:从中国经济的发展态势来看,整体经济局势的韧性较强,弹性较大。而且此次疫情对全球经济都产生了影响,中国作为疫情防控较好的国家,经济已经在回归原有轨道的路上,只要措施得当,预期不会对整个金融系统产生太大影响。但由于疫情持续对间不确定,疫情产生的影响存在滞后性,实际产生的影响还需进一步考量。

辩证:此次疫情可以说是“危中有机”,主要表现在加快了农商行数字化转型的步伐。不少农商行受技术水平的局限,以往的数字化转型形式大于实质,科技研发依赖于省联社和外部公司,科技赋能明显不足,一场疫情使所有农商行都深刻明白,金融科技是以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当然,疫情更培养了客户“非接触式服务”的习惯,加之5G时代的到来,导致线上服务将逐步成为主流。

长远:虽然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是必须要看到疫情是暂时的,绝大部分企业也不会经历一次疫情就倒闭,而且农商行主要经营小微企业等客户,贷款额度小、风险相对可控。

三、答题:农商行该如何应对?

2020年已经度过三分之一的时间,这场战“疫”也已经进入“后疫时代”,从前期全力以赴抓疫情防控,现在必须加足马力抓业务经营和转型发展。农商行既要把这次危机当成一面“放大镜”,更要当成一面“照妖镜”,看到我们在发展过程中的短板,研究发展思路,寻求突破转型。

紧抓“农”“小”讲政治。坚持支农支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疫情当下,统一思想,全面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与“三农”和小微企业同患难,更是全体农信人的责任担当。可以通过开展非现场调查等形式,评估疫情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进一步开展“一户一策”的差异化服务。针对疫情影响大但未逾期的客户,可以采用还本续贷、调整贷款利率、调整还款方式等措旋,支持企业生产经营;针对疫情影响严重导致逾期的客户,可以采用利息减免、征信保护等措旋,帮助客户走出生产困境。在帮扶小微企业的同时,注重对客户的分类管理,对资金紧缺、客户质量好的和生产防疫物品的企业有效筛选,量身定做信贷方案;对在线教育、医药、电商等“异军突起”的行业,要有长远性判断,紧抓时机发展信贷业务。

紧抓“数”“人”讲创新。“数”即数字化。疫情给数字化转型按下了“加速键”,此次疫情中,金融科技实力较强的银行面临的经营压力明显较低,农商行在数字化转型中必须做到以客户为中心、以大数据为基础、以金融科技为手段,搭建“科技+业务+营销+管理”的全方面数字化平台。同时,还要改变技术支持的手段,要从依赖省联社和外部科技公司,转换为依靠省联社、科技公司和同业合作伙伴,共同搭建开发平台的方式。“人”即人才。通过这次危机,可以重新整理队伍,认识一批、改造一批、提拔一批,提升队伍精气神,优化队伍标准,打造优质的农信铁军。同时要看到,农商行乃至所有银行需要的都是“技术+业务”型人才,招聘人才、选拔人才、培养人才的标准就是让做业务的更懂科技、让会科技的更懂业务。

紧抓“快”“暖”讲服务。“快”即速度快。在“价格大战”面前,应该清醒认识到,调价格只会增成本、降收益,与资产实力雄厚的大行“死磕”,绝不是长久之计。尤其是支持复工复产的关键阶段,除非针对部分优质客户调整利率,更应该发挥的是农商行决策链短、速度快的服务优势,“拼服务”才是农商行立足市场的潜在优势。复工复产之际,企业在乎的不仅仅是利率定价,更在乎的是贷款发放速度。领导班子可以带头前往企业了解需求,现场考察,决策前移,进一步缩短决策链,提升服务效率。此外,农商行长期存在的本土优势,在数据化时代并未过时。“暖”即暖人心。正是依托本土优势,农商行更了解客户的所思所想,更能专注做好大行做不好甚至做不了的事。与“长尾客户”建立依賴关系,就要做好暖心服务,不断提升客户的获得感,坚决将这部分客户服务好,才能为农商行长远发展谋出路。

紧抓“进”“退”讲风控。“进”的是进一步强化不良资产处置。此次疫情中,资金实力和风险抵抗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会不断增加,农商行必须重点关注这类企业的市场风险,要注意预防个别企业利用疫情钻空子,以此获利。还要提前应对疫情结束后,可能引发的信贷风险。“退”的是对经营和风险的容忍度。农商行必须结合行业、客户等特点,对疫情的影响做好评估分析,适当的可以提高经营和风险容忍度。尤其是在今年的经营考核里,应当对授信额度、风险资产占用、逾期贷款等方面提高容忍度,淡化前两个季度对这些指标的考核,合理配置全年资源。

猜你喜欢
商行转型客户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五招教会你做好客户转介绍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机会
2018年农商行竞争力评价报告
谈新常态下中小城商行投融资机制转型创新
舒兰农商行为永吉农商行捐赠救灾物资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
永吉农商行完善薪酬制度 提高员工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