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的思考

2020-07-23 16:35吴孝霞
商情 2020年31期
关键词:产业融合品牌建设产业结构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产业振兴要聚焦产业结构不优;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产业融合不够;品牌意识不强等问题,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利益联结机制;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强化品种、品质、品牌建设。

【关键词】产业结构  利益联结  产业融合  品牌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出:“要堅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了全面部署,指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2018年,习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提出了乡村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科学论断,为实施好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为各地区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注入了动力。

一、乡村产业振兴的地位

(1)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乡村要振兴,产业振兴是物质基础。只有在乡村产业振兴的基础,乡村的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才有可能实现。

(2)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首要目标。乡村振兴的核心内涵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其中,产业兴旺排在首位。在“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这 “五大振兴”中,产业振兴被摆在首位。由此可见,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首要目标。

(3)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农民既是乡村产业振兴的主体,也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受益者,通过乡村产业振兴调动亿万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通过产业振兴提高乡村居民收入,才能更加完善基础设施设备的配备,以及更多地投入生态环境治理,从而建设一个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二、乡村产业振兴面临的问题

(1)产业结构不优,效益不高。各乡镇街道的产业主要集中在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等第一产业,而偏远乡镇,传统的玉米、水稻、小麦、马铃薯等粮食作物仍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玉米、小麦种植面积较大,是多数农户赖以生存的支柱。第二、三产业偏少,部分乡镇基本“空白”;同时,农业产业化水平偏低,龙头企业整体偏小、实力偏弱。

(2)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增收不显。各乡镇街道主要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取股份合作、订单销售、产业租赁等方式发展产业,利益联结比较松散,未形成较为完善的利益分配和风险共担机制,也缺乏保障农户利益的机制。

(3)产业融合不够,链条不长。在乡村生产中,多是“养殖的只管养植、种植的只管种植、加工的只顾加工、旅游的只想到旅游”,这种“单打一”的生产方式,没有形成产业链条。一些乡镇电子商务网点少且小,农产品电子商务配套服务跟不上,发展难度较大。“原”字号产品缺乏深加工,产业链条短,产业附加值小,70%以上的农产品都是直接鲜销,未形成从生产到加工、包装储运、销售服务的完整产业链。

(4)发展观念滞后,品牌意识不强。受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观念的束缚,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没有充分认识品牌农业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发展的产业“散小杂乱”,一些农产品虽品质优良,但由于品牌建设滞后,未能形成具有强大市场影响力的拳头产品,“养在深闺人未识”“好货难卖好价钱”,产品价值很难体现。

三、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建议

(1)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一是提升产业覆盖范围。按照“大产业做强、小产业做特”的发展理念,以实现小众化向规模化转变为核心,以实施“亩产万元立体农业行动计划”为抓手,根据当地实际,分批发展20亩—50亩、50亩—100亩、100亩以上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覆盖面。二是突出山地产业特色。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和 “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发展理念,提质发展“特色粮油、特色蔬菜、特色水果、生态养殖业、茶叶、中药材、特色经济林”等七大山地特色高效产业,力争让每一个村子、每一个季节、都有持续生产的产业、旺销的特色农产品。三是挖掘培育新兴产业。巩固发展“烤烟、生猪、蚕桑”三大骨干产业,推动茶叶、食用菌、马铃薯、辣椒等产业工业化发展,同时,不断挖掘、培育新兴产业。

(2)推进产业融合发展。一是做优一产。巩固烤烟、蚕桑、生猪三大传统主导产业。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大力发展脆红李、猕猴桃、桃子等特色水果,积极发展茶叶、木本油料、干果、花卉苗木等特色经果林,加速发展羊肚菌、特色水产业,完善产业链条。二是做强二产。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引导企业向产业园集中,带动农业技术研发和加工链条完善,努力培育产业集群。三是做活三产。紧扣山地、山水二字,结合山地农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着力变“山地农业”为“山地旅游”。大力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完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做大做强农村电商,让特色农产品卖得快、卖得远、卖得好。

(3)强化品种、品质、品牌建设。深入推广良种,无论是粮油作物还是其他经济作物都要坚持用优良品种,对新引进品种,要强化调研考察,充分论证,做到科学审慎。加大良种指导力度,建立适宜本地的作物品种名录库。完善区级、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开展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建设项目,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点,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体系。培育壮大“山韵黔江”公共品牌,打响“武陵山丝绸”“黔江猕猴桃”“黔江脆红李”“黔江羊肚菌”“黔江无抗生猪”等商标品牌名号,打造一批“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品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8-02-05(001版).

[3]魏后凯.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丰富内涵[J].理论导报,2019(3):59-61.

[4]黄国勤.论乡村产业振兴[J].中国农学通报,2020(14).

作者简介:吴孝霞,中共重庆市黔江区委党校信息科副科长、经济学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猜你喜欢
产业融合品牌建设产业结构
私募股权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西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大数据时代广告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与机制分析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唯品会的品牌塑造研究
旅游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