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规划差异分析及培养方案

2020-07-23 07:03张雪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差异分析培养方案职业生涯规划

张雪

摘 要:大学阶段是即将步入社会的黄金时期和最佳节点,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有助于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和奋斗目标。职业规划指的是大学生根据主客观条件和环境因素对自己的性格能力进行一个综合的权衡和评定,能够清晰了解自己的同时也能为自己的未来之路做出一个正确的筹划和选择。但同样基于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家庭观念以及学生自身种种因素,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存在一定差异性。本文重点阐述和探讨了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培养方案,以真正解决大学生职业生涯定位问题为出发点,提出具有现实价值和意义的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 差异分析; 培养方案

一、大学生职业规划差异分析

很多企业在招聘大学生时都要求附带一张MBTI的测试结果,通过结果分析该员工与此岗位是否匹配,这实则与个人的职业规划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每个大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性格天赋都各有差异,间接导致了职业规划的差异。大学生职业规划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层面的职业要求

伴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新型的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高校人员数量的与日俱增,社会上的岗位呈现出了供不应求的态势。可能几个人甚至是十几个人共同竞聘一个岗位,这就出现了择优录取的情况。很多大学生刚刚走入社会,实际能力和水平都是不达标的,这也就影响了他们的就业期望值,也造成了职业规划的差异,影响就业。

(二)高校对职业规划缺乏重视

在传统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之下,大多数的高校都是重分数轻能力。将职业规划纳入第二课堂选修课,或者职业规划仅仅流于形式,缺乏专业的老师作指导和培养。据某项调查研究显示,在有良好职业规划体系的高校内,就业率明显高出很多。在如今竞争尤为激烈的社会环境下,需要将职业规划与就业形势与之结合,在鼓励学生了解就业动态信息的同时,结合就业规划和形势进行整体评估。

(三)家庭观念影响大学生职业规划

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以及职业规划,一般都会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比如某一大学生家族都是医生,那么一家人就会潜移默化地灌输“你要当医生”的思维等等,这样都会影响学生的职业规划和选择,学生的首要就业志愿可能会考虑到家长是否支持,渐渐地却把自己真正的喜好所淡化了。

(四)学生个人的职业规划观念

很多学生在上大学期间没有认真考虑过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甚至不够完全地了解自己以及自己将来的人生价值。对于职业规划的意识相对淡薄,从众心理较为严重,刚刚步入大学校园时,学生会认为职业规划是很遥远的事。而临近毕业时又十分地不知所措。因此,在不同学生之间,职业规划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

二、针对大学生职业规划差异性的培养方案探究

(一)提高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社会思想认知

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制定要充分与现实社会接轨,保证与社会发展步调一致。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开拓全新的思想教育途径。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纳入到具体的思想教育体系中来,保证职业规划具有实操性和实效性。明确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具体教学目标,提高学生思想层面的同时明确具体的市场职业岗位需求,并建立与之对应和匹配的目标体系。

(二)加强高校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的重视

高校对于大学生职业规划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态度,不能完全依赖和凭借学生的自觉。首先,在学生入学的大一期间段,要鼓励学生初步试探和了解所学专业所对应的岗位职业性质,需要具备哪些沟通技巧和能力等等,提前进行模拟训练。经常组织大一新生参与具有职业性的学校活动,能够让大一新生对职业规划有概念。大二时期被定义为定向期,关乎到学生选择继续读书还是就业,针对大二学生,学校可组织相应的学生会或者社团,让学生积极踊跃参与其中,提升学生的责任感和抗挫折能力。大三大四时期被定为职业规划的冲刺期,在真正毕业来临之前,学校应该为学生设定具体的求职技能测试,积极锻炼大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兼职和模拟实训的机会。检验学生是否职业目标规划足够明确、是否做足了充分就业的准备等等,给予大学生职业规划充分的重视,加大投入力度。

(三)更新家长观念,消除家庭观念带来的就业顾虑

对于职业规划而言,受众群体不仅是学生本身,更多的是更新家长的观念。定期组织召开家长座谈会,及时汇报学生的具体情况,展开系统化且全面化的分析。呼吁家长启发大学生多样化的思维,而不是固守家庭传统。能够正确地看待分数与考试,同时认清客观现实及就业形势。消除家庭观念为大学生带来的就业压力和顾虑,能够遵从自己内心,做出理智的抉择。

(四)健全大学生职业生涯评估机制和体系

对大学生职业生涯状况进行定期个人评估、教师评估和学校评估。量化职业规划的评估指标,建立高层次、全方位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评价体系,对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工作進行评价。评估包括时间段评估、主题评估和随访评估。每学年第一学期,评估学生的职业成熟度和职业发展所需的重要素质和能力,收集数据进行纵向比较分析,以确定职业发展素质教育的整体效果,同时测评学生的就业满意度状况,进行相对应的心理评价和主观反馈。

总结:大学生职业规划是大学校园内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有助于学生对自己未来发展有更清晰明确地定位。差异化的职业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需要对症下药,具体问题采取具体化的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重庆文理学院校级科研项目:永川区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Y2016WC75)

参考文献:

[1]潘珍珍,杨磊.当代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及问题研究[J]智库时代,2020(02):181-182

[2]杨乾振.大数据视域下高校毕业生精准化就业指导路径探究[J]智库时代,2020(02):43-44

[3]段进全.职业生涯规划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渗透[J]学周刊,2020(04):110

猜你喜欢
差异分析培养方案职业生涯规划
基于市场细分理论的我国应用型外贸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关于当代大学生兴趣爱好的差异性分析
中美高等职业教育差异分析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观赏水草栽培学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试论中国声乐作品的文化定位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我国国际收支账户的内部差异分析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战略新兴物联网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