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整合视角下“长江学”的构建与发展

2020-07-23 16:40白洁
社会科学动态 2020年6期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

摘要:构建“长江学”,是基于长江文明在华夏文明中的独特地位以及长江流域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性,更是呼应了新时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迫切需求。“长江学”具有综合性、流域性和创新性的学科特征,其研究内容主要涵盖文化、生态与经济三个方面,侧重于长江文明的生态文化、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共赢的实现路径等跨领域研究以及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地理经济学等交叉学科研究。“长江学”的研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构建“长江学”,应围绕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重点学科、领军人才和重大项目为牵引,依托专业化研究基地、高端智库、大数据中心、学术论坛等平台建设,推出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成果,推动构建大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中国话语体系。

关键词:长江学;长江经济带;学科构建

中图分类号:F1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982(2020)06-0047-07

中国以具体地域为研究对象形成并发展的学科并不鲜见,例如黄河学、敦煌学、徽学、晋学、藏学等。这些学科兼具特色化和综合性特点,对于我国地域性研究具有重大推动作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中华文化的两大发祥地,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的学科“黄河学”自1980年提出以来,已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并得到发展。长江流域在中华文明中地位日益提升,关于长江流域的研究成果浩如烟海,但以长江流域为研究对象的独立学科尚未建立起来,这与长江流域在经济文化地位极不相符。特别是,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标志着长江经济带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个省市,面积约205.2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1.4%,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因此,构建“长江学”是基于长江文明在华夏文明中的独特地位以及长江流域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性,更是呼应了新时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迫切需求。

一、构建“长江学”的重要意义

(一)学科价值

中国国土辽阔,地域差异带来不同的区域特征,地域研究学科化趋势日益显著。早在1988年,李典仪首次提出长江学的概念,即“以长江总体为研究对象,把长江自然、人工自然与社会经济作为有机整体来把握,是系统研究长江的辩证发展、认识和开发利用长江的一般方法的科学。它研究长江大流域变化发展的系统过程,考察长江天然自然与人工自然、长江自然与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相互关系及其本质和规律,以及相邻流域、跨流域的相互关系问题。”① 2019年,第一届“长江学”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张忠家倡导建立一个以长江流域为研究对象,以区域经济、生态保护、历史文化为研究重点,兼涉交通运输、城市规划、管理、法学、文学、艺术等诸多研究领域的区域性、综合型创新学科——“长江学”②。

构建“长江学”有利于推动长江流域研究从“多学科”转向“跨学科”,从而实现学科建设的根本性突破。长江流域研究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社科、工程与技术科学等多个学科,但“多学科”研究视角的分散和割裂难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跨学科研究作为现代学科广泛运用的研究范式,有力推动新兴交叉学科的产生与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将长江流域的研究视角拓展到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交叉领域,将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社会学、哲学等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纳入到长江流域研究中,从多元化、跨学科的角度阐述了长江流域发展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例如,中国地质大学牵头启动的“地学长江计划”汇聚了国内外地学优势资源,搭建多学科交融平台,尝试建立地质学、地质工程、海洋学、大气科学、土木、环境、经济、管理、法学等多学科联动机制,进而构建以地球科学为核心、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生态系统。因此,构建“长江学”有助于跨越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鸿沟,促使围绕长江流域的研究成为有机整体。

(二)实践价值

构建“长江学”有利于弘扬长江文明。长江文明,是长江流域各区域文明的总称,与黄河文明并列为中国文明的两大源泉,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区域。文化是长江的灵魂。长江文化是在长江流域所形成的独特文化形式,是自然人文、历史艺术、民族宗教、民间习俗等文化形式的统一。20世纪70年代,浙江余姚发现河姆渡文化,其人工驯育稻谷推定距今7000年到8000年左右,随后又在长江下游的良渚、马家浜,中游的屈家岭、石家河,上游的大溪等遗址发现“稻作文化”遗存,湖南省道县更发现了距今万余年的人工驯育稻谷,故长江流域“稻作文化”历史之久远,绝不让于黄河流域“粟作文化”③。从发展脉络来看,长江文化是不同时段和不同地域文明的集合体:从时段上看,有河姆渡文化、三星堆文明、马王堆文明、良渚文明;从地域上讲,长江流域涵盖中国11个省、市,长江文化包含有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等。这些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构筑了长江流域多元共生、和而不同的文化特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发展,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相继实施,为传承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共享文化资源提供了平台,也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长江文化提出了新的时代命题。构建“长江学”,能够进一步推动地域文化的发现、搜集、整理和研究,有利于传承长江文明传统文化和促进长江文明创新性发展。

构建“长江学”有利于推动长江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由于长期过度开发,长江流域生态功能退化严重,接近30%的重要湖库处于富营养化状态,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沿江产业发展惯性较大,污染物排放基数大,长江岸线港口乱占滥用、占而不用、多占少用、粗放利用的問题突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已经成为共识。新时代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长江流域系统性着眼,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要素,实施好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工程。回答这一系列重大问题需要自然科学、水利工程、生态学、应用经济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农林经济与管理等众多学科发挥自身优势,共同开展协作研究。因此,构建“长江学”有助于从全流域、跨学科、多角度研究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关键问题,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构建“长江学”有利于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由于横跨东中西三大区域,长江经济带有着独特的战略地位和建设价值。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指出,长江经济带的各个地区、每个城市在各自发展过程中一定要从整体出发,树立“一盘棋”思想,把自身发展放到协同发展的大局之中,实现错位发展、协调发展、有机融合,形成整体合力。研究长江经济带发展问题,同样需要树立“一盘棋”思想。长江经济带作为流域经济,涉及水、路、港、岸、产、城和生物、湿地、环境等多个方面。推进“长江学”研究,就是要用系统思维,聚合多个学科的力量进行学理化、系统化的研究,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二、构建“长江学”的学科基础

(一)具有特定的研究对象

对一个学科而言,特色既是一个学科的“立足之本”,又是一个学科的“竞争之本”④。一门学科的建立、形成和发展,需要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长江学”是以长江流域为特定研究对象,其研究内容涵盖自然、经济、文化、社会等长江流域复杂系统中各个要素。“长江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应集中在文化、生态和经济三个方面以及不同领域交叉融合研究;同时,既要解读长江流域历史进程,更应以问题为导向关注当前和未来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长江学”研究应吸收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利用前沿理论与创新方法,构建大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中国话语体系。

(二)具有丰硕的研究基础

围绕长江流域的文献研究横贯古今,且涉及多个学科门类。冯天瑜认为,关于流域考察,战国成篇的《管子·水地》已开其端,而自《史记·河渠书》始,诸正史及地方志多有记述河流及其整治的专篇,还出现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那样的考析江河的专著,详述以黄河、长江为重点的一千余条河流,及相关的郡县、城市、物产、风俗、传说、历史等⑤。由此可见,关于长江流域的文献书籍自古就有记载。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术界围绕历史文化、流域治理、生态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展开研究,呈现出丰硕的研究成果。在长江文化研究领域的代表作有:李学勤和徐吉军主编的《长江文化史》、季羡林主编的《长江文化研究文库》、刘玉堂主编的《长江文明之旅》以及长江航务管理局组织编撰《中华长江文化大系》等系列丛书。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主要著作有:洪银兴和刘志彪团队著作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和机制》、《均衡中国:长三角发展新模式》、《长三角蓝皮书》等丛书,曾刚主编的《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组织编写的《流域经济学》、《长江经济开发战略》、《中三角蓝皮书》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指数报告》以及文传浩主编的《长江上游生态文明研究》等等。从在期刊发文量来看,截至2020年2月,中国知网检索以“长江”为主题的研究成果有103873篇(见图1)。特别是2000年以后,围绕长江流域的研究日益增多,研究范围从全流域到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及长江上游等子区域,研究热点包括生态环境、气候变化、三峡工程、可持续发展等,现有丰硕的研究成果为构建“长江学”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三、“长江学”的学科特点、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长江学”的学科特点

综合性。“长江学”的研究内容丰富、体系复杂,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社科、工程与技术科学等多个学科,因此,这就决定了“长江学”是一门基于多个学科交叉融合而形成的综合性学科。特别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关键问题和重大问题需要开展跨学科的综合研究,进而形成学科融合、文理交叉的研究体系。“长江学”的综合性还体现在:研究时段上,要注重贯通古今,既要以史为鉴,也要体现现实性和前瞻性;在研究内容上,既要突出长江流域的共性问题,同时也要结合地方特征展开分区域研究。

流域性。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世界文明之源。大河流域因其具有充沛的淡水资源和便利的水运条件,有利于农耕村落的形成,进而演化成为人口聚集的城镇,孕育出璀璨的文明。四大文明古国都发源于大河流域,如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依托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印度文明发源于印度河和恒河,中华文明则依托于黄河和长江。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工业生产对水的需求急剧上升,以美国五大湖区、密西西比河流域,欧洲的莱茵河流域等为主要代表的大河流域开发带动经济快速发展。由于过度开发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对水资源的无限度使用与破坏,大河流域开发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重点。长江同样面临长期过度无序开发所带来的生态环境修复问题。构建“长江学”,是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长江流域系统性角度研究水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问题。这是与其他地域学相区别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说,“长江学”具有突出的流域性特征。

创新性。长江流域相关研究成果丰硕,“长江学”是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侧重于跨领域、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因此,“长江学”的研究视角突出了其创新性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长江学”应重点研究长江流域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实现理论创新还需要借助于新方法、新理论。“长江学”研究应吸收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前沿方法,打破学科壁垒,在交叉学科中实现理论创新。例如将基因技术、同位素分析应用于考古学和历史学,将机器学习、博弈论应用于行为经济学和金融学等。

(二)“长江学”的研究内容

李典仪认为,对长江进行总体研究,就是要把长江作为复合系统来研究,它包括天然自然、人工自然、生態环境、社会经济四个系统,在四大系统内部各自又有若干子系统和子因素,长江复合系统功能的发挥,不仅取决于复合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子因素是否分别地适合复合系统的要求,更取决于复合系统内部各大系统、子系统、子因素之间的发展是否有序和相互协调,并形成一个能够自行随机调节的有机整体⑥。曾成认为,“长江学”的研究重点应当放在回应和解决长江流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所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中,唯有如此,才能凸显“长江学”的时代价值⑦。

综合来看,“长江学”研究内容涉及自然、人文、经济、工程与技术等各方面,但其研究的核心问题应包括文化、生态和经济三个方面;同时,应重视文化与生态、文化与经济、生态与经济的融合研究以及交叉学科研究。

1.“长江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一是文化长江。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因此,“长江学”应加强对长江文明的研究,通过系统解读长江文明的时空演变及其现代价值,在传承与创新中提升长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目前长江文化区域性研究仍比较零散,从宏观角度归纳长江文化整体特性和各区域关联性发展,将是深化研究的重要途经;另外,长江文化的专题研究存在一定程度的同质化问题,跨学科的“长江学”构建过程中,学科间的相互碰撞启发,将会使长江文化研究对象和研究视角更加丰富多元⑧。“长江学”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弘扬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二是生态长江。长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因此,“长江学”研究的重中之重应是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当前,长江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治好“长江病”,要追根溯源、诊断病因、找准病根、分类施策。开展“长江学”研究,可以组织科研团队开展长江生态环境大普查,系统梳理和掌握各类生态隐患和环境风险,对长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行科学评价。结合各类生态隐患和环境风险,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研究提出从源头上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的整体预案和行动方案。

三是经济长江。长江经济带横跨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已发展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因此,“长江学”研究还应立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大现实需求,坚持问题导向,围绕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产业转型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并提出一系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为长江经济带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提供学术支持。

2.“长江学”研究的跨领域视角

上述三个领域需要开展多学科、多角度和系统性研究。同时,跨领域研究是“长江学”区别于现有研究的重要特征,也是体现“长江学”核心研究价值的关键。

一是加强长江文明的生态文化研究,为长江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历史借鉴与启迪。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和生态智慧。《庄子·齐物论》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长江流域早期村落和城市遗址大多“逐水草而居”、“择丘陵而处之”,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研究发现,长江流域的早期城市均位于中小型江河边,甚至河流从城内穿过,许多早期城市的城垣都设有水门供舟船出入,城壕也可行舟,并与自然河流相通⑨。这说明,长江流域的居民对自然水系进行开发和利用由来已久。而都江堰“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治水理念更是生动诠释了古人在实践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智慧。古人通过立法来保护生态环境同样值得借鉴。1975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中发现了涉及农田水利、山林保护等方面的法律《田律》,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部环保法。根据对简文的释读,当时的法律明文规定:春天二月,不准砍伐山林木材、堵塞河道;不到夏季,不准焚草作肥,不准采刚发芽的植物或捕杀幼兽、鸟卵,不准毒杀鱼鳖;不得堵塞河道等等⑩。《田律》体现了古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同时对当前长江立法工作具有重要的启迪价值。

二是加强长江历史文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融合研究,提升长江经济带的文化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同样需要文化支撑。按上、中、下游划分,长江流域包括巴蜀、荆楚和吴越三个文化区,各个文化区在交融中发展,共同构成了多元共生、和而不同的长江文明。文化认同是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更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注入活力。因此,深入挖掘长江文化的特色化和共通性,将历史文化融入到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建设、文旅产业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中,既有利于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同时也能够不断丰富和发展长江文化的内涵。

三是加强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和实践路径研究,为长江经济带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强调,共抓大保护和生态优先讲的是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是前提;不搞大开发和绿色发展讲的是经济发展问题,是结果;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侧重当前和策略方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强调未来和方向路径,彼此是辩证统一的。如何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回答这一重大命题,需要积极探索推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现路径,加强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环境规制与微观主体互动关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等问题的深入研究。

3.“长江学”研究的跨学科视角

跨学科的研究是“长江学”实现理论创新的重要路径。例如,历史学与自然科学、社会学、公共卫生以及人类学交叉融合,形成新的研究领域,包括自然环境、气候变迁与长江流域人类迁移,长江流域公共卫生史的梳理与总结,近现代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史等。又譬如,经济学与数学、环境工程、地理、计算机科学等跨学科研究,包括计量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地理经济学、计算机经济学等。特别是互联网背景下,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利用与发展拓展了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消费行为研究、政策评估与因果推断等领域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另外,生态环境学与地理学、计算机科学等跨学科研究,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在长江流域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等。

4.“长江学”的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长江学”需要采用自然科学、社会和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具体涵盖文献分析和田野调查、质性分析和量化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同时要跟踪前沿技术与方法推动创新研究。总体来看,“长江学”的研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

系统研究方法。“长江学”的研究对象长江流域自身是一个复杂系统,仅仅研究其内部各层次、各部分的具体特点将难以回答长江流域的综合特征。因此,“长江学”的研究要着眼于长江流域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利用系统研究方法分析、归纳、总结长江流域的共性问题和关键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江经济带作为流域经济,涉及水、路、港、岸、产、城等多个方面,要运用系统论的方法,正确把握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这要求在研究过程中,树立全局观念和“一盘棋”思想,深入研究长江流域这一复杂系统中各部分、各层次、各领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总结长江流域整体性的特点和规律,进而调整系统结构、协调各要素关系,实现长江流域自然、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动态平衡与和谐共生。

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支配着整个社会发展进程。我国过去一段时期,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带来了不少资源、生态、环境问题,导致人民群众对生态产品的需求比以往更加迫切。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前提是坚持生态优先,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逐步解决长江生态环境透支问题,从而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把握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深刻含义,才能在揭示大河流域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即对立统一)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关键是要处理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两山论”是将辩证法运用于现实问题的典范。“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体现了辩证法中的两点论思想,即长江经济带发展要兼顾生态环境保護与经济增长;“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体现了辩证法中重点论思想,即生态环境保护是前提,应放在首要位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了辩证法中矛盾统一性原理,即如果能够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色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长江学”的研究要采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揭示事物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整体与局部、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四、构建“长江学”的现实路径

学科是由一群学者以及学者们依赖于一定物质基础围绕知识进行的创造、传递、融合与应用的活动所组成的组织系统,是一个实在存在的具有组织形态的学术组织系统。构建“长江学”,应围绕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重点学科、领军人才和重大项目为牵引,依托专业化研究基地、高端智库、大数据中心等平台建设,推出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并积极参与国际大河流域开发与治理的前沿对话,构建大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中国话语体系。

一是建设“长江学”研究基地。研究基地是学科构建与发展的重要载体。例如,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在推动“黄河学”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平台功能。该中心作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通过经济、地理、历史、文学、哲学等优势研究力量的整合,形成了黄河文化的承转与发展、沿黄地区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黄河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等特色研究方向。近年来,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纷纷成立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国务院参事室、上海市社会科学院等机构成立了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拥有全国第一家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且在长江历史与文化等领域集聚了一批专家学者。因此,构建“长江学”可以依托现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国家级研究基地,瞄准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主线开展全方位、综合性研究,推出长江流域环境保护、历史人文、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是建立“长江学”高端智库。“长江学”研究应积极回应新时代发展变革的重大现实问题,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提供重要智力支撑。“长江学”高端智库是围绕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需求,以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从战略规划到政策设计的决策应用成果,成为服务全流域和地方发展的“智囊团”。目前,众多科研院所和高校围绕长江经济带研究成立了智库联盟。例如,复旦大学联合重庆大学、南京大学、安徽大学、武汉大学、云南大学等12所高校及科研机构成立了长江经济带智库合作联盟,针对政府间区域合作机制的构建与完善、长江水系的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长江流域的历史人文、文化产业园区的规划对接等方面对长江经济带开展全方位、多学科研究。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和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联合沿江11省市发展改革委系统、科研院所和高校等22家研究机构成立了长江经济带高质量绿色发展智库联盟,旨在推动重大课题研究联合攻关。建立更加紧密高效的合作与交流机制,是下一步长江经济带智库联盟建设的关键。

三是建立长江流域大数据中心。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推进“长江学”理论创新,要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加强长江流域图书文献、网络、数据库等信息化建设。构建长江流域大数据中心,形成方便快捷、资源共享的研究信息化平台,能够为“长江学”研究提供丰富的数据与文献资料。2015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联合成立了长江经济带大数据及发展研究中心,发布首个长江经济带一体化指数与长江经济带园区投资指数,并同步推出了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社会发展等3个反映长江流域区域状况的数据平台。2019年,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成立长江大数据中心,旨在为“智慧水利”建设提供大数据支撑保障服务。“长江学”是涉及跨领域、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因此亟待整合长江流域水利、经济、历史、文化、交通运输、地理环境等领域的数据和文献资料,形成综合性大数据中心。

四是定期召开“长江学”学术研讨会。学科建设要构建成体系的学科理论和概念。“长江学”的研究体系、概念与方法仍需专家学者们进行深入探讨,以达成共识。2019年12月,第一届“长江学”学术研讨会在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湖北省政府文史研究馆、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浙江大学等二十多家高校科研机构及政府部门的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共商跨学科视野下的“长江学”构建。建议每年定期召开“长江学”学术研讨会,不仅可以为长江流域不同学科的学者们提供交流与合作平台;同时,可以加强与“黄河学”、“敦煌学”等国内地域学专家以及国际大河流域专家的交流与互动,弘扬大河文化、传承长江文明,助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注释:

①⑥ 李典仪:《关于长江学》,《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学报》1988年第2期。

② 张忠家:《创建“长江学”,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学术支撑》,《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2月19日。

③⑤ 冯天瑜:《中国大河文明探略》,《地域文化研究》2018年第3期。

④ 谢桂华:《关于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第5期。

⑦ 曾成:《论“长江学”现实基础与发展路径》,《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2月19日。

⑧ 路彩霞:《长江文化研究四十年概述》,《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2月19日。

⑨ 罗二虎:《长江流域早期城市初论》,《文物》2013年第2期。

⑩ 杨巨中:《世界上最早的自然保护法典——云梦秦简〈田律〉刍议》,《人文杂志》2000年第5期。

习近平:《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6月14日。

宣勇:《基于学科的大学管理模式》,《中国高教研究》2002年第4期。

作者简介:白洁,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湖北武汉,430077。

(责任编辑  晨  曦)

猜你喜欢
长江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质量怎么样
我国长江经济带绿色经济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长江经济带低收入医疗保障基金建立与管控措施
长江经济带产业竞争力现状分析
长江经济带环保产业基金建立与管控措施
“互联网+”时代“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互联互通模式探索
长江经济带股权交易所建立与管控措施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
长江经济带低收入家庭医疗保障基金建立与管控措施
长江经济带战略下江西稀土产业升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