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喀喇沁旗牛家营子镇野猪沟村辽代墓葬发掘简报

2020-07-23 07:02马静
神州·中旬刊 2020年7期

马静

摘要:2017年5月,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牛家营子镇野猪沟村辽代墓葬因旗水利对牛家营子镇野猪沟村进行坡改梯工程建设而发现,当地村民报案发现墓葬,旗公安局禁毒大队接到报案后立即赶往现场了解情况,并及时将情况报告旗文化局和文物局,文物局及时组织人员到古墓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同时将发现墓葬之事上报赤峰市文化局。赤峰市文物局责成喀喇沁旗文物管理局所对该墓进行抢救性清理。

关键词:野猪沟村;辽代墓葬;发掘简报

一、位置

牛家营子镇隶属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位于市区南部、喀喇沁旗东北部,是喀喇沁旗较大的乡镇之一。北接松山区五三镇、红山区城郊乡,东与红山区文钟镇接壤,南与锦山镇、龙山乡和十家满族乡毗邻,西与小牛群镇和松山区城子镇相邻。牛家营子镇是全国重要的中药材产销基地之一。野猪沟村位于赤峰市喀喇沁旗牛家营子镇政府所在地西侧,墓葬位于村庄西侧山坡上,锡伯河支流半支箭河流经这里。

二、墓葬

M1墓葬近景

野猪沟村辽代墓葬是两座小型砖室墓。

M1墓葬直径2.24*2.45,方向38°(北偏东38°)。墓葬用砖石修建而成,顶部已坍塌,墓圹平面呈凸字形。砖石烧制温度较低,硬度较低,易碎。墓主人因墓室进水已经冲蝕不见,墓葬由墓道、墓门、墓室三部分组成。

墓道,斜坡土墓道,墓道被早些年自来水管道破坏,仅存长1米、深1.5米。

墓门,砖砌。呈拱形,墓门口外宽108cm、内宽72cm,高104cm;门内高40,宽46cm。由青砖石封门,封门砖长30,宽15,厚5厘米,门外及门里各封一层,排列整齐,砖与砖之间无夹黄泥。墓门内部两侧及顶部壁上抹有0.5厘米厚的白灰,清理时部分白灰已脱落。

墓室,砖砌,内地面较为平,后铲平夯实,又在斜坡处抹一层2厘米厚的黄泥。所用砖为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砖长30、宽l5、厚5厘米;正方形砖长15,宽15、厚5厘米。墓室内宽70cm、下宽225cm,外直径244,高172cm。

M2形制与M1相同,M2整体在坡改梯工程施工时破坏严重,仅清理出随葬品。

三、遗物

此次抢救性清理墓葬共清理出7件随葬器物,M1中2件白釉瓷器,M2中5件白釉瓷器。

M1随葬碗1件,盏1件。碗直径25*23.5、高8.2;2,芒口,白釉,外挂白釉不到底,胎黄白色,质地粗糙,含有杂质,胎表面小细孔,烧制火候较低,碗中心处有2处支钉,圈足,底无釉、无款;盏直径10、高3.3,芒口,磕沿,白釉,外挂白釉不到底,胎黄白色,质地粗糙,含有杂质,胎表面小细孔,烧制火候较低,盏中心处有3处支钉,圈足,底无釉、无款;

M2随葬碗和盏各1件,盘3件。碗直径22、高8.2,芒口,白釉,外挂白釉不到底,胎土黄色,质地粗糙,含有杂质,胎表面小细孔,烧制火候较低,碗中心有5处支钉,圈足,底无釉、无款;盘直径20.5、高4.1;芒口,白釉,外挂白釉不到底,胎土黄色,质地粗糙,含有杂质,胎表面小细孔,烧制火候较低,碗中心有5处支钉,圈足,底无釉,款写楷体“廣”;盘直径20、高4.7,芒口,磕沿,白釉,施全釉,釉呈青白色,似定窑烧制工艺,但火候不够,无支钉,圈足、底无款;盘直径16.4、高3.7,芒口,白釉,外挂白釉不到底,胎土黄色,质地粗糙,含有杂质,胎表面小细孔,烧制火候较低,盘中心有3处支钉,圈足,底无釉,款写楷体“廣济”;盏直径10.2、高3.5,芒口,白釉,外挂白釉不到底,胎土黄色,质地粗糙,含有杂质,胎表面小细孔,烧制火候较低,碗中心有5处支钉,圈足,底无釉,无款。

四、结语

野猪沟村辽代墓葬为本地区常见的砖室墓,本地区偶见此类无碑刻墓志的小型砖室墓,只能从墓葬结构、出土遗物来判断其年代。这座圆形砖室墓彻底清理后,故凭出土遗物作以下推断:

1、随葬品中,多为本土烧制,白瓷釉色大多都泛黄,釉色不纯,光泽度较差,胎质较粗,火候较低,早、晚区別不大。除碗胎质较细外,其它器物胎质较粗,颜色泛灰。施釉方法多为蘸釉,釉不到底,器内底有明显的支钉痕迹,具有典型的辽白瓷特征,推测此墓为辽代墓葬。

2、此墓结构简单,随葬品数量较少,且均为日常生活用品,推测墓墓主应为家境较为富有的平民。

参考文献:

[1]聂定,李思雨.辽代墓葬出土木俑探析[J].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19,4 (06):127-130.