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现状调查研究

2020-07-23 06:19丁晨
商情 2020年25期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课程构建通识教育

【摘要】目的:通过对三所中医药院校大学进行调查及其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指出通识教育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相关优化的建议和对策。方法:针对中医院校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的认识、课程设置情况及其与专业课程关联度等方面进行调查问卷、资料分析法的方式。结果:目前学生对中医院校通识课程比较了解,但课程设置单一、缺乏整合,课程考核多选以开卷的方式,教师授课形式注重引导化等。结论:学校应不断加强通识教育,优化通识课程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障中医院校通识教育体系构建,培养和打造一流的中医药人才。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  通识教育  课程构建

我国中医药院校是中医药继承与发展的主阵地,中医药高等教育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加强中医院校教育中的通识教育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一流中医药人才至关重要。通识教育是一种所有大学生应该接受、非专业性、非功利性、一般的、基础的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培养有高知卓见的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通过对三所中医药院校学生关于通识教育的调查分析,了解当前通识课程建设情况,进而探讨中医院通识教育构建路径。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的方式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长春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三所学校进行问卷调查,在这三所大学的不同专业的学生中进行抽样调查,问卷内容设计包括多个维度,题型有单选题、多选题和开放式问题,保证调查信度和效度。调查问卷共发放813份,有效问卷为807份,回收率为99%,对调查问卷采用百分比进行统计分析。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对通识教育的总体认识

调查过程中,首先就三所中医药院校学生对通识教育了解情况、通识教育授课方式的满意度及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方式等3个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中显示,学生对通识教育了解程度比例较高,据调查显示,达到了48.13%,同时,学生对通识教育教课方式大多数满意,持有满意态度的高达65.58%。由此可见,学生对现在的教学方式多数是认可的。在通识课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体现了通识教育课程的实际成效,认为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互动重要、喜欢在课堂上参与互动的占比高达81.24%,不喜欢的仅占6.04%,而感到无所谓的有12.72%。由此可见,绝大多学生是希望在课堂上充分参与、积极互动的,而不是单一只让老师来的传授知识。

2.2通识课程存在的意义与作用

调查显示,多数学生认为设置一系列通识课程意义重大,79.53%的学生认为通识课程的意义主要是为了资源共享,能不分专业和人群的进行学习;60.13%的学生则认为通识教育极大地锻炼了思维能力,是为了有更多时间进行思考和实践,而不是直接的将知识强硬灌输;58%的学生则认为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升了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2.3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的关联情况

据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表示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比例合适的占一半以上(52.04%),在喜欢本专业相关的通识课比喜欢非本专业相关的通识课略高一些,而选择都可以的人数占比达50.57%。有68.68%的人认为通识课程与优势课程相关联是很有必要的,有53.09%的学生认为应该以自己的专业课程为主,通识课程为辅;认为两门课程应该各占一半,相辅相成的占27.29%。

2.4课程开设与选修情况

调查显示,开设“艺术修养与运动健康”这类课程的占比最高,其次是“科学思维与科学发展”和“哲学思辨与道德规范”两类课程,普遍较少的是“数学思维与经济分析”、“经典名著与历史文化”和“语言文学与为人处世”三类课程。

在选择通识课程时考虑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兴趣(25.89%)、技能提升(19.91%)、锻炼思维模式(16.56%)、扩充知识储备(16.36%)、学会自我管理(13.14%)、教师知名度(8.15%)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选课的动机,通识课程很大程度上提供了大家的兴趣发展、自由选择的平台和空间,产生了积极作用和效果,首先,59.70%的人从通识课程上学习新知识、涉及新领域;其次,68.02%的人认为加深、巩固了专业课知识,弥补专业知识的不足,体现了积极学习的心态;再次,53.30%的人認为形成了新的科学思维模式。

对于授课方式的选择比较平均,大家的接受程度相差无几,基本都维持在26.50%左右,只有社会实践这一方式略差一筹,占20.55%。

对于通识课程的考核方式,按照接受程度依次为开卷考试(53.09%)、小组讨论(15.99%)、论文(10.45%)、其它(7.46%)、专题演讲(7.04%)、闭卷考试(5.97%)。

2.5对网络通识课程的认识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利用网络资源学习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调查显示,在网络通识课程认识方面,认为资源共享、选择面广的占69.08%,能够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的占66,95%,功能全面,能满足学习需求的占58%,与大家交流讨论,解决问题的占37.1%。由此可见,学生对网络通识课程的认可度和接受度较高,网络通识课程可以作为当前通识课程开设方式的主要选择之一。

3讨论与建议

中医药院校开设通识教育对于医药学生意义重大,利于拓展知识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据调查显示,多数中医药院校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比较了解,对学校设置的课程多数认为较为合理,在选择通识教课程中多数以兴趣爱好和与相关专业来选择相关的通识课程,在课堂上学生自主性较强,考评方式多数选择以开卷方式来考核。但是,目前通识课程体系还需进一步优化,在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等方面改善,以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实现中医药院校通识教育的真正价值。

3.1 优化通识课程设置

首先,通识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仅仅局限于在学生取得多少知识的过程以及学生的成绩,更注重学生在于个人的情感态度变化和品质方面的提升,通识课程本身就具有松散性的特点,在课程的设置上要体现跨科性和交叉性,要与在专业课有一定的关联性和逻辑性,中醫药院校要根据每个专业特色和教学目标针对性地设置和改革课程,尤其需要设置一些关于中医药文化特色的课程内容,使学生来了解中医药文化特色和中国传统文化。其次,通识教育不仅能够拓展知识面,最主要是培养学生能动性和创新性、培养学生如何成为高品德、高素质的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针对课堂上师生互动少,通识教育资源有限,可开设一定量的网络课程,利用互联网平台来有效的学习,课堂上要引导学生思维导向,教师不要代替学生去思考和回答问题,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生的自主性调动起来,同时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效结合,提高学习通识课程效果。此外,为了提高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考核方式上不仅可在课程结束时实行结果评价,也可进行过程性评价,以平时课堂、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实践情况来考核,达到通识教育的教学效果。

3.2加强通识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通识教育的水平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师资力量水平的高低,中医药院校很大部分老师都是医药学背景,可能知识面较为单一,需要一批知识面广、具备通识教育理念和能力的一批师资队伍来任课。一方面,通识课程更需要教师具备系统化、专业化以及能够融合多学科等方面的知识水平,教师在具备本学科专业知识水平基础上,还需要时刻关注多学科动态,不断接受新知识。同时,师资队伍建设也重在师德方面建设,不仅关系到学生的道德教育,也关系到通识教育未来的发展。另一方面,在调查显示中,学生往往更注重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需教师在平时多加以总结,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认知规律,把握教育的发展脉搏,由此,教师授课要讲究教学方法,重要的是要将知识真正传授给学生,课堂上注重内容的精炼,教学方法要适合学情,形式上可采取多种灵活的方法,考核方式避免单一。

此外,学校要重视通识教育师资的培养,可通过教学名师培养新上任的教师来加强对通识教育的理解,调整对通识教学内容与方法,同时学校可组织教师平时多观摩其他教师的授课、参加学习讲座和交流,不断积累经验。学校也可聘用其他高校的高水平名师来兼职,逐渐加强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

3.3保障中医院校通识教育体系构建

中医院校需要认识到通识教育对培养一流的中医药人才和提升整个中医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倡导通识教育的构建和发展。学校需要加强通识教育方面的规章制度建设,提高中医院校对通识教育的重视度,在经费资源方面给予支持,在课程学时上要适当增加,提高教师积极性。学校要多渠道开设通识课程,如开设网络远程教学、专家讲座等,对通识教育提供一系列保障,促进中医院校通识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曼丽,林小英.后工业时代的通识教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丁晨(1986-),女,汉族,讲师,硕士。通讯作者:孙立(1981-),女,汉族,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中医药院校课程构建通识教育
关注校本,有效教学
机械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机械工程标准体系》课程的构建
以供给侧改革为引领,提升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中医药院校师生关系影响因素的年级差异研究
西南边疆高等中医药院校硕士研究生就业状况分析及对策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构建探析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教务管理及对策分析
中医药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